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炳燭典故

炳燭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19 20:07:50

⑴ 秉燭夜遊的故事是什麼

秉燭夜來游的解釋如下:自

拼音:bǐngzhúyèyóu

秉:拿著;握住,舊時比喻及時行樂。秉燭夜遊,謂執燭照亮,夜間遊玩,形容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又作「炳燭夜遊」。

【近義詞】:及時行樂

【反義詞】:居安思危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及時行樂,也形容珍惜光陰。

(1)炳燭典故擴展閱讀:

成語出處:

出自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之句。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之句,後人遂以「秉燭夜遊」喻及時行樂。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一「思」字。以後又引申出秉燭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均襲此意。

⑵ 文言典故

得隴望蜀:東漢初,隗囂和公孫述分別割據隴,蜀兩地,光武帝劉秀令岑彭先打隴地,平後,即舉兵南擊蜀,「所謂既平隴,復望蜀」。後比喻貪心不足。

辭甲第:漢大將軍霍去病屢建奇功,漢武帝要為他修建府第,他辭謝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後以「辭甲第」為一心為國不顧個人利益的典故。

簞瓢陋巷:孔子的學生顏回,住在陋巷裡,「一簞食」,「一瓢飲」用竹筐盛飯吃,用瓢舀水喝?生活窮苦。他卻心甘情願,感到心中舒暢。後喻安貧樂道。

負荊請罪:廉頗恥居上卿藺相如之下,揚言當面羞辱相如。相如為了國家利益,不計私仇,對廉頗一再忍讓,終使廉頗深受感動,袒露上身,背上荊條,上門謝罪,並與相如結為「刎頸之交」。後以此表示向人認錯道歉。

孤竹夷齊:商的屬國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在父親死後不願繼承國君之位出走。後武王滅商建周朝,兩人隱山採薇而食皆餓死。後為志行高潔的典範

攫金:齊國有個人,在市上出售的金器拿走,被捉。吏人問,金子有人看著,你怎敢公開攫取呢?他說他取金時,不見人,只見金。後喻因利慾熏心而不顧一切

屈子沉湘:楚國的屈原,正直忠貞,憂國愛民。曾遭誣陷被放逐;又受到讒言毀謗,再度被貶謫到江南。因理想無法實現,國亡無力挽救,憤而投羅江而死。後表忠良因憂國憂民而激憤獻身之典型。

蘇武節:漢武帝派中郎將蘇武執節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流放北海牧羊,並斷食。蘇武嚙雪、吞氈、掘野鼠吃以活命。後以「蘇武節」為稱美忠貞節操之典。

網開三面:相傳商湯在野外見捕鳥的人四面張網,他嘆惜這樣做會把鳥捕盡,於是下令把網拉開三面,只留一面。後以「網開三面」喻指寬刑和施行仁政。

尾生抱柱:傳說古時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相會,女子未來,洪水暴漲,尾生抱著橋柱,直至被水淹死。亦作「尾生橋下」。後稱譽堅守信約的人。。

宮中斬美人:孫武,精於兵法。吳王讓他先操練宮女試試看。孫子以吳王寵姬為隊長,選180人反復講清陣法。擊鼓向右,宮女大笑;孫子說這是為將之過,又三令五申的交代,再擊鼓向左,宮女又大笑。孫子立斬二隊長,以正軍法。後表示軍法嚴峻。

畫餅充飢:魏明帝請盧毓為他物色中書郎,並說,不要徒有虛名的人,名聲就像在地上畫的餅子,是不能當飯吃的。後以「畫餅充飢」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

黃金台:戰國時,燕昭王欲招聘賢才,他採納謀士郭隗的意見,築高台,置千金於台上,延請天下士,於是各國著名士人紛紛前往燕國。後指人才薈萃之所。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武靈王進行軍事改革,改穿胡服,學習騎射。後陸續攻滅中山國,擊敗林胡、樓煩等國,國勢大盛。

