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水利萬物而不爭下一句

水利萬物而不爭下一句

發布時間: 2023-05-27 12:34:58

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出處及下句 急!!!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版幾於道。權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拓展資料:

釋 義: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㈡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求出處

語出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意思是至善的人性如流水,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能夠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善於接受居處的位置;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治理,定國安邦;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至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2)水利萬物而不爭下一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參考資料:網路-水善

㈢ 上善若水的下一句是什麼啊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版第八章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准確的說「上善若水」的下一句就是「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很多人都喜歡把「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聯系在一起,其實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沒有直接的關系,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厚德載物出自」易傳「。二者雖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意思卻差不多,都是形容人的品質非常的高尚,可以說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