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盡千金
一字值千金前一句是讀書須用意。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讀書一定要用心,因為書里的一個字價值千金。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告訴人們要對前人作品的內涵有確切的理解,必須高度重視每一個遣詞用語的心境、用意,讀書必須讀字里行間,不能局限於文字的表層含義,而要領會作者的良苦用心。
(1)一字盡千金擴展閱讀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的典故:
古時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
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
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Ⅱ 一字千金是什麼故事
一字千金的故事
王羲之有個小女兒,經當地一位舉人牽線,嫁給沭陽城裡一個秀才為妻。出嫁時,女兒要求父親多多陪嫁一些東西,王羲之滿口答應。到出嫁那天,王令家人把准備的大箱子抬來鎖了起來,對女兒說:「這箱子里全是黃金,但現時不可開箱取用,我年歲已高,等我辭世,方可取用。」
小女兒婚後,按父親囑咐,一直未開箱。不久,王羲之去世了。小女兒按父親囑咐把箱打開一看,全是先父晚年所寫的書法,真草隸篆皆有。小女兒把書寫的字全部倒在地上,左翻右找,結果連一兩黃金也沒有。她恨父親騙她,一氣之下,就點燃了火將父親所寫的字全部燒掉。正在這時,她的丈夫從外面回來望見房中有煙火,跑進去一看,只見妻子正在燒一堆書法,他急忙把火撲滅,從中搶出一塊沒燒掉的紙片,一看只剩下一個「殿」字,其餘皆化為灰燼。她的丈夫平時愛讀書愛字畫 ,知道岳父的書法是舉世無雙,比黃金還貴,常常在沭陽城內聽一些文人誇贊岳父的書法,但這時見妻子把所有的字燒掉,悔恨已晚,只好把僅有的一個「殿」字鎖在箱子里。
時隔不久,皇上要建造「金鑾殿」,所有寫的「金鑾殿」三個字皇帝都沒有看好,他一心想用王羲之所書的字。就命文官到各地搜集王羲之的字。費了很多心思,好不容易才搜集到「金鑾」兩個字,還缺一個「殿」字。皇帝求字心切,就在全國各地張貼皇榜,誰家如有王羲之所寫的「殿」字,皇上願出一千兩黃金購買。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沭陽城內王羲之小女兒的耳朵里,她立刻和丈夫把箱子打開,把珍藏的一個「殿」字送到皇宮,經文官驗看正是王羲之親筆所書,與「金鑾」二字相配正好合體。王羲之的小女兒僅用父親寫的一個字就得到了一千兩黃金。可謂一字值千金。
Ⅲ 帶有一字的詩句
帶有一字的詩句
「一字」開頭的詩句
1、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2、藏書三萬軸,一字不到眼。南宋·陸游《累日多事不復能觀書感嘆作此詩》
3、片辭褒有德,一字貶無良。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
4、千篇未聽常徒口,一字須防作者心。唐·齊己《送吳先輩赴京》
5、架中科斗萬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見。唐·劉言史《放螢怨》
6、飢來據空案,一字不堪煮。宋·蘇軾《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
7、當其作春秋,一字如權錘。宋·敖陶孫《體齋詩為梁溪馮季求作》
8、北方俗厚終可喜,一字不識勤耕桑。南宋·陸游《感事示兒孫》
9、著書充棟宇,一字不肯賣。南宋·陸游《東齋雜書》
10、題詩更相應,一字重千金。唐·韓雄《敕和元相公家園即事寄王相公》
11、胸中萬卷書,一字用不著。南宋·陸游《秋興》
12、導河積石歸東海,一字源流奠萬嘩。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58》
13、少年讀書忽頭白,一字不試空虛名。南宋·陸游《秋雨嘆》
14、千篇著述誠難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唐·齊己《謝人寄新詩集》
15、大風將小雅,一字盡千金。唐·張說《奉和聖制過寧王宅應制》
16、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唐·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17、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唐·吳融《新雁》
18、吾家讀書法,一字亦當核。南宋·陸游《晨起》
19、胸中凜凜萬卷書,一字不為庸人說。南宋·陸游《存養堂為汪叔潛作》
20、天公讎施略相當,一字而貧更憐我。宋·敖陶孫《借山谷後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
21、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飢。宋·蘇軾《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
22、無端添起思鄉意,一字天涯歸雁聲。宋·朱淑真《舟行即事》
23、高吟三千篇,一字無塵土。南宋·陸游《寄趙昌甫並簡徐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