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無情未必真豪傑下一句

無情未必真豪傑下一句

發布時間: 2023-05-26 14:09:03

Ⅰ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是什麼意思

意思:

對子女沒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傑,憐愛孩子怎見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興風狂嘯的老虎,還時時回過頭來看顧小老虎呢。

出處:《答客誚》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所作。

原文: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1)無情未必真豪傑下一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魯迅生前好友許壽裳先生曾在《懷舊》一文中說過,《答客誚》一詩的寫作,「大概是為他的愛子海嬰活潑可愛,客人指為溺愛而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一批文人曾編造謠言,惡意咒罵魯迅不滿周歲的兒子周海嬰,援引「父子無恩」的舊說,諷刺魯迅對其幼子的慈父之愛。

1931年2月2日,魯迅在《致韋素園的信》中也這樣說過:「我有了一個男孩,已一歲零四個月,他生後不滿二個月之內,就被『文學家』在報上寫了兩三回,但他卻不受影響,頗壯健。」

在魯迅所說的「文學家」中,有個叫楊村人的以「小記者」的筆名在報紙上造魯迅的謠,說魯迅「領到了南京中央黨部的文學獎金,大開筵宴,祝孩子的周年」。

同時,又撰文說「魯迅大開湯餅會」,繼續造謠誣蔑,並連帶殃及郁達夫。對此,魯迅憤怒地指斥說:「連出世不過一年的嬰兒,也和我一同被噴滿了血污。」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而作的。

這首詩,作者魯迅分別通過否定句、反問句、疑問句,完成了詩的「起」、「承」、「轉」;詩的首句「無情未必真豪傑」採用了否定句,這在詩歌創作中並不常見,但直白易懂,起到了開宗明義的作用。

第二句「憐子如何不丈夫」承接第一句,通過反問句式,在意思上更進一層,把「丈夫」與「憐子」聯系起來。全詩的題旨更加具體顯豁,范圍由一般意義的「豪傑」縮小到有孩子的「丈夫」們。

第三句乾脆不再講究委婉與周嚴,直接用「知否」打頭,發出無可辯駁的質問——「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推出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語氣也更加堅定。「未必」、「如何不」、「知否」都有否定語,卻使立論步步深入,也使感情越來越強烈,為最後一句的「合」做了充分的鋪墊。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