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聲怎麼組詞
❶ "和"讀huo第四聲時怎麼組詞
"和"讀huo第四聲時可以組拌和、和弄、兩和、和葯、和丸、捏和
❷ 和字的多音字第四聲怎麼組詞
1、和,拼音:hè,來動詞的意源思是:不同聲音、言論相互響應,協調合拍。組詞如下:
和詩、和章、和光同塵、應和、一唱一和、曲高和寡
2、和,拼音:hè,動詞的意思是: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組詞如下:
奉和一首。
(2)和四聲怎麼組詞擴展閱讀
文言版《說文解字》:和,相譍也。從口,禾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和,言論相呼應。字形採用「口」作邊旁,採用「禾」作聲旁。
詞語解釋:
1、附和
[fù hè]
釋義:不加辨別地跟著別人說或做:隨聲~。和(hè)。
2、唱和
[chàng hè]
釋義: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大多按照原韻):他們經常以詩詞~。
3、應和
[yìng hè]
釋義:(聲音、語言、行動等)相呼應:同聲~。
4、酬和
[chóu hè]
釋義:用詩詞應答。和(hè)。
5、和詩
[hè shī]
釋義:作詩與別人互相唱和:飲酒~。
6、賡和
[gēng hè]
釋義:續用他人原韻或題意唱和。
7、和從
[hè cóng]
釋義:附和順從。
8、相和
[xiāng hè]
釋義:互相應和。
❸ 「和」四聲怎麼組詞
[ huò ]
~葯。奶里~點兒糖。~弄。~稀泥。衣裳洗了三~水。
❹ 「和」的第四聲讀音組詞語有哪些
「和」的第四聲讀音組詞語有:
1.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附和〔fù hè〕:指對別人的言行因贊同而表示應和、 追隨,也指隨和別人的言行。大多用於貶義。
3.唱和〔chàng hè〕:①以原韻律答和他人的詩或詞;②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唿應。
4.應和〔yìnghè〕:對一種言行表示唿應。
5.和詩〔hè shī〕: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
6.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7.搖相應和〔yáo xiāng yìng hè〕:遙:遠遠地;應:照應。遠遠地互相聯系,互相配合。
8.塤篪相和〔xūn chí xiāng hè〕: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9.相和〔xiāng hè〕:互相應和。
10.酬和〔chóuhè〕:酬對奉和,用詩詞應答。
11.隨聲附和〔suí shēng fù hè〕: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
12.彼倡此和〔bǐ chàng cǐ hè〕: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13.百和香〔bǎi hè xiāng〕:由各種香料和成的香。
14.相和歌〔xiāng hè gē〕:樂曲名。為兩漢及魏晉對民間歌曲作藝術加工所形成的歌舞、大麴等音樂的總稱。最初不用任何伴唱、伴奏,後一人唱,三人和,也有以樂器與歌曲相和的。伴奏的樂器除歌者所執的節鼓外,常用的有琴、瑟、琵琶、笛、箏、笙等。
15.一和〔yī hè〕:①一回、一番。②一會。
❺ 和的第四聲讀音組詞語
「和」的第四聲讀音組詞:附和、應和、和應、曲高和寡、和詩。
1.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附和〔fù hè〕:指對別人的言行因贊同而表示應和、 追隨,也指隨和別人的言行。大多用於貶義。
3.唱和〔chàng hè〕:①以原韻律答和他人的詩或詞;②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唿應。
4.應和〔yìnghè〕:對一種言行表示唿應。
5.和詩〔hè shī〕: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
6.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5)和四聲怎麼組詞擴展閱讀:
【名稱】:附和
【拼音】:fù hè
引證詳解:
1、對別人的言行隨聲應和(多含貶義)。
唐孫樵《罵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
《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或時唾罵 嚴 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
茅盾《一個女性》三:「雖然不好說他們是共同造謠,至少是附和者。」
2、依附勾結。
宋葉適《國子監主簿周公墓誌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
《明史·鄒智傳》:「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
3、響應,追隨。
孫中山《革命原起》:「自同盟會成立以後,則事體日繁,附和日眾。」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何況是同知前程,更無須附和新學,自居於逆黨了。」
❻ 四聲「和」怎麼組詞
huò和葯、和稀泥、和弄、三和葯、藕粉里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