詞語含義題
A. 詞語的含義作用題怎麼做
(一)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及作用。
一般情況下,高考試題中測試的詞語含義往往不是詞典義,而是在所給語境中的具體含義。這里的「具體」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指示代詞的含義和文中臨時有指代作用的詞語在文中指代的具體內容。②能辨析文中同義詞、近義詞的差別。③能夠把握詞語在本文的特定語境中臨時具有的含義。④能夠理解詞語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解答這類題目時,「在文中」即語境是關鍵所在,詞不離句是理解詞語的基本原則。找出的含義一定要代入語境中進行檢驗。
具體來說
關於①:對於具有「指代」特點的詞語的理解,應該先找出該詞語所在的具體的語句或者段落,一般應運用結構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對象的位置和范圍,根據語境確定指代對象和內容,然後可以將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當。
關於②:,則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來辨析它們之間的區別。具體來說,即「六比較」:比較范圍的大小、比較詞義的輕重、比較搭配習慣、比較構成成分、比較詞性功能、比較感情色彩與語體色彩。
關於③:要注意詞語本身具有的含義,要能准確理解。同時要注意詞語的特殊性:即運用了該詞語的比喻義(要搞清其比喻的對象,即本體)、引申義、雙關義(諧音雙關還是語意雙關)、象徵義(象徵的對象是什麼)、反語義、色彩義(褒貶互換)。找出之後,一定要代入原文中進行檢驗。
關於④:能夠理解詞語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注意「四聯系」,即聯系本詞(對本詞語的含義進行解說)、聯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麼內容)、聯系文章的中心(論點)與作者的態度感情、聯系特殊的表達效果(即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的詞語)
B. 2018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詞語理解題怎麼做
行測言語中有種詞語理解題,該類題目雖然考查的總題量不大,但命題概率較高,加之技巧性較強,但凡掌握解題方法,提分立竿見影。下面就由華圖教育幫助考生指點解題方法,細數例題。
考生在做這類題時:先讀問法,回歸到原文,定位詞語。然後依據詞語特點,判斷所考查的類型。接著圍繞詞語,層層展開。最後排除干擾確定答案。
常見的考查詞語類型有三類:修辭類,多帶引號有比喻義;指代類,多為科技性概念及有特殊含義的新鮮事物;指代類,多為人稱代詞或指示代詞。具體到解題方法,要弄清修辭類、概念類的詞語,必須通讀全文,結合主題詞進行分析。必要時需分析段落行文脈絡,把握材料主旨。另外,修辭類詞語切忌選字面含義的選項。指代類詞語遵循就近原則,答案一般在前文中去找。
下面做幾道題來理論結合實際:
【例題1】當炫耀式旅遊成了目的,扎堆往知名景點擠,也就在意料之中,其實旅遊作為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樣化的功能。如果是為了教育,可以帶孩子去看名山大川、古城遺跡,幫助他們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如果是為了休閑放鬆,可以去海邊、深山,或者就近選擇市郊的農家小院,能短暫逃避塵世喧囂就好。理性面對旅遊目的,尋找合適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遊觀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旅遊的快樂。旅遊觀念轉型升級,旅遊市場分化,人滿為患的現象才可能消失,旅行中的快樂亦會更加醇厚。【2017-國考】
根據這段文字,旅遊觀念的「轉型升級」指的是:
A.實現多樣化的功能 B.理性面對旅遊目的
C.賦予旅遊實際意義 D.享受旅行中的快樂
【華圖解析】B。此詞是概念類的詞,而且是呈現作者觀點的主題,需要通讀文段提煉出來具體含義。首先定位原文,「轉型升級」為旅遊觀念的變化。文段首先介紹當今一些旅遊以炫耀為目的,隨後指出旅遊可以有多樣化的功能,並以「教育、休閑放鬆」為例解釋說明,最後一句強調「以理性面對旅遊目的」才能達到好的結果,故作者意在倡導由「炫耀」的想法轉變為「理性」的看待,對應選項為B。
【例題2】跟石頭和金屬相比,木質砧板從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一塊,可「內心」很柔軟,內部的植物纖維雖緊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細微的空隙。這使它在受到劇烈沖擊時,內部結構發生彈性微調,既能避免與刀刃硬碰硬傷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沖擊力,不會讓刀刃在接觸板面的一剎那,由於反彈力過大而「劍走偏鋒」發生側滑,這在連續切割,比如剁餡、切絲時尤為明顯。
畫線句子中的「這」指的是木質砧板的:
A.外觀形態 B.材料來源 C.結構特點 D.製作工藝
【華圖解析】C。「這」是指代類詞語。根據就近原則,可知「這」所指代的對象為前文所述內容,即「『內心』很柔軟,但內部的植物纖維雖緊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細微的空隙」,對此概括准確的為結構特點。故本題選C。
【例題3】人口的激增,讓地球的糧食供應面臨嚴峻的考驗,有科學家預計,到2050年,需要增加70%的耕地,人類才能養活自己。但地球上根本沒有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於是,科學家轉向海洋求助:在遠離海岸的開闊海域中養魚,可以給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我們可以大膽地預計,人類食物的藍色革命即將拉開序幕。
根據這段文字,「人類食物的藍色革命」是指:
A. 對海洋產品進行深度加工,提高其利用率
B. 海水養殖業將逐漸取代傳統農業的主導地位
C. 加大深海養殖的力度,彌補近海養殖的不足
D. 海洋魚類資源將在人類食物結構中占較大比重
【華圖解析】D。「人類食物的藍色革命」是修辭詞中的比喻詞,不僅要結合「藍色革命」的特點,還需要分析材料得出。由原文可知,「人類食物的藍色革命」是指:在遠離海岸的開闊海域中養魚,可以給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把握兩個要點,一是「魚」,二是「給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四個選項中包含了這兩點的只有D。A項的「深度加工」「利用率」、B項的「取代傳統農業的主導地位」、C項的「近海養殖」、「深海養殖」在文段中並未體現。故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