樂不思蜀:蜀滅亡後,後主劉禪做了俘虜。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安排蜀國技藝,別人看了都很傷感,劉禪卻嬉笑如常。過了幾日,司馬昭問他還想蜀國嗎?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後以「樂不思蜀」謂樂而忘返或忘本。

沐猴而冠:秦末,韓生見項羽攻佔咸陽後不圖建立霸業,只想衣錦還鄉,便嘲笑他似「沐猴而冠」,虛有其表。後用來諷刺某些人有名無實,成不了大事。

蒲鞭示恥?押東漢劉寬為政溫仁寬厚,如果官吏百姓有了過失,只是用蒲條作鞭子責罰,使其知道恥辱就算了,不使皮肉受苦。後以「蒲鞭示恥」表刑寬政仁。

牽裾:曹丕移民10萬戶到河南去。群臣認為不妥,曹丕堅持。辛毗據理力爭,曹丕不理。辛毗拉住他的衣襟進諫。最後曹丕減掉5萬戶。後表示臣下直言敢諫

人鏡:大臣魏徵直言敢諫,當面批評太宗的過錯,太宗卻很信任他。魏徵死後,太宗想起他,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衰;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如今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後指善於勸諫、能糾正他人過失的人。

商鞅徙木:商鞅輔助秦孝公變法。為使百姓相信令出必行,他先取一根木頭放置都城南門,將賞金由十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將木頭移至北門,商鞅當眾兌現,賜錢五十金,以明不欺。後以「商鞅徙木」一事,作為取信於民的典型事例。

投鞭斷流:前秦苻堅將進攻東晉,部下認為晉有長江之險,不可輕舉。苻堅說,我的人馬多,把馬鞭扔江,也可阻江,有何天險足恃?」後形容兵多勢大。

蕭規曹隨:蕭何制定國家律令制度,死後,曹參遵循成規貫徹推行,百姓作歌說,蕭何為相,顴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後指後人按前人的成規辦事。

蕭何追韓信:韓信投奔劉邦,蕭何發現他是個將才,推薦大用。尚未及引薦,韓信誤以為劉邦不予重用而出走。蕭何得知後,前去追趕,終把韓信找了回來。後以「蕭何追韓信」為珍惜人才之典。

的人不敢怠慢,即使正在洗澡、吃飯,也停下來接待。後表示禮賢下士,求才殷切

五斗折腰:晉陶潛縣令,得知郡里官員要來,來時他得穿戴整齊行叩頭拜見禮,說,我豈為五斗米的官俸而折腰?就棄官回家。後表為了微薄的官俸而屈身事人

一飯千金:韓信嘗寄食於人遭拒。有一漂母見其飢餓,給他飯吃,幾十天都如此。韓信感激,表定厚報。後韓信為楚王,送漂母千金報恩。後為受恩厚報的典故

圯橋取履:張良橋上玩,遇老人故意將履(鞋)拋落橋下,令張良拾回替他穿上。張良將鞋拾回,又恭恭敬敬地替他穿上。這位老人即軍事家黃石公,後授兵書與張良,使其輔佐劉邦,滅秦建漢,成就大業。後遂以為敬老尊賢、求取教益的典故。

東施效顰: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生病時用手捧著心口,皺著眉頭。鄰居有一醜女,認為西施這個姿態很美,也學她捧心皺眉,結果更顯其丑。後比喻胡亂模仿。

焦尾琴:漢蔡邕善彈琴。吳人用桐木燒火煮飯,邕知是好料,便要來桐木製琴,果然琴音優美。因琴尾已燒焦,人稱焦尾琴。後用以稱珍藏的名貴樂器

李廣難封:李廣,屢擊匈奴,身歷70餘戰,戰功顯赫。才能、名聲居李廣之下而因軍功封侯者有數十人,惟獨李廣終未封侯。後以「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酬

南柯夢:淳於棼做夢到大槐安國,被國王招為駙馬,又任命為南柯太守,30年中有了5男2女,享盡榮華富貴。不料鄰國進犯,他出征吃了敗仗,妻子也死去,終被打發回家。醒後發現所夢大槐安國原來樹洞中的螞蟻窩。後泛指夢境,或慨嘆人生如夢,?/td>

