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燕雀安知鴻鵠志下一句

燕雀安知鴻鵠志下一句

發布時間: 2021-10-31 12:48:48

⑴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下一句是什麼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已經是《史記·卷三十六·陳涉世家》的最後一句了,所以沒有下一句了。

出處: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六·陳涉世家》

原文: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譯文: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同別人一起被僱傭耕地。(有一天)陳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憤慨嘆息了很久,說:「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誰)富貴了,可不要忘記老朋友啊。」

僱工們笑著回答說:"你是個被僱傭耕地的人,哪來的富貴呢?" 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1)燕雀安知鴻鵠志下一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陳涉世家》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文中真實、完整地記述了爆發這次農民大起義的原因、經過和結局,表現了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顯示他洞察時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幹,從中反映了農民階級的智慧、勇敢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文章也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陳涉和吳廣的形象。

陳涉出身雇農,胸懷大志,有政治遠見,他要求人民從「苦秦」中解放出來;他聰明果斷,具有組織群眾、制定策略、指揮戰爭的卓越才幹,是農民階級的傑出領袖。吳廣雖然刻畫簡略,但從他與謀起義、誘殺將尉等事跡中,也表現了非凡的機智勇敢和反抗精神。

在他們身上,都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統治而敢於斗爭的英雄氣概。文章也寫到了起義軍內部的不和及自相殘殺,陳涉稱王之後的貪圖享受、信用姦邪、脫離群眾,表明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作者善於把握歷史事件的發展進程,又善於運用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等多種技巧來塑造人物形象,從而生動真實地再現了這一場偉大斗爭的圖景。

⑵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下句是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版之壟上,悵恨久之,權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⑶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下一句是什麼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已經是《史記·卷三十六·陳涉世家》的最後一句了,所以沒有下一句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又見《莊子·內篇·逍遙游》,意思是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鴻鵠之志用於比喻志向遠大,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燕子麻雀,怎麼知道天鵝的志向呢?鴻鵠,因為天鵝飛得高而遠,故喻意志向高而遠大!指人有遠大抱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些稱王侯拜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貴種的人嗎?這句話非常有反抗精神的話語,能夠激勵人的雄心壯志。人不能看出身,要看自身的努力,不能因為出身的問題,而埋沒了一身的才華。

小小的燕雀怎麼會知道鴻鵠的志向,王侯將相又不是天生的貴種,只有擁有遠大理想的人,才是值得人敬佩的。在如今的生活,那些曾經擁有的理想是不是早已拋之腦後,只為生活而生活。還能想起曾經的理想嗎?只要不放棄,就可以實現。

(3)燕雀安知鴻鵠志下一句擴展閱讀

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其父司馬談學識淵博,曾在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司馬遷20歲開始游歷,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編寫《史記》。

後因上書替李陵辯解而觸怒漢武帝,下獄並被處以宮刑。太始元年(前96年)獲赦出獄,擔任中書令。司馬遷發憤著書,大約在55歲那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修改工作。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⑷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下一句是什麼

釋義來 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源雄人物的志向。
秦朝陽城(今河南方城縣)有一個叫陳涉(名勝,字涉)的人,年輕時曾經跟別人一起受僱傭給富人家種地。有一天,他放下農活到田埂上休息,對秦王朝肆無忌憚的征調勞役、不斷加重對老百姓的壓迫和剝削的社會現實忿恨不平,就決心擺脫壓迫和剝削,改變目前的社會地位,並對他的同伴們說:「假如將來我們中間有誰發跡富貴了,可不能相互忘記啊。」同伴們譏笑他:「受雇給人家種地,怎麼能發跡富貴呢?」陳涉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燕雀哪裡會懂得鴻鵠的凌雲壯志呢!」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七月,陳涉與吳廣發動農民起義,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這個政權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終於推翻了秦朝的嚴酷統治。

⑸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下一句是什麼誰知道這個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出自《陳涉世家》,為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一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東南)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揭開了反對秦王朝殘暴統治的序幕。

全文(節選)如下: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譯文如下: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雇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勝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九百人駐扎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裡面,擔任屯長。

(5)燕雀安知鴻鵠志下一句擴展閱讀:

《陳涉世家》一文在寫作上按事件的發展順序記事。寫起義過程,先寫起義的原因和起義前的謀劃,再寫起義的爆發和發展,直至政權的建立,脈絡非常清晰。

在記述中,則採取了先因後果的寫法。寫起義的動機,則先寫暴秦的嚴刑峻法;寫起義的發生,則又先寫將尉的殘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義的正義性。文中還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對起義的過程、浩大的聲勢以及起義領袖的精神面貌,進行了較為充分的展現,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生動地記述了從大澤鄉起義到張楚政權建立這一段歷史進程,再現了陳勝、吳廣兩位起義領袖的英雄本色。陳勝有很高的階級覺悟,並且懷有「鴻鵠之志」。

這表現在佣耕時與同伴的對話中,表現在並殺兩尉之後面對徒屬所作的講演中,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語,是對封建世襲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