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燾的歷史典故

燾的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30 12:12:51

❶ 京口北固亭懷古五個典故故事

元嘉草草.......倉惶北顧
文帝統治二十餘年,府庫充盈,器杖精良,國家日久無事,也正應了那句"無事生非"之語,恰巧又有彭城太守王玄謨迎合文帝經略中原之意,不時慷慨進言,勾起劉義隆一腔熱血。他對侍臣講,"觀玄謨所陳,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追慕漢朝霍去病伐匈奴,在狼居胥封山告天,以臨瀚海的雄圖偉業。正如王夫之所言:"坐談而動遠略之雄心,不敗何待焉?"南朝自東晉謝玄以北府兵擊破苻堅,威振淮北;劉裕平廣固,入長安,盡有河南之地,破姚興,敗拓撥嗣,也是倚仗北府兵。接下來劉裕南返改朝換代,深覺自己的幾個兒子沒有蓋世英才,聽任王鎮惡沈田子等人內哄關中。文帝即位後,深懼權臣,連一個檀道濟也容不得,大將凋零,原先北府兵老的老,少的少,青黃不接,已經沒有戰鬥力。
攻略黃河以南之地後,宋軍只想守住這些地方。而河南恰恰是四戰之地,攻易守難。沿千里黃河屯戍置守,戰線過長,每處即可輕松被擊破。黃河雖是天險,冬天結冰後就成平地,無船即可沖殺過來。真正想攻敗北朝,是要有一鼓作氣進攻河北的雄心。元嘉八年第一次北伐時,北魏謀臣崔浩根據宋兵分布早已判定宋軍不過是固河自守,沒有北渡的想法。宋朝只有青州剌史劉興祖有遠見,他上表進言,說應該進兵河北,堵塞太行山各個隘口,將北魏遏於山西之內,河北平定,河南自然歸宋所有。可惜的是,劉義隆比起劉裕要差得多,沒有採納這一良策,難怪拓撥燾不無輕蔑地講:"龜鱉小豎,何能為也!"這位北魏太武帝拓撥燾是一代雄王,他擊滅赫連勃勃的大夏國,平滅北燕,又親自率軍八擊柔然,使得柔然極大削弱,西遷至歐洲,竄逃的敗軍後來成為威震歐洲的阿爾瓦人。
北伐未成,北魏大舉反擊。秋高馬肥之際,北魏鐵騎不僅盡奪河南,還大舉南進,直抵長江北岸。十二月,魏王親自到達建康對面的爪步山上,軍鼓之聲震天蓋地,宋軍各線潰退,建康城內居民都"荷擔而立",值錢的東西都放在挑筐里,隨時准備逃亡。
幸虧性命交關之際,南朝有薛安都、魯方平、張暢、臧質,沈璞等血性男兒,戰至流血凝肘而不退,保全了彭城、盱眙等重鎮,堅壁清野,拖延到雨季,終於在付出巨大代價後,迫使魏兵北返。史載:"魏人凡破南兗、徐、兗、豫、壽、冀六州,殺傷不可勝計,丁壯者即加斬截,嬰兒貫於槊上,盤舞以為戲。所過郡縣,赤地無余,春燕歸,巢於林木。......自是邑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封狼居胥
原指 漢 大將 霍去病 登 狼居山 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漢書·霍去病傳》:「票騎將軍 去病 率師躬將所獲 葷允 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於 章渠 ,以誅 北車耆 ,轉系左大將 雙 ,獲旗鼓,歷度 難侯 ,濟 弓盧 ,獲 屯頭王 、 韓王 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臨 翰海 。」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廣地也。」後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

生子當如孫仲謀
是曹操在一次和孫權交戰後發出的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三國演義里的。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三國演義》里曹操,指師南下,兵臨濡須,遙望東吳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軍器鮮明」,不禁對年輕英俊、治軍有方的孫權發出的贊嘆。這首詞中「年少萬兜鍪,坐短江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詞人懷著崇敬的心情,對三國吳主孫權的贊揚。而孫權也堪當此譽。

佛狸祠
「佛狸」是北魏魏文帝拓跋燾的小名,「佛狸祠」也就是他死後供奉他的廟宇的名字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典故含義。

寄奴
滅掉後秦的劉裕的小名,米啥特別的典故。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具體的故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❷ 十六國歷史典故