青勝於藍:荀子言「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此典比喻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展、提高。

樹桃李:晉國的趙簡子用栽樹比喻育人的道理:春天栽種桃樹李樹,夏天能夠得到陰涼,秋天能獲果實。後比喻教育學生,培養人才。

望洋興嘆:黃河之神以為黃河水最大最美,後看到海洋,才知道原來的認識是錯誤的,他感嘆說,我要是不到你這里來,將會永遠被見多識廣的「大方之家」所譏笑。後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感到自己渺小,或比喻因力量不足或條件不具備而對某事感到無可?/td>

郢匠揮斤:古代郢人鼻尖沾點白堊,他讓匠人把白堊削掉。匠人揮動斧子削盡白堊,而郢人鼻子卻不曾受傷,臉上也毫無懼色。後形容技藝精妙高超,出神人化

炳燭:,晉平公問師曠,自己已年70,想學習恐怕晚了吧?師曠道,少年好學,像初出的太陽;長大以後好學,像中午的陽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後以此謂年雖老而仍好學。

酌貪泉:傳說廣州有貪泉,人飲之水,就會變得貪欲無窮。晉代吳隱任刺史時,特意去飲了貪泉之水。他認為貪與不貪全在自己,與水無關。後為廉潔自勵之典

廣武嘆:魏阮籍登上廣武城觀看楚漢當年交戰的地方感慨道:「當時沒有英雄,才讓豎子成名?」 後表示慨嘆自己的懷才不遇。

接輿歌鳳:楚人陸通,字接輿,見政治腐敗,佯狂不仕。他聽說孔子來楚國游說,就在孔子車前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芽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告誡孔子,世亂無法拯救,勸他勿為政治而奔波。後以此為隱居避世

錦囊三矢:唐庄宗李存勖,其父臨終時交給他三矢,囑咐他勿忘梁、燕、契丹之仇未報。存勖將三矢藏於太廟,以後用兵請矢,盛於錦囊,負而前驅。後以為報仇復國的典故。

精衛填海:相傳女娃,在東海時淹死在海里,變成了精衛鳥,為使後人不再被淹死,它到西山去銜木石,想填平東海。後以為冤深力微而奮斗不息的典故。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孔子和墨子都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到處奔走。每到一地,孔子的坐席沒有坐暖就匆匆離去,墨子的煙囪尚未熏黑就又趕往別處。後以此形容忙於事業,奔走不停。

留舌示妻:戰國時張儀游說諸侯。一次至楚,與楚相飲酒,酒後楚相失玉,門下人疑是張儀偷的,逮住嚴刑拷打。妻子勸他不要再游說了。他問,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說,舌在。張儀說,舌在我就不愁了。意思是自己尚有可為。後指仕途受挫仍不氣餒

買臣負薪:漢朝太守朱買臣,未入仕時窮困不堪,靠砍柴度日。他邊擔柴邊苦讀詩書,從不間斷。直到50歲時,才登科入仕。後以為懷才不遇的典型事例。

終軍棄縟:漢代終軍被選為博士弟子,從濟南步行入關就學。關吏給縟作為憑證,告訴他回來時需要驗合。終軍說:「大丈夫西遊,不得志決不出關。」把縟扔掉走了。後騰達,使行郡國,持節出關。關吏看到後說:「這個使者就是以前棄縟的人。」

中流擊楫:東晉祖逖率兵北伐,渡長江時,在江中敲擊船槳,立下收復中原失地的誓言。後以此稱頌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昂意氣。

曾母投杼:春秋時有與曾參同姓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母,說「曾參殺人」,曾母不信,照舊織布,可是接連三次來告,曾母疑懼,丟下織布梭逃跑了。後以「曾母投杼」為流言可畏的典故。

