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

發布時間: 2021-11-22 08:10:12

❶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

上一句是「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作者】蘇軾【朝代】宋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譯文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跟泗州劉倩叔一起游覽南山。

冬天早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嫵媚。洛澗入淮後水勢一片茫茫。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這野餐的味道著實不錯。而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1)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詞序,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當年三月,蘇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貶所過了四年多謫居生活之後,被命遷汝州(治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這種量移雖然不是升遷,但卻標志著政治氣候的轉機。據《宋史·蘇軾傳》,宋神宗手札移軾汝州,有「人材實難,不忍終棄」之語。

這年四月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最困頓的黃州時期終於脫離了,心境比較輕松,一路上頗事游訪。暢游廬山,在江西筠州探視了胞弟蘇轍,到金陵又興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且有買田江干、相偕歸隱之約。這年歲暮,蘇軾來到泗州(今安徽泗縣),即上書朝廷,請罷汝州職,回宜興修養。此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當時蘇軾與泗州劉倩叔同游南山,因作此詞紀游。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紀游詞,是以時間為序來鋪敘景物的。上片寫早春景象,下片寫作者與同游者游山時以清茶野餐的風味。作品充滿春天的氣息,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健勝進取的精神。

詞的上片寫沿途景觀。第一句寫清晨,風斜雨細,瑟瑟寒侵,這殘冬臘月是很難耐的,可是東坡卻只以「作曉寒」三字出之,表現了一種不大在乎的態度。第二句寫向午的景物:雨腳漸收,煙雲淡盪,河灘疏柳,盡沐晴暉。一個「媚」字,極富動感地傳出作者喜悅的心聲。作者從曳於淡雲晴日中的疏柳,覺察到萌發中的春潮。

於殘冬歲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機,這正是東坡逸懷浩氣的表現,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恆流之處。「入淮」句寄興遙深,一結甚遠。句中的「清洛」,發源於合肥,北流至懷遠合於淮水,地距泗州(宋治臨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詞中提到清洛,是以虛摹的筆法,眼前的淮水聯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澗,當它匯入濁淮以後,就變得渾渾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轉寫作者游覽時的清茶野餐及歡快心情。一起兩句,作者抓住了兩件有特徵性的事物來描寫:乳白色的香茶一盞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盤。兩相映托,便有濃郁的節日氣氛和誘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狀煎茶時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誇張,形象鮮明。此句可說是對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繪。

「蓼茸蒿筍」,即蓼芽與蒿莖,這是立春的應時節物。舊俗立春時饋送親友以鮮嫩春菜和水果、餅鉺等,稱「春盤」。此二句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地寫出了茶葉和鮮菜的鮮美色澤,使讀者從中體味到詞人品茗嘗鮮時的喜悅和暢適。

這種將生活形象鑄成藝術形象的手法,顯示出詞人高雅的審美意趣和曠達的人生態度。「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一個具有哲理性的命題,用詞的結尾,卻自然渾成,有照徹全篇之妙趣,為全篇增添了歡樂情調和詩味、理趣。

這首詞,色彩清麗而境界開闊的生動畫面中,寄寓著作者清曠、閑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

名家點評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石《蘇軾詞選》:這首詞,雨細,風斜,寒小,煙淡,柳疏,歡清,正體現婉約詞文小、質輕、境隱的特點,可知被作為豪放代表的東坡詞原有多樣的面目。不過此詞較之於其他婉約詞還是有區別的,它寫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約的基調中更摻進了幾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時節雖屬寒冬,作者心裡已充盈著燦爛的春天。

❷ 人間至味是清歡的上一句

浣溪沙⑴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⑵游南山⑶。
細雨斜風⑷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⑸。入淮清洛⑹漸漫漫⑺。
雪沫乳花浮午盞⑻,蓼茸⑼蒿筍試春盤⑽。人間有味是清歡。[1]
下句自己想,謝謝!

❸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聯是什麼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聯是:「奈何軟語故夢來」。

❹ 人 間 有 味 是 清 歡 下聯是什麼

這不是對聯。這是出自 蘇軾:《浣溪沙 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詞里的一句。完整篇如下: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上闋,詩人用素描的手法,給我們描畫出一幅淡雅的富於動感的水墨畫似的景色: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儷向前。下闋,抒發詩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時分,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間最有味的是這清淡的歡愉啊!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帶有哲理性的詩句,是全詩的「詩眼」,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官場的爭斗,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無可否認,蘇軾的「清歡」論有一定的局限性,隱含著他經受險惡仕途官宦之後,產生的一種隱退的消極思想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然而,蘇軾的「清歡」論仍給我們某些有益的啟示。 在當今社會中,難得「清歡」。不要說官場上的送往迎來、生意場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燈紅酒綠的「狂歡」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慶、親友聚會,有哪一個不追逐時髦,講究熱鬧排場?連中小學生在節假日都躲進游戲機室去瀟灑「狂歡」。似乎缺少了大歡、狂歡,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更有甚者,有一些人就在這種追求世俗的「狂歡」中迷失方向:鯨吞的貪官在「狂歡」中倒下,無饜的奸商在「狂歡」中落網,紙醉金迷的暴發戶在「狂歡」中破產,貪歡之士在「狂歡」中墮為階下囚……
「清歡」有味。當然,今天,我們贊賞「清歡」,未必要一定遠離城市走進山林、拒食人間煙火。而是要面對社會人生,少一些抄作的熱鬧,多做一些盡心的實事;少一些虛偽的笑臉,多一些坦然的真誠。得意時不「盡歡」,想到成功只是預告新一輪的開始;失意時不喪氣,感受挫折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進則能廉潔自律,知足常樂;退則能不忘憂國,與民同樂。即使是「清歡」的倡導者蘇軾,在當年,也不能完全走進山林忘卻人間。他雖遭受打擊排擠,然而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黃河缺堤,他身先士卒與民共戰抗洪濤;在任杭州太守,帶領民眾疏通西湖,築堤防洪;晚年貶謫荒蠻澹州,仍將先進耕作技術與文化傳播給黎族同胞,以造福於民為樂。「清歡」,確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

❺ 「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下句是什麼

人間有味是清歡是這首詞的最後一句。

出自:《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代:蘇軾

原文: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