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古語一句

古語一句

發布時間: 2023-05-23 13:39:22

Ⅰ 求一句古語

1、《孟子·滕文公上》:「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2、《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解說:
「恆產」,長期恆久佔有的財產。「恆心」,指有堅定的仁義之心。意即人們擁有一定數量的私有財產,是鞏固社會秩序,保持社會安寧的必要條件。孟子認為人民之所以「放辟邪侈」,是由於無恆產所致。於是提出要「制民之產」,即賦予人民一定的個人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與恆產概念相關的是孟子推崇的小土地經營方式:「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述觀點適應於封建地主經濟初期發展的要求。「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成為後世士大夫們飽食終日常用的借口。孟子予民以恆產的主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封建小農經濟模式的設想,常被後人作為反對土地兼並和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的立論依據。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