積土成山:荀子言「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此典故比喻積累的作用。

誇父逐日:古代神話,有個巨人誇父,欲追趕太陽,追到隅谷,口渴難忍,喝乾黃河渭水,仍未解渴,擬奔大澤尋水,未至,路上因渴投杖而死,他扔掉的手杖化為樹林。後以「誇父逐日」喻指雄心壯志。

胯下辱:漢代開國功臣韓信年少時,家鄉淮陰屠中有惡少當眾侮辱他,說:「你不怕死就刺我,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對惡少看了又看,忍辱鑽過胯下。後以「胯下辱」為大丈夫能曲能伸的典故。

破釜沉舟:秦末,秦軍進攻趙國,項羽引軍救巨鹿。前鋒部隊初戰失利,形勢危急,項羽乃領大軍渡過漳河,把鍋打碎,把船弄沉,只帶三天的干糧,以表示決一死戰,決不後退。亦作「破釜」。後以「破釜沉舟」表示痛下決心,義無返顧。

立雪程門:北宋程頤的門人楊時、游酢一日去見程頤,適值程頤坐著打瞌睡,二人便侍立等著,待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盈尺了。亦作「立程門雪」。後以「立雪程門」為尊師重道的實典。

李賀詩囊:唐代詩人李賀騎驢出外漫遊,帶一僮僕,背著錦囊,得到好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囊中。晚上回家加以整理,足成全詩。後以「李賀詩囊」為形容詩人勤於積累創作素材的典故。

韋編三絕:孔子晚年反復研讀《易經》,以致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斷絕。後以「韋編三絕」形容勤奮好學,刻苦讀書。懸梁刺股:漢孫敬刻苦好學,用繩子把頭發系住懸於屋樑上,以防止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打瞌睡時,用錐子刺大腿以提神。後以「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讀書。

鑿壁偷光:漢代匡衡勤學,家貧無燈,鄰家燈光又照不到,他便在牆上鑿個洞,引進鄰家燈光來讀書。後「鑿壁偷光」常用作勤學苦讀的典故。

梅妻鶴子:宋代林逋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無妻無子,種梅養鶴以自娛,人稱其「梅妻鶴子」。後以「梅妻鶴子」形容隱士清高脫俗。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了虞舜時的韶樂,自述其後3個月都嘗不出肉的味道。亦作「三月忘味」、「三月忘肉味」。後以「三月不知肉味」形容沉醉在美妙音樂或某種引人入勝的事物中的精神狀態。

吳下阿蒙:三國吳呂蒙先前不大學習,後勤學不倦,博覽多識。魯肅訪蒙議事,時時辯不過他,驚嘆說:「我以為老弟只有武略,如今學識淵博,不再是吳下阿蒙了。」後以「吳下阿蒙」比喻年輕識淺的人。

中山狼:明馬中錫寓言《中山狼傳》,記述中山地方一隻惡狼被打獵的趙簡子用箭射中,逃命中被過路的東郭先生救下,狼不但不感恩,反而想吃掉東郭先生。後以「中山狼」比喻恩將仇報、毫無良心的惡人

伯牙鼓琴:相傳古時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子期心領神會,一聽便知.後子期死,伯牙再不彈琴,認為世上沒有知音

寸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後以「寸草春暉」表示子女報答不盡父母的養育之恩

望夫石:武昌北山有石如人立,名望夫石。相傳古有貞婦,其夫從軍遠戍,她佇立北山,期待丈夫歸來,日久化為此石。後用以指妻子盼夫歸的深情

范張雞黍:東漢山陽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別後約秋會。到了九月十五日,張殺雞作黍,父母認為不能巨卿不能准時到,元伯說:「巨卿是個真誠篤信的人,不會失約。」巨卿果然按時到達。後表朋友間的信義與深情

管鮑交:齊國管仲和鮑叔牙相友善,情誼深厚。管仲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後以「管鮑交」指朋友間真摯深厚的友誼。

涸鱗濡沫:泉水乾涸時,魚一起受困,用濕氣互相噓吸,用口沫互相濕潤,雖然彼此相助,但求生仍十分艱難。後喻在困境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幫助。

