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學文前一句
㈠ 弟子規前八句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譯文:《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1)則學文前一句擴展閱讀:
一、弟子規介紹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朴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
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准則和行為規范: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
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范。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三、文學賞析
《弟子規》全書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章為總綱,分為五部分,各選擇《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
此書原名《訓蒙文》,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范,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
四、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弟子規》講的是社會行為規范,讓孩子知道應有的規矩,在孝順父母、兄友弟恭中學會怎樣與他人相處。其目的在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誠敬的態度,形成仁愛的人格。
東北林業大學劉經緯教授:《弟子規》的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蘊,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弟子規》用這種言語疏導的方法,在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同時,又便於兒童通過朗誦背誦就獲得道德理論知識,明白人生的道理,對道德產生初步的了解,從而達到道德認識的啟蒙作用。
五、弟子規作用
《弟子規》是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幾句話而開展的,分成「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學文」這七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列舉具體實踐的要點,使人讀了就知道應該如何落實。
例如,在孝的方面,從「父母呼,應勿緩」開始,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要立刻回應,不能怠慢。從這個小地方,就能看出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如果對父母心存恭敬,父母呼喚的時候,必然是立刻答應;如果還慢吞吞的,不出聲回答,讓父母乾等著急,不知道我們在不在,這就顯示我們對父母的恭敬心不夠,不能體貼父母,這樣我們的孝道就有了缺欠。
現代人教小孩孝道,必須像古人一樣,從生活當中一點一滴教起,從小培養小孩對父母的良好態度,這會影響小孩一輩子。養成對父母孝順恭敬的態度,是讓小孩培福、積福;從小養成這種良好的態度,將來在社會上一定受人尊重與信任。相反的,如果從小就對父母不恭敬,這樣的小孩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將來長大之後,在社會上也很難長久發達。
《孝經》里有幾句話,「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意思就是不愛父母,卻愛別人,那是違背德行的,不正常。他不是真的愛你,他是愛你的錢,或者是愛你的權勢。因為對於離他最近的、對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都不能生起感恩的心,那他就不可能真正感恩別人。
連自己父母都不恭敬,卻能恭敬他人,那是違背道理的。他對人的恭敬都是有目的的,不是真心的恭敬,有利可圖的時候,他對你畢恭畢敬;無利可圖的時候,他就完全可以棄你於不顧。所以,忘恩負義的人都是那些不孝的人,這樣的人遲早會受到社會大眾的唾棄,很難長久輝煌騰達。
有一句諺語說,「諸事不順因不孝」,如果你在家庭、事業等各方面遭遇到種種障難,你要反省自己是否在孝道方面有虧失。當你自我反省之後,改正自己的過失,努力盡好對父母的孝道,你的障礙就會隨著消失。
所以《弟子規》一開頭這兩句,「父母呼,應勿緩」的精神,就已經涵蓋了整部的《弟子規》,必須深刻去體會其中的含義,絕對不能輕易看過,而且必須在生活當中落實。對父母心存恭敬的人,對其他人也會心存恭敬;父母呼喚他的時候立刻答應的人,別人呼喚他的時候,他也會立刻答應。
所以這種從小培養出來的恭敬心,會推廣到對待其他一切人。對人有恭敬心的人,自然得到別人的尊敬,人緣自然就好。所以一個人的家教會影響他一輩子,而《弟子規》就是最好的家教。
六、弟子規作者簡介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山西省新絳縣龍興鎮周庄村人,生於清代順治年間,卒於雍正年間,享年83歲。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經歷平實,性情溫和豁達,因而缺少傳奇故事。史料記載,在年輕的時候,李毓秀師從同鄉學者黨冰壑,游學近二十年。
科舉不中後,就放棄了仕進之途,終身為秀才,致力於治學。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來聽課的人很多,門外滿是腳印。太平縣御史王奐曾多次向他請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動是教書。
根據傳統對童蒙的要求,也結合他自己的教書實踐,寫成了《訓蒙文》,後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他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明》、《讀大學偶記》、《宋孺夫文約》、《水仙百詠》等,分別藏於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
㈡ 弟子規中開頭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什麼意思
原文: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意思是:首先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是謹言慎行、遵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首先,最重要的我們要明了要從『孝弟』著手.我們都曉得,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母,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既然已經深深的明白,我們是從父母那裡所來,我們就應該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這個孝心才會生得起來。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孝,從它的造字由來,是一個「老」字,再一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父母,背負年紀大的父母。它告訴我們一個意義,就是代代相傳.我們要代代相傳,我們就要效法父母,我們就要照顧父母,我們就要孝順父母。
能孝順父母,我們才能稟承父母的志節、父母的志向.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應該好好去落實,這樣才能代代相傳。而不是我們現在當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傳,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們能代代相傳,是表示我們能接受父母的教誨,我們能承傳父母所留給我們的一些德教,我們再傳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應該讀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們現在豎心旁的「悌」。我們看一個「心」,再一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裡有弟弟的存在.什麼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來照顧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所以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這兩樣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來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修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
所以接下來聖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的造作都要謹慎.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禮.什麼叫合乎禮?就是你內心當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弟子規》首先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准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階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廣泛服從,「凡是人,皆須愛」,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並非國學經典,應被視為封建糟粕而剔除。
(2)則學文前一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
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准則和行為規范: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
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