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奪帥打一字

奪帥打一字

發布時間: 2023-05-29 08:47:18

『壹』 你沒有他有天沒有地有打一字

「也」。你沒有他有,你和他的左半邊相同,右半邊不同,你沒有,所以不是「爾」,天沒有地有,聯系前面的他有,地有他也有的,兩者左半邊不同,右半邊相同,都有的就是「也」。

(1)奪帥打一字擴展閱讀

也,yě,象形,本義女侌(陰)。《說文》:「也,女陰也。象形。」

也,漢字,象形。邨的本字。本義:羹魁柄。在現代漢語中用作副詞是指同樣的意思,而用作助詞是指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的意思。也的總筆畫數為三筆,結構為獨體字。

『貳』 有水可以養魚蝦,有土能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打一字

謎底是也字。抄

解題過程:襲有水是池,池塘可養魚蝦;有土是地,土地可種莊稼;有人是他,他不是你我;有馬是馳, 賓士走遍天下。所以謎底是也字。

(2)奪帥打一字擴展閱讀

拼音 yě

1、 副詞,表示同樣、並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2、在否定句里表示語氣的加強:一點兒~不錯。

3、在復句中表轉折意:雖然你不說,我~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4、文言語氣助詞(a.表判斷;b.表疑問;c.錶停頓;d.形容詞尾)。

5、表示容忍或承認某種情況:~罷。

組詞

成語】: 者也之乎

【拼音】: zhě yě zhī hū

【解釋】: 者、也、之、乎都是古漢語里常用的虛詞。指講話或寫文章咬文嚼字。含諷刺意。

【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問黃金誰買《長門賦》,好不直錢也者也之乎。」

『叄』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個軍隊的主帥可能改變,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改變。

【出處】《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注釋】

1.三軍:軍隊的通稱。古制,12500人為一軍。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漢

3.奪:改變,換。

4.志:(某人的)志氣。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氣卻不可以改變。」

【淺悟】

孔子在這里告訴人們,人的尊貴不在於官位大小、身份高低,而在於志向是否堅定。權勢再大的人,如果志向不堅定,隨勢而變,也不會尊貴;就是一般的人,如果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尊貴的。

他告誡人們,一旦選定志向,就要矢志不渝,排除萬難,堅定不移地去實現。堅定性是實現志向的可靠保證。

(3)奪帥打一字擴展閱讀

匹夫不可奪志也典故

蘇武本是代郡太守蘇建之子,早年以父蔭為郎,天漢元年拜中郎將。當時,漢朝和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單於即位,尊大漢為丈人,漢武帝為表示友好,派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單於。

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准備回國時,匈奴上層發生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並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於。最初,單於派衛律游說蘇武,許以高官厚祿,遭蘇武嚴辭拒絕。匈奴見勸說無用,決定用酷刑。當時正值嚴冬,大雪紛飛。

單於命人把蘇武關進露天地穴,斷絕食物和水,希望這樣可以逼迫蘇武改變主意。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在地窖里受盡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冷了,就縮在角落裡。過了好些天,單於見瀕死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他放出來。

單於見勸說蘇武投降無望,但敬重其氣節,不忍心殺害他,又不想讓他返回漢地,於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極北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於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放羊,什麼時候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你的大漢去。」

蘇武被流放到了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畔,在這里,單憑個人能力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與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和一小群羊。他發現,這些羊全是公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使節上掛著的旄牛尾裝飾物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變花白了。

十幾年來,當初下令囚禁他的匈奴單於已去世,漢武帝也死了,其子漢昭帝即位。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內亂,單於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打發使者要求和好。漢昭帝派出使者來到匈奴,要求放回蘇武、常惠等人。匈奴騙使者說蘇武已經死了。

『肆』 猜謎語,有水可養魚蝦,有土可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打一字

謎底:也

解釋:

「有水可養魚蝦」意思是加上三點水,為池,池可以養魚蝦,「有土可種莊稼」意思是加上土字旁為地,地可以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意思是加入單人旁即為他,「他」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意思是加入馬字旁為馳,因此代表可以走遍天下,所以答案為「也」。

字義解釋:

也:讀音yě

1.表示判斷或解釋的語氣:孔子,魯人~。非不能~。

2.表示疑問或反詰的語氣:何~

3.表示句中的停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4.姓。

5.表示同樣:水庫可以灌溉、發電,~可以養魚。

6.單用或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待:他會英語,~會法語。

7.疊用,表示無論這樣或那樣,結果都相同:你去我~去。

8.用在轉折或讓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雖然、即使」等呼應),隱含結果相同的意思:雖然雨下得很大,他~來了。

9.表示委婉:你~得對人寬容點兒嘛。

10.表示強調(有時跟上文的「連」字呼應):七八歲的孩子~學會電腦了。

(4)奪帥打一字擴展閱讀:

也字詳細釋義:

也字語氣強烈且果斷,用在句尾,當做肯定語氣詞,主要用於陳述句中,比其他同類詞意義更加明顯。《史記·孫子傳》:「願勿斬也。」《史記·淮陰侯列傳》:「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語氣強烈,都表示肯定之義。

也字讀音和邪耶同,有時把它當作疑問語氣詞的乎、耶(邪)用。《國語·周語下》:「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此句「乎」與「也」互文通用。《莊子》:「然則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晏子》:「景公曰:此君子之服也?小人之服也?」

也字不能隨便當耶字用,只有在句中豈、焉、安、何等字為之先,它才能當作耶字用,如「何為者耶」,可以作「何為者也」,而「是耶」、「非耶」不能作「是也」、「非也」。

也字具有疑問語氣之義,是有條件的,即它須受句中前置詞的影響。例如上例中《晉書·魏舒傳》「……相問曰:『男也?女也」』一句,也字受句中前置詞的影響,才成為疑問語氣詞,它一般用於選擇問句中。

中國古書無標點符號,虛詞往往具備標句語的性質,並受句文中的影響,表示其詞性。所以,也字在這里成為疑問語氣詞,而在別處,則成為其他詞性,其用法靈活廣泛。也字讀音如上說為羊者切,又讀邪音,也讀兮音。但上古時為悲音。

也字亦有兮、哉之義。《詩經·挪風·君子偕老》:「邦之媛也!」又《國風·曹風·鳲鳩》:「其儀一兮,心如結兮。」而《淮南子·詮言》引《詩經》作:「其儀一也,心如結也。」說明也、兮同義通用。

《論衡·刺孟》:「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也。」《韓非子·解老》:「吾奚以知天下之然也?」兩個也字,前「也」,《孟子·公孫丑》作「哉」。後「也」,《老子》作「哉」。可知也字亦有疑問語氣詞「哉」字義。這是由於句中也字前面有何、奚等疑問詞搭配,從而形成它的變性。

另外,也字可用於感嘆句中作感嘆詞。如《史紀·叔孫通傳》:「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此也字即作感嘆詞用。也字到唐、宋時,使用最為活躍。它的語氣,不似以前那樣強烈肯定,而變為舒緩平落。清張文炳說:「凡文勢平平落下,高不太揚,低殺太煞者,用之(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也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