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的諺語
『壹』 關於山東青島的俗語(快!!!馬上要用)
在青島市區以及周邊等地,民間流傳著很多歌謠、家諺、歇後語等各種俗語,膾炙人口,豐富了青島語言,是青島地區一筆文化財富。
早年的青島周邊農村地區曾經流傳過這樣的民謠:
了兒,了兒,你別愁,進了青島住洋樓。
汽爐子,燒豬肉,鍋里蒸著白饅頭。
此民謠指舊時鄉下窮苦,別說住洋樓,能吃上頓白面饅頭也是一種奢望。
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觀天象,察地物,農民們總結出一些青島地區的氣象農諺,既反映了青島地區的氣象規律,又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反映時令氣候的氣象農諺: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重陽無雨一冬晴,立春落雨至清明」,「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襖扔」,「立夏立不住,刮到麥子熟」,「早晨霧露,中午曬破葫蘆」。
反映風雨變化的氣象農諺:
「東虹霧露西虹雨,南虹發河水,北虹淹蘿卜」,「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雷公先歌,雨下不多」,「西北黃橙橙,必定刮大風」,「嶗山戴帽,大雨來到」,「南風不受北風的氣」,「北風姓宿,黑天就住,南風姓馬,越黑越刮」。
反映氣象與生活、農事關系的農諺更是生動朴實,如:
「豆豆豆,四、五、六」,「穀雨前後,種瓜種豆」,「頭伏蘿卜末伏白菜」,「春分春分,小麥起身」,「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旱瓜澇棗」,「豆子開花,墒溝摸蝦」,「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青島地區還流傳著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歇後語,下面這些歇後語,城陽一帶不少老人都常掛在嘴邊:
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個月;
屬大白菜的———心在里邊;
蒸的餅子———不用搶(城陽人稱把餅子從鐵鍋上取下來為「搶」);
海西村打蝦子———越小的越精(指用網捕蝦,小蝦一個個從網眼裡逃掉了,被稱為精明);
姓陳的跟著個賣棗的———趁早(陳棗);
蒼蠅跟著個賣鹽的———操些閑(咸)心。
青島的方言鄉語,像萬花筒一般絢麗多彩。它是齊魯大地的語言藝術,也是中華方言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