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一字一句 » 欲蓋彌彰上一句

欲蓋彌彰上一句

發布時間: 2020-12-24 17:24:38

Ⅰ 用欲蓋彌彰造句

用欲蓋彌彰抄造句
1、他襲忙於辯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
2、我看他越是大聲辯解,越顯得心虛,真是欲蓋彌彰。
3、紙包不住火,這事他欲蓋彌彰,遲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4、他做了錯誤的決策後,還想隻手遮天,看來只會欲蓋彌彰。

Ⅱ 有誰知道成語「欲蓋彌章」的上一句是什麼

欲蓋彌彰
發 音 yù gài mí zhāng
釋 義 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專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屬出來。
出 處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示 例 與其~,倒不如自己先認了。(聞一多《畫展》)

Ⅲ 欲蓋彌彰造句,用欲蓋彌彰怎麼造句

他忙於辯復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制彌彰,不打自招。
我看他越是大聲辯解,越顯得心虛,真是欲蓋彌彰。
紙包不住火,這事他欲蓋彌彰,遲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他做了錯誤的決策後,還想隻手遮天,看來只會欲蓋彌彰。
事實已擺在眼前,最好承認錯誤,一味掩飾,只會欲蓋彌彰。
如果做錯事,卻想掩飾,結果只會欲蓋彌彰,使得小事釀成大事

Ⅳ 有一句話叫什麼欲蓋彌彰

欲蓋彌彰,成語,發音:yù gài mí zhāng;指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有同名電影「欲蓋彌彰」。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章,同「彰」。)
典 故
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今山東滕州東南)隨之而並入魯國的版圖。(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曲阜是當時的首都;邾國是與魯國接壤的一個小國,故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歷史:「冬,黑肱以濫來奔。」 《春秋》的文筆,過去一般文人都認為它是最簡練的,敘事和評論、貶責和褒揚,措詞用句,都很嚴謹而恰合分寸。《左傳》闡述《春秋》說:黑肱並非高貴人物,按《春秋》的編寫原則,本可不必記載,更不必寫出名字。但是因為國土有變動,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記上一筆了。(「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左傳》還發表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個美名而無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惡名要想掩蓋也掩蓋不了),懲不義也。」
清代學者顧炎武對於上述《左傳》的議論加以補充道:「或欲蓋而名彰,如趙盾偽出奔,崔杼殺太史,將以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焉。」(參看「董狐之筆」。崔杼,齊國大夫,他謀殺了齊庄公,卻叫負責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庄公之死寫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處死了。但是繼任的史官仍然只記「崔杼弒君」的事實。崔杼一連殺了三個史官,他的弒君之罪不但隱瞞不了,反而愈鬧愈大,罪行愈顯著了)顧炎武舉了趙盾和崔杼殺害了國君而不承認的人為例,說是「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和上述「欲蓋而名彰」意思一樣。
《申鑒·時事》也有與此類似說法:「或欲顯而不得,或欲隱而名彰」。
「欲蓋而名彰」後來一般都作「欲蓋彌彰」。彌,更加;彰,顯著。企圖掩蓋事實真相,結果反而更加暴露得清楚。
示 例
孫中山《宣布粵變顛末表示統一意見宣言》:「稱大總統如故,可證其~已。」
事實上,欲蓋彌彰的上半身比裸露下半身更加色情。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張銘清指出,台灣當局領導人新近就兩岸關系提出的所謂「新無不」政策,不足以表現誠意和善意,實際上是欲蓋彌彰。
【辨析】「欲蓋彌彰」常誤寫為「欲蓋迷彰」,應注意。

Ⅳ 有一句成語叫欲蓋彌彰是什麼意思

欲蓋彌彰
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典故
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今山東滕州東南)隨之而並入魯國的版圖。(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曲阜是當時的首都;邾國是與魯國接壤的一個小國,故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歷史:「冬,黑肱以濫來奔。」 《春秋》的文筆,過去一般文人都認為它是最簡練的,敘事和評論、貶責和褒揚,措詞用句,都很嚴謹而恰合分寸。《左傳》闡述《春秋》說:黑肱並非高貴人物,按《春秋》的編寫原則,本可不必記載,更不必寫出名字。但是因為國土有變動,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記上一筆了。(「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左傳》還發表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個美名而無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惡名要想掩蓋也掩蓋不了),懲不義也。」
清代學者顧炎武對於上述《左傳》的議論加以補充道:「或欲蓋而名彰,如趙盾偽出奔,崔杼殺太史,將以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焉。」(參看「董狐之筆」。崔杼,齊國大夫,他謀殺了齊庄公,卻叫負責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庄公之死寫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處死了。但是繼任的史官仍然只記「崔杼弒君」的事實。崔杼一連殺了三個史官,他的弒君之罪不但隱瞞不了,反而愈鬧愈大,罪行愈顯著了)顧炎武舉了趙盾和崔杼殺害了國君而不承認的人為例,說是「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和上述「欲蓋而名彰」意思一樣。
《申鑒·時事》也有與此類似說法:「或欲顯而不得,或欲隱而名彰」。
「欲蓋而名彰」後來一般都作「欲蓋彌彰」。彌,更加;彰,顯著。企圖掩蓋事實真相,結果反而更加暴露得清楚。

