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經世濟民上一句

經世濟民上一句

發布時間: 2023-07-11 19:23:23

A. 查蘇東坡的詩哪篇里有"如若藻䓷縱橫"之句

《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朝代】宋譯文對照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注釋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准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於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於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賞析
文章對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同時表達了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及自我排遣,表現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全文情感真摯,言簡義豐,起於當起,止於當止,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本文可分為三層來賞析

第一層敘事:交待了時間,地點和夜遊原因

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使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裡,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一層敘事,樸素、淡泊而又自然流暢。(尋友夜遊)

第二層寫景:描繪庭中夜色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一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像: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游盪,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出了月光清涼明凈的特點,襯托出作者閑適的心境。

第三層:惋惜無人賞月

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可是有此閑情雅緻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閑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簽書公事」,所擔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閑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文章中的「美」首先來自內容的「真」。東月朗照,激發了作者的游興,想到沒有「與樂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尋伴,這時錯覺生趣,情感觸動,於是記下此景此情,順理成章,一切是那麼的和諧自然,毫無雕飾造作之感。這「美」來自語言的「純」。筆記如同拉家常,娓娓敘來。雖然沒有奇景之處,但卻不能增刪或改動什麼字眼兒。點明日期,是筆記體游記所必須的,「月色入戶」與「欣然起行」互為因果,寥寥數字,何其洗練!寫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詞,不枝不蔓,體現出空靈、坦盪的意境,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貼切,「交橫」一詞更准確地表現了藻荇姿態,彷彿觸手可及。接著,作者筆鋒陡轉,連發二問,既親切自然,富於韻律,又拓展時空,發人思緒。《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

這「美」來自結尾的「精」。從文章結構看,結句屬「合」,就此打住。從語意上看,它包蘊豐富。「閑人」一詞,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月夜處處都有,卻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賞的,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來欣賞它。其次,「閑人」包含了作者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在內心深處,他又何嘗願做一個「閑人」呢?賞月「閑人」的自得只不過是被貶「閑人」的自慰罷了。

總之,游記以真情實感為依託,信筆寫來,起於當起,止於當止,猶如行雲流水,於無技巧中見技巧,達到了「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純」的境界。

B.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詞賞析有嗎

此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彷彿三更,「彷彿」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彷彿」,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片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嘆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莊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莊子·庚桑楚》)之意,是詞人當下對人生的思索和感嘆,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緻,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游,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之意,體現了作者當時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靈魂解脫的心境。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徵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全詞的特點是敘事議論寫景抒情相結合,語言舒展自如,簡練生動,表現了詞人獨特的語言風格。在情感上,飄逸曠達與悲涼傷感交織一處,是詞人謫居黃州時期復雜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蘇軾現存的三百多首詞作中,「歸」字竟出現一百多次,這是深可玩味的。李澤厚先生說:「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為,蘇軾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美的歷程》)由於其結尾所表達的棄官歸隱之念,以至於「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醒也」(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這則傳說,生動地反映了蘇軾求超脫而未能的人生遭際。其實,無論是人間天上,抑或是廊廟江湖,對於蘇軾來說均是外部世界,本無區別;他最後的歸宿只能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實際只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1] [3]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