十六國具體指哪些朝代?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成漢、胡夏為十六),於是後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很多人對中國歷史上的「十六國」搞不清楚,不知道「十六國」到底指的是哪一段歷史。或者就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十六國時期」。最近我翻閱《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整理了一下關於十六國的資料。現帖出以享讀者。
自西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劉淵稱王建漢起,到南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中國北部為止,共一百三十六年,這一段時期史稱「十六國時期」。十六國這要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上層分子所建,所以又稱為「五胡十六國」。「十六國」之稱乃是因為北魏崔鴻等所撰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除了十六國外,另有冉魏、西燕、代等政權存在。自公元439年起,中國進入南朝政權和北朝政權對峙的南北朝時期,十六國時期結束。
具體說,十六國指以下這些朝代:
一、前趙,304年劉淵建國,329年滅亡。歷二十六年,傳四主,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後遷長安,統治區有今陝西渭水流域及山西、河南、甘肅各一部分。

二、成漢,304年李雄建國,347年被東晉桓溫所滅。歷四十四年,定都成都。
三、前涼,314年張寔[shí]建國,316年被前秦所滅。歷六十三年,傳七主。定都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統治區域有今甘肅西部、新疆東部、寧夏西部。
四、後趙,319年石勒建國,351年滅亡。歷三十三年,傳五主。定都襄國。統治地區主要有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和江蘇、安徽、甘肅、遼寧一部。
五、前燕,337年慕容氏建國,370年被前秦滅亡。歷三十四年,傳三主。定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後遷都薊(今河北薊縣),後又遷都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統治區域有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之大部。
六、前秦,350年符洪建國,394年被後秦所滅。歷四十四年,傳六主。都長安。統治地區有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河南、四川、貴州、江蘇、安徽、湖北、遼寧之大部。
七、後秦,384年姚萇建國,417年滅亡。歷三十四年,傳三主。都長安,是羌族建立的政權。統治地區有今陝西、甘肅、寧夏及山西一部分。
八、後燕,384年慕容垂建國,407年被北燕所滅。歷二十四年,傳四主。定都中山(今河北定縣),統治區有河北、山東、山西諸省及河南、遼寧一部。
九、西秦,385年乞伏國仁建國,431年滅亡。歷四十七年,傳四主,都勇士川(今甘肅榆中東北),後遷都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又遷都苑川(今甘肅榆中西北),鮮卑人建立的政權。統治地區主要是今甘肅西南部。
十、後涼,386年呂光建國。403年被滅亡。歷十八年,傳三主。都姑臧(今甘肅武威),統治地區有甘肅西部,寧夏西部,新疆東部。
十一、南涼397年禿發烏孤建國,414年滅亡。歷十八年,傳三主。都廉川堡(今青海樂都東),後遷都樂都(今青海樂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市),統治地區有今甘肅西部和青海省一部分。
十二、南燕,398年慕容德建國,410年滅亡。歷十三年,傳二主。定都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統治地區東至海,南濱泗水,西至巨野,北臨黃河。
十三、前涼,400年李暠建國,421年滅亡。歷二十二年,傳二主,都敦煌(今甘肅敦煌),漢人政權。統治今甘肅西部。
十四、夏,407年建國,431年被吐谷渾所滅。歷二十五年。傳三主。都萬統(今陝西橫山西北),後前安定(今甘肅鎮原東南)、平原(今甘肅平涼西北)。統治陝西省和內蒙一部分。
十五、北燕,407年高雲建國。436年被北魏所滅。歷十年,傳三主。都龍城(今遼寧朝陽)。統治今遼寧西南部和河北西北部。
十六、北涼,401年沮渠蒙遜建國,439年被北魏滅亡。歷四十三年,傳三主。統治區在今甘肅西部。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❸ 南北朝有那些名人典故

