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的詞語
Ⅰ 關於音樂的優美詞語
聲震林木
陽關三疊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繞梁三日
珠落玉盤
出谷黃鶯
一唱三嘆
五音不全
天籟之音
高山流水
餘音繞梁
若即若離
虛無飄渺
鏗鏘有力
盪氣回腸
震耳欲聾
不絕如縷
Ⅱ 關於音樂的詞語
曲終奏雅、一唱三嘆、餘音繞梁、曲高和寡、繞梁之音。
1、曲終奏雅
解釋: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典雅純正的樂音。後比喻文章或藝術表演在結尾處特別精采。也比喻結局很好。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論》:「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翻譯: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典雅純正的樂音,已經十分滿足了。
2、一唱三嘆
解釋: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朴。後轉用來形容詩婉轉而含義深刻。
出處:《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三嘆也。」
翻譯:清廟的樂曲,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
3、繞梁三日
解釋: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出處:《列子·湯問》:「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翻譯: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三日都還沒停止。
4、曲高和寡
解釋:原比喻知音難得。後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不能為多數人所了解或欣賞。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翻譯:是曲調越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5、繞梁之音
解釋: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參見「餘音繞梁」。
出處:晉陸機《演連珠》:「繞梁之音,實縈弦所思。」
翻譯: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讓人思念起那弦音繞耳。
Ⅲ 和音樂有關的詞
動聽 悅耳 美妙 醉人聲震林木 陽關三疊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珠落玉盤 出谷黃鶯 一唱三嘆 五音不全 天籟之音 高山流水 餘音繞梁 若即若離 虛無飄渺 鏗鏘有力 盪氣回腸 震耳欲聾 不絕如縷 靡靡之音 如泣如訴 天籟之音 聲震林木 陽關三疊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繞梁三日 珠落玉盤 出谷黃鶯 一唱三嘆 五音不全 優美、悠揚、激昂、激越、豪邁、沉穩、清脆、奔放、悅耳、嘹亮、婉轉、纏綿、輕快、舒緩沉鬱、如泣如訴、穿雲裂石、響遏行雲
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 。 ———柴科夫斯基
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羅傑·諾斯
擁有音樂,對人的一生而言已然足夠,但是,只用有限的一生去擁抱音樂,是不夠的。 ———拉赫曼尼諾夫
音樂與音符並沒有任何關系,音符不過是傳達音樂實體的媒介物而已。 ———柴利畢達克
音樂使一個民族的氣質更高貴———福樓拜
音樂只對安寧的心境具有魅力———蒲柏聲
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大聲不入里耳、 曲高和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樂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古人
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 ———貝多芬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冼星海
留神細聽所有的民歌,因為它們是最優美的旋律的寶庫。它們會打開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種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
藝術正如生活那樣,他是無窮無盡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幺能使我們認為:還有比本身就是時代的海洋的音樂更美好的東西。 ———羅曼.羅蘭
音樂是一種語言,它能確切地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艾涅斯庫
人們時常埋怨音樂是這樣的模糊,聽音樂時,簡直不知如何去想才好。但每個人對文學總是能夠理解的。不過,對我來說……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達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這不是因為音樂不夠具體,而是因為它太具體了。因此,我發現:每當我試圖用文字或語言來說明一段音樂時,好象是說過了,但又好象說的都不令人滿意。——門德爾松
音樂是屬於群眾的,這是人人有份的。 ——威爾第
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莫扎特
不同生活接觸,不能為其生活的創作;不鍛煉自己的人格,無由產生偉大的作品。 ——聶耳
真正創造音樂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過是把它們編成曲子而已。——格林卡
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 —— 貝多芬
當我坐在那架破舊古鋼琴旁邊的時候,我對最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 海頓
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 雨果
音樂常使死亡遲延 —— 伊索
不愛音樂不配作人。雖然愛音樂,也只能稱半個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人。—— 黑格爾
音樂家必須不斷地反身自省,培養自己最內在的東西,以便使它轉向外界。 —— 歌德
音樂家的藝術不在於直接描繪形象,而在於把心靈置於這些對象能夠在心靈里創造的情緒中去。 —— 盧梭
世界在音樂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現和表達。它是各種藝術當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藝術,能夠成為音樂那樣,則是一切藝術的目的。—— 叔本華
最好的音樂是這種音樂,它能夠使最優秀、最有教養的人快樂,特別是使那個在品德和修養上最為卓越的一個人快樂。 —— 柏拉圖
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 貝多芬
我深信:質朴和真實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美的原則。 —— 格魯克
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 門德爾松
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頓
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系,音樂獲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好得多。—— 門德爾松
最好是創作出真實情景,而不是照搬。 —— 威爾弟
我在旋律上花費很多功夫。重要的事情不在於旋律的開始,而是把它繼續下去,發展成完滿的藝術形象—— R.斯特勞斯
作曲並不難,但剔除多餘的音符卻是極為困難的。 —— 勃拉姆斯
作曲家在創作一個作品時是全力以赴的。他輪番地經歷了相信、懷疑、熱心、絕望、欣喜和痛苦。 —— 比才
我非常熱愛音樂。正因為我熱愛音樂,我試圖讓它脫離使它受到抑制的貧乏的傳統。音樂是熱情洋溢的自由藝術,是室外的藝術,象自然那樣無邊無際,象風,象天空,象海洋。絕不能把音樂關在屋子裡,成為學院派藝術。—— 德彪西
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 ——羅傑.諾斯
人們認為:我的藝術創作是輕而易舉得來的。這是錯誤的。沒有人像我那樣在作曲上花費了如此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沒有一位大師的作品我沒有再三地研究過。—— 沃.阿.莫扎特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 弗德雷里克.柏遼茲
對一個作曲家來說,從他對農民音樂的研究中獲得全部益處的方法是什幺呢?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農民音樂的語匯,以致達到除這種語匯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並把這種語匯作為自己的音樂母語來使用。—— 巴托克
當你演奏的時候,別管你的聽眾是誰。當你演奏的時候,要永遠覺得有一位大師在謗聽。 ———舒曼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冼星海
留神細聽所有的民歌,
因為他們是最優美的旋律寶庫.