Ⅵ 每個人都有一段悲傷,想隱藏,卻欲蓋彌彰。下句是

是下面歌詞里的句子
張信哲--白月光
編輯:haoxuan
白月光
心裡某個地方
那麼亮
卻那麼冰涼
每個人
都有專一段悲傷
想隱屬藏
卻欲蓋彌彰
白月光
照天涯的兩端
在心上
卻不在身旁
擦不幹
你當時的淚光
路太長
追不回原諒
你是我
不能言說的傷
想遺忘
又忍不住回想
像流亡
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綁
無法釋放
白月光
照天涯的兩端
越圓滿
越覺得孤單
擦不幹
回憶里的淚光
路太長
怎麼補償
你是我
不能言說的傷
想遺忘
又忍不住回想
像流亡
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綁
無法釋放
白月光
心裡某個地方
那麼亮
卻那麼冰涼
每個人
都有一段悲傷
想隱藏
卻在生長

Ⅶ 欲蓋彌彰下一句是什麼

欲蓋彌彰的下一句是:懲不義也。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

原文: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雖賤,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是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譯文:君子說:「名聲的不能不慎重就像這樣:有時有了名聲,反而不如沒有名聲。帶了土地背叛,即使這個人地位低賤,也一定要記載地名,以此來記載這個人,結果成為不義,不能磨滅。

因此君子行動就想到禮,辦事就想到義,不做圖利而失去禮的事,不做不符合義而感到內疚的事,有人求名而得不到,有人想要掩蓋反而明白地記下了名字,這是懲罰不義的人。

(7)欲蓋彌彰上一句擴展閱讀:

欲蓋彌彰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崔杼掌握著齊國的軍政大權。後來他去弔唁齊國棠邑大夫棠公,迷戀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便不顧眾人勸阻,娶其為妻。齊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後,便借口有病不上朝。庄公乘探視崔杼之機私會棠姜。

崔杼便設計將他殺了,並立景公為齊國國君,自己當上了丞相。齊國負責撰寫國史的人比較正直。他不顧崔杼多次暗示,以一個歷史家的角度,據實記述,寫道:「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這可是十惡不赦之罪,會被天下人所恥笑。

崔杼一看,當然惱怒萬分,心想你不筆下留情,我也不給你活路。於是,就殺了那個史官。可他不知道欲蓋彌彰的意思,繼任的史官同樣如此,秉筆直書。崔杼又想,既然殺一個不能堵住你們的嘴,又何妨再殺一個,就不信你們不怕。他把這個史官也殺了。

可是第三任史官仍堅持原則,崔杼也知道殺人解決不了問題,只好就此作罷。所以後代閱讀歷史的人看到這一節時就用這句成語來形容崔杼想使自己的醜事得以掩蓋,但實際結果卻適得其反的愚蠢做法。

Ⅷ 欲蓋彌彰下一句

懲不義也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Ⅸ 欲蓋彌彰是什麼意思 欲蓋彌彰的典故和造句

欲蓋彌彰 發音:yù gài mí zhāng;指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典 故

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今山東滕州東南)隨之而並入魯國的版圖。(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曲阜是當時的首都;邾國是與魯國接壤的一個小國,故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歷史:「冬,黑肱以濫來奔。」 《春秋》的文筆,過去一般文人都認為它是最簡練的,敘事和評論、貶責和褒揚,措詞用句,都很嚴謹而恰合分寸。《左傳》闡述《春秋》說:黑肱並非高貴人物,按《春秋》的編寫原則,本可不必記載,更不必寫出名字。但是因為國土有變動,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記上一筆了。(「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左傳》還發表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個美名而無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惡名要想掩蓋也掩蓋不了),懲不義也。」

清代學者顧炎武對於上述《左傳》的議論加以補充道:「或欲蓋而名彰,如趙盾偽出奔,崔杼殺太史,將以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焉。」(參看「董狐之筆」。崔杼,齊國大夫,他謀殺了齊庄公,卻叫負責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庄公之死寫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處死了。但是繼任的史官仍然只記「崔杼弒君」的事實。崔杼一連殺了三個史官,他的弒君之罪不但隱瞞不了,反而愈鬧愈大,罪行愈顯著了)顧炎武舉了趙盾和崔杼殺害了國君而不承認的人為例,說是「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和上述「欲蓋而名彰」意思一樣。

《申鑒·時事》也有與此類似說法:「或欲顯而不得,或欲隱而名彰」。

「欲蓋而名彰」後來一般都作「欲蓋彌彰」。彌,更加;彰,顯著。企圖掩蓋事實真相,結果反而更加暴露得清楚。

示 例

  • 孫中山《宣布粵變顛末表示統一意見宣言》:「稱大總統如故,可證其~已。」

  •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張銘清指出,台灣當局領導人新近就兩岸關系提出的所謂「新無不」政策,不足以表現誠意和善意,實際上是欲蓋彌彰。

熱點內容
名字打一成語 發布:2024-09-17 11:55:53 瀏覽:361
眼鼻成語 發布:2024-09-17 11:55:50 瀏覽:289
成語心患 發布:2024-09-17 11:42:24 瀏覽:411
虛榮心的故事 發布:2024-09-17 11:03:07 瀏覽:207
合在一起的成語 發布:2024-09-17 10:58:09 瀏覽:664
追女孩的故事 發布:2024-09-17 10:51:38 瀏覽:750
一串惡的成語 發布:2024-09-17 10:51:35 瀏覽:374
有關橋的故事或傳說 發布:2024-09-17 10:50:56 瀏覽:623
太陽山故事 發布:2024-09-17 10:46:28 瀏覽:41
兒童睡前動畫故事 發布:2024-09-17 10:32:51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