1,雄才大略的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親率大軍進攻大夏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拓跋燾不顧大臣長孫嵩等人的一再阻撓,毅然採納漢人大臣崔浩的意見,親率大軍進攻大夏,後因大夏都城統萬城堅難下,擄其人口、牲畜而還。次年,拓跋燾再率大軍攻夏。鑒於統萬城堅難攻,拓跋燾採用調虎離山之計,親率輕騎誘敵,然後經過激戰大破夏軍,攻克統萬,基本平定大夏。神麔二年(公元429年),拓跋燾再次力排眾議,採用崔浩提出的以輕騎奔襲柔然的戰略方案,率大軍進攻柔然。當年五月,拓跋燾軍至漠南,舍棄輜重,親率騎兵渡大漠突襲柔然。柔然為游牧民族,本以行動快速飄忽著稱,但因魏軍的突然襲擊,竟然未及抵抗和轉移,被魏軍消滅殆盡,僅其可汗率族黨逃掉。拔跋燾經此次戰役,基本解除了柔然的威脅。
2,劉裕擺卻月陣
晉安帝復位後,劉裕掌握了東晉大權。劉裕本來是個出身貧苦的小軍官,在士族中沒有什麼地位。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決定發動北伐。
公元409年,劉裕從建康出發,先出兵包圍了南燕(十六國之一)的國都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南燕的國主慕容超著急了,向後秦討救兵。
當時,後秦在北方是個比較大的國家。後秦國主姚興派使者到晉軍大營去見劉裕,說:「燕國和我們秦國是友好鄰國。我們已派出十萬大軍駐扎在洛陽。你們一定要逼燕國,我們不會坐視不救。」
劉裕聽了使者這番威脅的話,冷笑一聲說:「你回去告訴姚興。我本來打算滅掉燕國之後,休整三年再來消滅你們。現在既然你們願意送上門來,那就來吧!」
使者走了以後,有人對劉裕說:「您這樣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興。如果秦兵真的來攻,我們怎麼對付?」
劉裕泰然說:「你就不懂得這個理兒。俗話說:『兵貴神速』,他們如果真的要出兵,就會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來通知呢?這完全是姚興虛張聲勢,嚇唬我們。我看自己也顧不過來,哪有什麼能力救人呢。」
不出劉裕所料,那時候後秦正跟另一個小國夏國互相攻打,還打了敗仗,更談不上出兵救南燕。沒有多久,劉裕就把南燕消滅了。
過了幾年,劉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據力量,再一次北伐,進攻後秦。他派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帶領步兵,從淮河一帶出兵向洛陽方向進攻,自己親自率領水軍沿著黃河進軍。
那時候,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開始強大起來,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黃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結了十萬大軍,威脅晉軍。劉裕的水軍沿著黃河前進,有時風猛水急,晉軍的船隻被水沖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擊。
劉裕派水軍上北岸去打魏軍,魏兵就逃,等晉軍回到船上,他們又在北岸騷擾,弄得晉軍來回奔跑,沒法順利進兵。
劉裕派了一個將軍帶了七百兵士、一百輛兵車登上北岸,沿岸擺開一個半圓形的陣勢,兩翼緊緊靠著河岸,中間鼓出,當中的一輛兵車上豎了一根白羽毛。因為這種布陣形狀像個月鉤,所以名叫「卻月陣」。
魏兵遠遠觀察著晉軍的布陣,不懂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敢動。
一會兒,只見晉軍中間車上有人舉起白羽毛,兩側就湧出了二千名兵士,帶著一百張大弓,奔向兵車。
魏兵看看這個陣勢,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就集中三萬騎兵向河岸猛攻晉陣。晉陣上一百輛兵車上的弓箭齊發,仍舊擋不住魏兵。
沒料到晉軍在卻月陣後面,另外布置好一千多支長矛,裝在大弓上。這種長矛約有三四尺長,矛頭特別鋒利。魏兵正向晉軍猛攻的時候,晉軍兵士們就用大鐵錘敲動大弓,那長矛往魏軍飛去,每支長矛就能射殺魏兵三四個,三萬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幾千。其他魏兵不知道晉軍陣後還有多少這種武器,嚇得抱頭亂竄,全線崩潰。晉軍又乘勝追擊,殺死了大批魏兵。
劉裕打退魏軍,打通了沿黃河西進的道路,順利西進。那時候,王鎮惡和檀道濟帶領的步兵,已經攻下洛陽,在潼關和劉裕水軍會師。接著劉裕派王鎮惡攻下長安,滅了後秦。
劉裕滅了後秦,把他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和王鎮惡留在長安,自己帶兵回南方。
過了幾年,晉安帝死去,劉裕認為時機成熟,就派人勸說剛剛即位的晉恭帝讓位。公元420年,劉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宋。這就是宋武帝。東晉王朝在南方統治了一百零四年,到這時候滅亡了。
3,檀道濟唱籌量沙
宋武帝劉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後,過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是姓,燾音dào)滅了十六國中最後一個小國北涼,統一了北方。從東晉滅亡後的一百七十年的時間里,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南朝先後換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的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北周代替。歷史上把這段時期合起來稱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兩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兒子宋文帝即位以後,北魏大舉渡過黃河,進攻宋朝,在黃河以南佔領了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濟率領大軍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進攻濟南,檀道濟親自率領將士到濟水邊,在二十多天里,

❹ 「佛狸祠下」典故的由來

佛(bì)狸祠:拓跋燾小名佛狸。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里,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並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4)燾的歷史典故擴展閱讀

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太宗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後杜氏。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