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一首提劍
⑴ 《劍門道中遇微雨》整首詩寫作風格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賞析:細處著筆 意蘊深邃——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這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冬入蜀途中寫下的一首詩。
1166年,抗戰派名將張浚舉兵北伐中原,首戰失利。陸游因極力主張抗金,被投降派加上「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職回到了山陰故居(今浙江紹興)。詩人在鏡湖旁一閑居就是五年,但內心一直不能平靜。
他雖然閑居故里,但始終不忘軍國大事,屢屢上書求職,最後才得到一個夔州通判小官,任滿以後,詩人受到川陝宣撫使王炎的邀請,在幕府中襄理軍務。在此期間,詩人戎裝鐵馬馳騁在當時的國防邊線南鄭(漢中地)一帶,大展雄風,他向王炎提出了許多進取中原的策略,但都被苟安求和的南宋統治集團拒絕。王炎被調離職務。1175年,陸游到成都府任范成大的參議官。這年初冬的一天,細雨蒙蒙,詩人騎著毛驢,懷著郁悶的心情,由陝入蜀,在劍門道中寫下了這首七絕。
詩人擷取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生活細節,將其編織成一幅形象鮮明、意蘊深邃,耐人尋味的畫面。「衣上征塵雜酒痕」,詩人風塵僕僕而來,劍門,在大劍山與小劍山之間,一條三十里長的奇險棧道,懸崖峭壁,重巒疊嶂,峰迴路轉,古松倒掛,道路十分艱險,「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詩人一路上也不知喝了多少酒,他塵埃滿面,衣上酒漬斑斑,從衣服上的塵埃、酒漬這個細節,我們似乎看到了詩人疲憊抑鬱的面容,領略到詩人因失意而悵惘郁悶的情感。
第二句抒寫詩人內心的感受,似乎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銷魂」二字,彷彿詩人陶醉於劍門道上的奇山異水之中,實質上這是詩人「以樂寫哀」,以樂襯悲的手法。因為此時此地的詩人,正是從鐵馬馳騁的漢中前線被迫撤退下來的,國家興亡民生疾苦,何嘗一日忘懷?眼前風景愈奇,愈可欣賞,愈能反襯出詩人內心的隱痛。這首詩對於心懷報國壯志而不得施展抱負的陸游來說,「遠游」「銷魂」雲雲只是詩人自作曠達的心理反映。
「此身合是詩人未?」是詩的旨意所在,也是詩眼所在。詩人自我設問,是幽默的自嘲,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難言的隱痛,這是詩人借酒澆愁的根由。古代詩人們往往有騎驢遠游賦詩的雅興,如李白騎驢過華陰縣賦詩,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李賀騎毛驢背錦囊外游尋詩,鄭棨說「詩思在驢子上。」驢子成了詩人們特有的坐騎,這些都給了詩人們以豐富的聯想,引起詩人們內心強烈的共鳴。陸游自然而然地由眼前的情境,物境,由古代詩人們騎驢遠游賦詩聯想到自己未來的前途和命運,大概命運已註定了自己只能作一個騎驢遠游、登山賦詩的騷人吧?這正是近代文論家梁啟超所深刻揭示的:「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豈不悲哉!
這四句詩,詩人抓住「衣上征塵雜酒痕」這個細節,從小處著筆,生發開去,「遠游無處不銷魂」之句,以樂寫哀,以樂襯悲,曲折深情地表達了詩人因受投降派的打擊,報國壯志不得施展的內心隱痛和悲憤之情,寓悲慨於幽默的自嘲之中,情思凄婉,意蘊深邃。
⑵ 關於冬天的詩
1、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翻譯: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江雪
【作者】柳宗元【朝代】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話翻譯:
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
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3、除夜雪
【作者】陸游【朝代】宋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白話翻譯: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劉長卿【朝代】唐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白話翻譯: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5、夜雪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話翻譯: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⑶ 有劍的詩句
1.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長恨歌》唐·白居易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3.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唐·李白
5.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陌上桑》漢·佚名
6.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九歌·國殤》先秦·屈原
7.細雨騎驢入劍門《劍門道中遇微雨》宋·陸游
8.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從軍行七首》唐·王昌齡
9.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
10.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俠客行》唐·李白
11.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北風行》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