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開花造句
⑴ 用家喻戶曉 千軍萬馬 如法炮製 一氣呵成 鐵樹開花 輕描淡寫 求之不得 不卑不亢等成語造句
三顧茅廬是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
黃河天險阻擋不了人民解放軍的千軍萬馬.
如法炮製版:權仿照成法,炮製葯物,泛指照現成的方法辦事。
英國資本家在香港如法炮製了一座座剝削工人的工廠.
羅貫中一氣呵成的寫完了<<三國演義>>。
鐵樹開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福建的霧凇天氣猶如鐵樹開花一般罕見。
作者用寥寥幾筆輕描淡寫了一下故事的背景。
民主共和是孫中山求之不得的夢想。
他不卑不亢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飢腸轆轆的將士們聽到曹操的命令後望梅止渴
共產黨對日軍進行了猶如釜底抽薪一般的打擊
大多吝嗇的人都是鼠目寸光。
狗腿子狐假虎威的招搖過市。
張嘎子急中生智治服了日軍
蘇武成了寄人籬下的牧羊人。
⑵ 一顆樹上開花了是什麼成語
火樹銀花
huǒshùyínhuā
[釋義]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語出]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辨形] 銀;不能寫作「垠」。
[近義] 張燈結綵 燈火輝煌
[反義] 漆黑一團 黑燈瞎火 昏天黑地
[用法] 用來形容節日晚上;燈火燦爛的景象。一般作主語、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節日的夜晚;天安門廣場~;絢麗多姿。
[英譯] brilliantlylightedgarden
[成語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會享樂的一位皇帝,雖然他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麼佳節,他總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鋪張一番,供他的遊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號為火樹。後來詩人蘇味道就拿這個做題目,寫了一首詩,描繪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詩曰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季,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把當時熱鬧的情況,毫無隱瞞的描寫出來,好像活躍在我們讀者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