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吾及吾下一句是什麼
⑴ 愛屋及烏的下一句是什麼
一、「愛屋及烏」下一句是「柔遠能近」,該句出自明代唐之淳的《對酒》中「愛屋及烏,柔遠能近」意思是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安撫籠絡遠近之人。
二、愛屋及烏[ài wū jí wū]
1、釋義:意思是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能夠接受與他有關的東西
2、語法:作謂語、定語、分句。
3、中性詞,形容過分偏愛或愛得不當。
4、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5、示例:他一直珍藏著學生製作的紀念品,~,這正是教師的愛心。
(1)愛吾及吾下一句是什麼擴展閱讀
愛屋及烏的近義詞及典故
一、愛屋及烏的近義詞有民胞物與、
1、民胞物與 [ mín bāo wù yǔ ]
解釋:民為同胞,物為同類。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
出自: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示例:那裡有一個是認真存了「仁人測隱」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過都是在那裡邀福。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泛愛的一切人和物。
2、因烏及屋 [ yīn wū jí wū ]
解釋: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關事物。
示例:既然你愛上他,就應該愛屋及烏,接受他的家人和他的許多缺點。
二、愛屋及烏的典故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
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並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准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
於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
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
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里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咸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姜子牙就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仆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於是周武王姬發就合理處置了商朝的權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