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下一句
『壹』 人無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麼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老子的警句.
『貳』 人無信不立的下句是什麼
1、「人無信則不立」後面一句是:業無信則不興
意思:人沒有誠信就不內能生存,做事業沒有誠容信就不能興旺。
2、出處:《論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3、其他關於誠信的名言/俗語:
(1)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孟子•離婁上》第十一章
(2)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3)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蘇)高爾基
『叄』 人無信而不立的下句是什麼
人無信不立出自《論語》
原文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老百 姓對政府就信任了。」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 三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這兩項之中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回答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一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讀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就 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從古到今,糧食、國防、信義都 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本問題。
糧食充足可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逐步進入小康社會。軍備充足就不會有「落後就要挨打」的危險,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取信於民就可以喚起人民大幹快上的精神,為兩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使社會進步而繁榮。
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實際上是密切聯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取信於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沒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窮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緊肚子鬧革命」,的確是不能取信於 民的。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說到底,還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的問題。
儒學的觀點是兩個方面都不忽視而更傾向於精神文明方面,所謂「重義而輕利」。所以,當子貢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兩難選擇 時,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選擇。這正如後來孟子那個著名的選擇一樣: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孔子並非不重視「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並非不喜歡吃魚不想活命一樣,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望採納,謝謝!
『肆』 人無信不立下一句是什麼
「人無信不立,國無法不安」
上半句來自孔子,原文是「民無信不立」;下半句是後人加上去的。「民無信不立」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是孔子所言。
僅供參考 歡迎採納希望幫到你記得採納喔:-D
『伍』 「民無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麼
「民無信不立」無下一句。
出處:春秋戰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的《論語 顏淵》
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 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白話文釋義: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5)人無信不立下一句擴展閱讀
有關事例:
1、立木取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2、烽火戲諸侯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陸』 「民無信不立」下一句是什麼
「民無信不立」是最後一句,沒有下一句。
『柒』 人無信不立的前一句是什麼
你好!應該是問人無信不立的後一句吧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是老子的警句。
『捌』 人無信而不立下一句是啥
人無信不立下一句是「業無信則不興」。
改編自孔子的《論語》,原文選段如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白話文釋義: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可以做成什麼事。就像大車沒有倪(車橫木上的關鍵),小車沒有杌(車轅橫木上的關鍵)一樣,怎麼能走路呢?
引申義:告誡世人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基本的信用,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8)人無信不立下一句擴展閱讀: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
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