它們會打開你的眼界,
使你注意到各種不同的民族性格.-----------------舒 曼
Ⅳ 表示音樂的詞語
形容樂曲的成語 :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餘音繞梁、
有板有眼、
曲終奏雅、
行雲流水、
異曲同工、
高山流水、
輕歌曼舞、
弦外之音、
掩耳盜鈴、
一唱三嘆
Ⅳ 有關音樂方面的詞語
繞梁三日1 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所表現的傷感情調適度。也比喻事適中,沒有過於不及之處。也形容裝出悲哀的樣子,但並不真正傷心。
2哀絲豪竹:指悲壯動人的音樂。
3大吹大擂:許多樂器同時大聲吹打,表示慶賀。現多比喻大肆宣揚,過分的誇張顯示。
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得或樂曲高妙.
5黃鍾大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庄嚴、高妙、和諧。
6黃鍾毀棄,瓦釜雷鳴:黃鍾被毀壞棄置一旁,聲音低沉的沙鍋卻發出雷鳴般的聲響。
7急管繁弦:形容樂曲復雜熱鬧,也作「繁弦急管」。
8膠柱鼓瑟:把瑟上調音的拄用膠粘住再彈奏。比喻拘泥死板不知靈活變通。
9靡靡之音:指低級趣味,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
10輕歌曼舞;形容輕松愉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姿。
11聲情並茂;形容演唱時的音色優美,所表達的感情豐富動人。
12異曲同工:曲調雖然不同,卻都同樣的美妙。比喻做法不同,但效果卻相同。
13亡國之音;指頹靡的樂曲。
14弦外之音:指除弦樂器的絲線上發出的聲音以外的聲音。比喻說話中間接
另外:
01.鄭衛之音 02.響遏行雲 03.笙歌鼎沸 04.餘音裊裊 05.珠圓玉潤 06.荒腔走板 07抑揚頓挫 08.穿石裂雲 09.靡靡之音 10.絲竹並奏 11.餘音繞梁 12.新鶯出谷 13.嘔啞嘈雜 14乳燕歸巢 15.亡國之音 16.聲振林木...
Ⅵ 形容音樂好聽的詞語有
順耳抄、動聽、宛轉、入耳、悅耳。
一、順耳
白話釋義:(話)合乎心意,聽著舒服:這話聽著順耳。不能只聽順耳的話,不順耳的也要聽。
出處:《與吳質書》:「高談娛心,哀箏順耳。」
朝代:三國魏
作者:曹丕
譯文:高談闊論娛樂了內心,箏器哀鳴又讓人聽著舒服。
二、動聽
白話釋義:聽起來使人感動或者感覺有興趣:娓娓動聽。極平常的事兒,讓他說起來就很動聽。
出處:《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夫似是之言,莫不動聽。」
朝代:漢
作者: 阮瑀
譯文:先生你說的話,沒有一句聽起來是不動聽的。
三、宛轉
白話釋義: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出處:《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有時說些宛轉的話,是姑且客氣客氣的,何嘗想藉此免於下地獄。
朝代:近代
作者:魯迅
四、入耳
白話釋義:中聽:不入耳。這句話十分入耳。
出處:《二馬》第二段十一:「 馬威越聽越覺得不入耳,抓起帽子來說:『父親,我得去找 李子榮 。』」
朝代:近代
作者:老舍
五、悅耳
白話釋義:好聽:歌聲婉轉悅耳。
出處: 《秋色賦·鄉音》:「啊!多麼雄壯悅耳的聲音啊!」
朝代:近代
作者: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