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麵粉典故

麵粉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21 12:48:06

① 面的其他面類的典故由來

面 -面類的典故由來
(一)陽春面
陽春面又稱光面,即清湯面,「陽春」一詞的由來,據<辭海>釋:「農(陰)歷十月為小陽春,市井隱語逐以陽春代表十。」而以前一碗普通面的售價是十文錢,故稱十文錢一碗面為陽面。陽春面只有湯頭沒有澆頭(配料),可用任何面條,如龍須面、細面、小寬面、中寬面,都稱陽春面。
(二)揪片
揪片又稱「掘片、押片」,是山西麵食中的常品,從上往下揪入鍋中,故又稱「掐疙瘩」。據專家考證,漢代的湯餅就是水煮的揪面片;元<飲膳正要>中則載有一種「雞頭粉掘面」,是一種似銅錢大小的面片。煮熱後的揪片需配上各種不同的澆頭與配料食用。
(三)貓耳朵
貓耳朵在太原地區俗稱「圪飥兒」或「圪飥」,並不叫貓耳朵,是一種基本的家常麵食,北魏時已有記載,但究竟源於何時,已不可考。由古書中得知,古人做「湯餅」都是托在桌上製作,但後來因技術的改進,用盆即可和面與揉面,已不再需要托在桌上製作,故又稱為「不託」,不託是由餺侂演變而來的,而餺飥的製作方法與現今山西製作貓耳朵的手法略似,而山西的方言圪飥的音相近,根據推測,貓耳朵可能就是圪侂或餺飥。因為所製作的產品小巧,而外形又很像貓耳朵的樣子,故稱之為貓耳朵。
(四)刀削麵
刀削麵又稱「削麵」,在<素食說略>中載有「削麵:面和硬,須多揉,越揉越佳,做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
刀削麵為我國五大名麵食之一,其主因乃是削麵的刀技與手法誘人,面的筋道與咬感又足,吃後回味無窮。製作刀削麵特別講究削與飛,就是削麵要快,削下的面條如小魚兒翻滾入鍋,且面條的大小一致,外筋而內柔,光滑而有咬感。
刀削麵源於山西太原地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元朝時期,為防漢人造反,而將百姓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一刀輪流使用,有一老者前往鄰居處取刀准備回家切面,結果刀己被人取走,這位老者只好回家,剛出大門,被一塊東西碰到腳,低頭一看,是塊薄的小鐵片,於是撿起來放入口袋內,回到家後,因面鍋水已沸,又沒刀可切,忽然間他想到有塊鐵片,就將鐵片拿給老太太,老太太一看,發牢騷的說:「這么薄小的鐵片如何切面?」老者生氣的說:「切不動就用砍的!」這砍字一出,提醒了老太太,只好將面於在左手上,右手拿小鐵片,站在煮沸水的鍋邊,將面砍入沸水中,煮熟後撈出,澆上鹵汁就可吃了。這種砍面方法流傳於晉中地區,直到明明朝後再歷經多次的改良,而成為現在著名的麵食。
刀削麵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將面削入沸水內。這種削麵技巧講究的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手眼一線,一棱接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棱條」,因此在山西有個打油詩「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稍。」可見刀削麵除了飽口福外,還飽了眼福。刀削麵的面團要硬,揉面要足,反覆搓揉至面團光滑,再搓成條形狀,以利用手托拿。而削麵的刀具有兩種,一種為削麵片條用的稍彎刀片,一種為削棱條面的彎角平刀。同時煮麵也有竅訣,山西的俗語說「頭鍋餃子二鍋面」,頭鍋煮麵是清湯掛面,二鍋煮的面較美味,煮的時候要大火,以保持面條之柔韌與滑溜的口感。
刀削麵除了面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鍋後的澆料(包括了打鹵類、炸醬類、煎炒類、涼拌類和氽湯類)、鹵汁和配菜的組合會隨著季節而變化,視時而食,非常的講究,例如在秋冬時節時興配上清蒸羊肉、蕃茄雞蛋鹵或炸醬。
(五)拉麵
於各地。清<素食說略>中亦載有當時流行於陝西、山西的「搷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搷條面』」。拉麵可拉成扁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燈草皮、帶子條、柳葉條、韭菜扁、細韭菜扁、一窩絲)、圓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粗白條、綠豆莢條、粗勻條、細勻條、細圓條、一窩絲、龍須絲)、三棱形或中空形,其型式與山東的福山拉麵相差無幾。
(六)擔擔面
擔擔面是面條煮熟後加上肉臊而成的一種麵食,相傳擔擔面是由四川自貢市一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創於1841年。他挑擔賣面,擔子的一端是用一口銅鍋隔二格,一格煮麵,另一格於燉雞、蹄膀或配料,另一頭則是火爐,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與台南擔仔面的竹擔子有異曲同工之處。
(七)伊府麵(速食麵)
伊府麵又稱「依附面」或「御府面」,它起源何時何地?廣東、福建、蘇州、宮廷各種傳說均有,各說各話,真的難以定論。但由史料的記載,比較具體的說法是由乾隆年間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所創制,因而取名為伊府麵。
伊府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各地均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但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它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因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已傳至世界各地。還有人撰文稱贊伊府麵是世界最早的速食麵,是泡麵、方便麵、速煮麵的「老祖宗」,是旅日華僑由「伊府麵」的製法得到啟發創造出今天的速食麵。伊府麵是以雞蛋面條先煮熟再油炸,可貯存起來,飢餓時下水一煮即可吃,確實有它方便的特點。
其實伊府麵的做法早載於明代的<宋氏養生部>,當時稱「索麵」:「用面調鹽水為小劑,卧之以油,纏之於架而漸移,架孔垂長細縷。先用水煮去鹽,復以前制齏湯調瀹之,暴燥,漸用。」簡單的說,就是用麵粉加鹽水調揉均勻,再揪成小塊抹油,將面團放在有孔的壓面機(河撈機,有點像米苔目機),使面漏下而成長條,經水煮除鹹味與調味,最後將面條取出曬干收存慢慢取用。仔細分析一下,這正是「速食麵」的特點。由此可見,中國的速食麵至少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八)撥魚面
撥魚面又稱剔尖,是流行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水煮麵,是將軟面團用撥的方式來製作,因面的形狀像「魚」一樣頭尖肚圓,故稱撥魚,又因兩頭尖尖,亦稱剔尖。
撥魚面的歷史悠久,於元朝中載有:山葯撥魚(白面、豆粉、熟山葯攪勻用匙撥入滾湯)。還記有「玲瓏撥魚」的詞句。
撥魚在民間多用高粱粉、蕎麵粉、小豆粉、綠豆粉、玉米面等混合製作,目前大都用麵粉為原料。
(九)刀撥面
刀撥面是用平口的刀刃將面條切撥而成。是由刀切面演變而來。刀撥面的刀是特製的,兩端都有柄,刀刃平宜不能鼓肚,每把重達二公斤左右。先將面片壓成適當的厚度之後,再用這種刀切撥,撥出的面條十分整齊,粗細一致。山西麵食表演時,曾有麵食館的胡乃花師傅創下每分鍾撥出105刀共630條的記錄,條條不沾連,速度之快,讓圍觀者眼花繚亂。面條確是山西一絕。
(十一)搓魚兒
搓魚兒是用手搓成似魚的麵食而命名之,乃山西民間的常麵食,除了農村之外,城鄉的麵食館和小吃攤亦有出售。
有關搓魚兒的製作記載不多,只有在<山西麵食>一書中記載了八個種類,即搓條面、滾子面、煮魚魚、面搓魚、干炒麵、南瓜燜魚、燒羊肉燜魚、土豆燜面魚,而使搓魚兒在山西麵食中佔有一席之地。
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有麵粉、蕎麥、麥、高粱、玉米及雜糧等多種,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其熟制和吃法則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方法,是很受喜愛的種麵食。
(十二)刀切面
刀切面又稱切面,刀切面的料相當廣泛,除常用的麵粉外,尚可加入豆粉、蕎麥、麥、高梁以及粗細雜糧(如小米、玉米)等。除了原料多樣化外,種類也很多,如普通切面、大刀鍘面等等,其外形則有大寬條、二寬條、柳葉條等。
(十三)鹵面
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濃郁。
鹵面的湯料,要精選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黃花菜,佐料扁魚、沙蟲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特選好的香菇、豬肉等料倒入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冰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
(十四)臊子面
臊子面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分為肉臊子和素臊子兩種,其中又以肉臊子為主。品種多達數十種,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