孤鸞照鏡:古時一國王,捕獲一隻鸞鳥,非常珍愛,給它住金籠,食珍饈;但它三年一直不鳴不舞。後來國王的夫人聽說鳥見同類而後鳴,就在籠旁掛一面鏡子。鸞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以為是同伴,撲向鏡子而氣絕身亡。比喻失偶者對命運的傷悼

比干剖心:殷紂王淫亂誤國,紂王的叔父比干以為作人臣應當以死相諫,紂王怒說:聽人講聖人有七竅,殺了比干,以觀其心。後用作忠臣苦諫枉遭殺害的事典

楚材晉用:春秋時,聲子使晉。回楚後,令尹子木問他:「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誰更賢明?」聲子答:「晉卿不如楚,大夫卻是賢明的,都是當卿的人材。楚雖有人材,卻為晉國所使用。」 後表示引用別國人才或人才外流。

斷織:孟軻年少中途輟學回家,孟母見狀,拿刀割斷了尚未織完的布,說,你讀書半途而廢,就像我割斷這機上織的布一樣。孟軻自此勤學不怠,並師事子思,終於成為大儒。後以「斷織」為母親督子勤學的典故。

淮橘為枳:晏子使楚,楚王想戲辱他,叫人押犯過堂,王問何罪?答是偷竊。王又問犯是何處人?答來自齊國。王問晏子,齊人善當賊?晏子答,我聽說橘長在淮南又大又甜,移到淮北就成又小又澀枳,原因就是水土不同。楚王聞後反受其辱

狡兔三窟:戰國時,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免於一死。」於是他出謀劃策,為孟嘗君辦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21.鄒與魯哄
【原文】鄒與魯哄①。(鄒)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飢歲,君之民老弱轉②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③,府庫充④,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⑤也。曾子曰:『戒之⑥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⑦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⑧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⑨矣。」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釋】①哄:指交戰。②轉:拋棄。③倉廩實:糧倉充足。④府庫充:貯存金銀財寶的庫房滿滿的。⑤上慢而殘下:在上位的人怠慢而殘害下面的百姓。⑥戒之:警惕啊。⑦出乎爾者,反乎爾:你怎樣對付別人,別人也就怎樣對付你。⑧得反之:有機會報復官吏。⑨死其長:為他們的長官而死。
22.樊重有遠見
【原文】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①,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②焉。此種植之不可已已也。諺曰:「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選自《齊民要術》)
【注釋】①梓漆:梓樹和漆樹。②假:借。
23.司馬穰苴(ránɡ jū)執法
【原文】穰苴既辭,與庄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①。」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②,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③,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撲表決漏④,入,行軍勒兵⑤,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庄賈乃至。穰苴曰:「何後期為⑥?」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⑦,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監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fú)鼓之急則忘其身⑧。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雲何?」對曰:「當斬。」庄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⑨,於是遂斬庄賈以徇三軍⑩。三軍之士皆振栗(11)。
(選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注釋】①旦日:明日。日中:正午,中午。軍門:軍營大門。②立表:在陽光下豎起木桿,根據陽光照射的影子的移動,來計算時間。表,就指這木桿。下漏:把銅壺下穿一小孔,壺中立箭,箭桿上刻有度數,然後銅壺蓄水,使之徐徐下漏,以箭桿顯露出來的刻度計算時間。③左右:指親近的人。④撲表:把計時的木桿打倒。決漏:把壺里的水放出。⑤行軍勒兵:巡行軍營,指揮軍隊。⑥期:約定的時間。⑦不侫:不才,無才。自謙詞。⑧援:操起,拿起。枹:鼓槌。鼓:擊鼓。⑨反:同「返」。返回。⑩徇:示眾。三軍:泛指全軍。大國軍隊分為上、中、下三軍。(11)振栗:害怕得發抖。
24.劉廷式娶盲女
【原文】劉廷式本田家,鄰舍翁甚貧,有一女,約與廷式為婚。後契闊①數年,廷式讀書登科②,歸鄉閭③。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④,家極困餓。廷式使人申⑤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⑥士大夫。廷式堅不可⑦,曰:「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與成婚。閨門極雍睦,其妻相攜而後能行,凡生數子。廷式嘗坐小譴,監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為之闊略。其後廷式管幹江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哀。蘇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選自《夢溪筆談》)
【注釋】①契闊:相隔,分別。②登科:指科舉考試被錄取。③鄉閭:鄉里。④瞽:眼瞎。⑤申:說明。⑥姻:嫁,與……聯婚。⑦堅不可:堅決不同意。
25.曾子殺豬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①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②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顧反:回來。②知:是非判斷能力。
26.師曠論學
【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②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公曰:「善哉!」
(選自《說苑》)
【注釋】①炳燭:點燃蠟燭照亮。②人臣:臣子。
27.歧路亡羊
【原文】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①,又請楊子之豎②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
(選自《列子》)
【注釋】①黨:舊時指親族。②豎:童僕

