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相是誰
㈠ 二戰後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是誰
二戰後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是幣原喜重郎。
幣原喜重郎是日本政治家、外交家,第44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歷任日本駐荷蘭大使、外務次官、外務大臣、眾議院議長等職。
幣原喜重郎出身於大阪府門真一番村(今門真市)的富農家庭,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畢業後進入日本外務省任職,陸續服務於日本駐英大使館、駐美大使館及駐安特衛普領館,後出使荷蘭。
1924年起任加藤高明、若槻禮次郎、浜口雄幸等內閣的外相,歷經五次內閣變更、故有「幣原時代」之稱。因其主張同英美協調,「尊重」中國的合理要求,受到軍部和大多數樞密院顧問的責難,被稱其為「軟弱外交」。
1945年10月組閣,任內按二戰同盟國盟軍總司令部指令,實行確保人權的五大改革,給婦女以參政權,鼓勵組織工會,改革教育制度,廢除秘密警察,實現經濟機構的民主化等。
(1)一首相是誰擴展閱讀
幣原喜重郎為侵略辯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負責處理外交糾紛的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一時間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們關注他的表態,關注他處理緊急事務的方式、風格,乃至待人接物和家世傳承,寄希望於中日沖突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按照當年的報道,幣原以及外務省雖屬於日本內閣里的「鴿派」,但幣原的職責就是向全世界掩蓋真相:「作為外相,幣原盡力在掩蓋戰爭大臣南將軍在滿洲的『分離運動』中的責任。
幣原喜重郎向中國政府和世界各媒體提供一份聲明,他說:「日本政府已經禁止所有公民支持分離運動,可以確信無任何日本人參與此類運動。」日本的幣原全力進行外交努力,運用各種手段來營造出一種庄嚴氣氛。這樣,不管在滿洲的軍事局勢發生什麼變化,日本都能夠充分從中獲利。
精明的、喜歡大笑的、聲稱內閣和天皇對關東軍的行動事先毫不知情的幣原,曾經一度使國聯中各西方列強的外交家們感到可親而可信,但是對中國外交家提出的抗議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