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的典故
A. 求問這首詩中所有典故,能有出處最好。
魏源是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這首詩也是借鑒了很多自古以來的典故,很長知識!
請參考:
牙嘆鍾弦絕
出自: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後世用來形容知音!
庄嗟郢質亡
出自:
《莊子·徐無鬼》:「郢地有匠石者,能用斧頭削除人鼻端的白粉而不傷其鼻。 宋元君 聽說後,召 匠石 試之。 匠石
說:「臣則嘗能斵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以言之矣。」後因以「郢質」喻指契合無間的知音。
尚余書種在,未覺老天盲
出自:
書種指世代相承的讀書人,語出宋 楊萬里 《送李待制季允擢第皈蜀》詩:「高文大冊傳書種,怨句愁吟惱化工。」
蓬轉三年別,裘勝數尺長
出自:
蓬轉喻人流離轉徙,四處飄零。 語出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有 樂天先生 者,避地蓬轉。」
真成螟祝子,絕勝虎賁郎
出自:
《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螟蛉是一種綠色小蟲,蜾蠃是一種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窩里,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後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誤認為蜾蠃不產子,喂養螟蛉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義子。
貫虱輪非的,亡羊谷異臧
出自:
貫虱指善射。典出《列子·湯問》:「 紀昌 者,又學射於 飛衛 …… 昌
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 燕 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上面這句意思是,善射是假象,因為沒有目標亂蒙的!
臧穀亡羊出自《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常用來指單靠主觀熱情,而不顧事物的固有特性,結果好心辦壞事。
雲雷資蠖屈,華實固冬藏
雲雷在這里指的是經緯治理國家的人!
出處: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三:「廊廟佇徵於舊德,雲雷始洽於新恩。」 金 元好問 《射虎》詩:「得意雲雷卷勍敵,回頭藜藿但空山。」
蠖屈指不得志!
【出處】《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音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晉王弼注雲:精義,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 唐孔穎達正義曰: 尺蠖之屈以求信者
覆明上往來相感,屈信相須。尺蠖之蟲,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後之信也,言信必須屈,屈以求信,是相須也。龍蛇之蟄以存身者,言靜以求動也。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言動必因靜也,靜而得動,亦動靜相須也。精義入神以致用者,亦言先靜而後動,此言人事之用,言聖人用精粹微妙之義,入於神化,寂然不動,乃能致其所用。精義入神,是先靜也,以致用,是後動也,是動因靜而來也。
北邸風塵別,南轅雨雪雱
南轅:車轅向南。謂車向南行。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轅反旆。」 杜預 註:「回車向南。」《後漢書·袁紹傳》:「奉詔之日,引師南轅。」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若馮南轅吏,書札到天垠。」 仇兆鰲 註:「 夔 在 長安 之南,故北來者為南轅。」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 欽州 有 天涯亭 , 廉州 有 海角亭 ,二郡蓋南轅窮途也。」
行行慎金玉,何以慰萱堂
萱堂指母親!
《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陸德明 釋文:「諼,本又作萱。」謂北堂樹萱,可以令人忘憂。古制,北堂為主婦之居室。後因以「萱堂」指母親的居室,並藉以指母親。
B. 歸去來兮辭典故解釋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2)培的典故擴展閱讀
《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託了他的生活理想。語言樸素,辭意暢達,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有很強的感染力。結構安排嚴謹周密,散體序文重在敘述,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職,成「雙美」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