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組詞造句 » 耄耋之年造句

耄耋之年造句

發布時間: 2021-03-23 18:17:16

A. 「耄耋」之年是什麼意思每個年齡段的名稱都是什麼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順: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80-90

鮐背:90

期頤:100

花甲重開:120歲

古稀雙慶:140歲

B. 襁褓,孩提,總角,豆蔻年華,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分別指哪個

襁褓: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總角:指幼年兒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又稱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天命:指五十歲(又稱半百);

花甲:指六十歲(又稱耳順);

古稀: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其中,「豆蔻年華」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及笄」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論語·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古稀」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耄耋」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以上這些詞都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其他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2)耄耋之年造句擴展閱讀:

除了題目的這些稱謂以外,還有其他代指的年齡稱謂,例如:

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初度:周歲;出自於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後稱生日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

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干戈之小舞也。』」

黃發: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發台背」。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台」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一百歲;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軾《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C. 有沒有一些詞類似於「豆蔻年華」「耄耋之年」的詞

一、「豆蔻年華」「耄耋之年」是古代表示年齡的詞,類似的還有:
1、弱冠之年
【拼音】: ruò guàn zhī nián
【解釋】: 冠:古代儀禮,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指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
【出處】: 《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舉例造句】: 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
2、而立之年
【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解釋】: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舉例造句】: 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3、不惑之年
成語】: 不惑之年
【拼音】: bù huò zhī nián
【解釋】: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處】: 《論語·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說法。
【舉例造句】: 他大學畢業年僅20,而光陰飛轉,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4、知命之年
【拼音】: zhī mìng zhī nián
【解釋】: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舉例造句】: 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5、花甲之年
【拼音】: huā jiǎ zhī nián
【解釋】: 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出處】: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對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舉例造句】: 他的爺爺已經到花甲之年,兩鬢斑白。
6、期頤之年
【拼音】:qī yí zhī nián
【解釋】: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出處】:《禮記·曲記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頤。"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二、延伸介紹: 豆蔻年華
【拼音】: dòu kòu nián huá
【解釋】: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出處】: 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舉例造句】: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D. 耄耋怎麼造句

1.他爺爺是個慈祥的耄耋老人。 2.他雖已至耄耋之年,但卻像是剛過古稀。

E. 耄耋之年怎麼祝福

時光染白您的黑發,
歲月雕刻您的臉頰,
責任壓彎您的雙肩!
留不住的是時光的匆匆飛逝,
留不住的是歲月的奔跑腳步,
留不住的是青春的激情釋放!
轉眼間,
您的頭發已經脫落,
您的雙肩似乎更加駝了,
您的假牙已經不耐用了!
四世同堂,增加幾分的歡躍!
兒子女兒,相聚一堂更寬慰!
孫子孫女,已經為人父人母!
重孫子女,歡聲雀舞更喜悅!
爺爺,今天是你八十四的壽辰!古有: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本來,作為你最小的孫子,應該與家人和你一起過這個八十四的壽旦!可是,孫子現在真的回不去,唯有這樣傳達孫子最好的祝福!

F. 應該是耄耋之年還是耋耄之年多謝!

正確的是耄耋之年,讀音為mào dié zhī nián。

釋義: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八九十歲。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出處:[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6)耄耋之年造句擴展閱讀

造句:

1、關懷先生,人如其名,耄耋之年仍憂樂天下關懷不止。

2、我已到耄耋之年,懷舊懷友,和他之間的許多片段以及共同經歷的歲月,時常涌進腦際,翻飛再現。

3、霍霆凜左邊,有一位身著元帥服,滿頭銀絲、龐眉鶴發,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

4、八十述懷袁寶華盛世風光滿眼新,耄耋之年幾度春。

5、青梅竹馬因戰爭分離數十載,耄耋之年續前緣。

G. 什麼是耄耋之年

意思:指年紀十分大的時候。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出處:(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譯文:八九十歲的老人,都能壽終正寢,恩澤廣泛涉及草木昆蟲。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該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兒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整個的意思為期望父親身體健康,永享高齡(壽),活到八九十歲。

(7)耄耋之年造句擴展閱讀

近義詞

1、鮐背之年

讀音:tái bèi zhī nián

意思:九十歲高齡的時候,泛指老人高壽。

出處:《詩經·大雅·行葦》:「黃耇台背,以引以翼。」

譯文:龍鍾體態行蹣跚,匡扶相濟功績偉。

2、期頤之年

讀音:qī yí zhī nián

意思: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出處:《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譯文:人至百歲,飲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