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竹溪詩一首
㈠ 關於竹子古詩
1、《竹里館》
[ 唐 ]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山中雜詩》
[ 南北朝 ]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3、《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 五代 ] 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譯文
春風吹回來了,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柳樹也生出了嫩葉,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繼續來到人間。獨自依靠著欄桿半天沒有話說,那吹簫之聲和剛剛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樂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繼續,池水冰面初開。夜深之時,華麗而精美的君室也變得幽深。我已年老,憂思難以承受啊。
4、《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譯文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年齡。
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雲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5、《送靈澈上人》
[ 唐 ]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
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鍾聲。
背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拓展資料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 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㈡ 竹溪村路板橋斜整首詩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唐·王建《雨過山村》
瀟瀟雨中,不見村落,專先聞屬雞鳴。由雞鳴而抬頭望去,見一兩戶人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小溪夾岸皆翠竹,窄窄板橋連著一線山路。山村遠離塵囂,偏遠幽靜。幾聲雞鳴給山村帶來了生氣,讓人感到一種和平、寧靜、安逸的生活氛圍。
幾聲雞鳴,一二人家,竿竿翠竹而非合抱古樹,潺潺小溪而非滔滔大河,窄窄板橋而非通衢石橋,一切都是那樣小巧玲瓏,風格和諧。人家稀少,山路必然窄小;小小溪流,溪上必然是板橋。彼此之間有著互相依存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