② 河南燴面真的只有60年歷史有什麼傳說故事歷史典故

燴面,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菜、專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屬食,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有羊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多種類型。
河南燴面是從西安泡饃中演變過來的,西安的泡饃是清朝年間傳到河南的,因為河南人不喜歡吃饃而喜歡吃面,就把它演變成了燴面。現在燴面中所喝到的湯都能依稀聞到西安泡饃的味道,湯用羊肉、羊骨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其中下入七八味中葯,煮出來的湯濃。燴面用的面叫做扯麵,其特點就是滑爽、勁道。
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面,牛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等。燴面的精華全在於湯,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③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

話說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蜀國以後,南方的少數民族孟獲不服蜀國的管理,因此發動了暴亂。諸葛亮清醒的看出來南方不平就不能安心北伐,於是親率大軍南征。在打敗孟獲准備渡瀘水的時候,突然水勢湍急,不能過河。孟獲說需要用人頭來祭奠江中的冤魂才能平安過江。

諸葛亮自然不會拿人頭去祭奠,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又不能過河。於是聰明的他就決定用麵粉捏成人頭形狀來祭奠江水中的冤魂,最後終於平安過河。從此美食——饅首,就這樣誕生了。後來也被人們稱之為饅頭。

(3)麵粉典故擴展閱讀:

饅頭的發展史

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

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飣餖。」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餖飣」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

宋時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

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

熱點內容
看圖猜成語生 發布:2024-11-01 18:01:27 瀏覽:833
警察故事3國語 發布:2024-11-01 17:58:52 瀏覽:746
故事西瓜長刺了 發布:2024-11-01 17:54:10 瀏覽:301
韻的四字成語 發布:2024-11-01 17:16:10 瀏覽:165
英的故事 發布:2024-11-01 17:15:38 瀏覽:762
怒打一成語 發布:2024-11-01 17:14:39 瀏覽:914
我出生的故事 發布:2024-11-01 17:04:23 瀏覽:178
失落的成語 發布:2024-11-01 17:03:42 瀏覽:109
瓦猜成語 發布:2024-11-01 16:48:39 瀏覽:800
太陽花故事 發布:2024-11-01 15:59:51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