28.宋太祖怕史官
【原文】(宋)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上悅,賜金帛慰勞之。
(選自《涑sù水紀聞》)

25.曾子殺豬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①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②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顧反:回來。②知:是非判斷能力。

28.宋太祖怕史官
【原文】(宋)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上悅,賜金帛慰勞之。
(選自《涑sù水紀聞》)
【翻譯】太祖經常在皇宮的後園打鳥玩,一次,有幾個臣子有稱有急事求見,宋太祖於是就召見了。但是召見之後,他們上奏的都是寫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高興,問為什麼。一個臣子回答說:「臣以為這些事情比打鳥更緊急。」宋太祖更加生氣了,順手抄起邊上擺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個人的嘴,打掉了兩顆牙齒,那個人慢慢彎下腰,把牙齒撿起來,放在懷里,太祖罵他說:「你揣個牙齒,怎麼還想保留證據告我還是怎麼著?!」那個臣子回答說:「臣是不會去樁告陛下的,但是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會把這件事情寫進史書。」宋太祖轉而明白。高興起來,賜那個大臣一些黃金一帛安慰他。
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來求假焉。此種植之不可已也。諺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譯文:
樊重曾經想製作器物,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 當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幾年之後,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在返過來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諺說:「一年的計劃,不如種穀子;十年的計劃,不如種樹木.」說的就是這件事呀!(做事應從長遠考慮)
注釋:
解釋括弧里的字的意思
(向)之笑者:過去
莫若(樹)木:種植
文中「咸求假焉」的「咸」應解釋為(都,全),「假」的意思是(借),與成語「(不假思索)」中的「假」意思相同.

⑶ 古代詩詞中秉燭夜遊一詞有何典故

出處《古詩十九首》
《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年一過往,何可攀回援。古人思炳燭夜遊答,良有以也。」古詩《西門行》:「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 逮為樂,逮為樂,當及時。何能愁怫鬱,當復待來茲。釀美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遊行去去如雲除,弊車羸馬為自儲。」
【今譯】 魏時曹丕在寫給吳質的信中說,年光流逝,無法追攀。古人所說的為了珍惜大好時光,應當點起蠟燭來,拿著它夜裡也去游賞,是很有道理的。古詩《西門行》中有:「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等句,表現及時行樂的思想。
【釋義】 後以此典型形容人珍惜時光美景,為消解憂愁而及時行樂。

⑷ 秉燭夜談的典故

秉燭夜談:解釋:秉:拿著、握著。燭:蠟燭。夜談:深夜交談。指手持回點燃的蠟燭深夜交談。比喻答談話很投合,很深入。也比喻某人工作很認真,很敬業。也可以用「夜半無人私語時」來形容。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 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⑸ 秉燭夜遊的典故

《古詩十九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示例】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回園序》:「古人~,良有答以也。」
秉:拿著;握住。老舍先生的《養花》: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遊的神氣——曇花總在夜裡放蕊。花兒分根了,一棵分為數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喜歡。
成語典故
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熱點內容
鮮字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9:42:59 瀏覽:467
故事集錦 發布:2024-11-23 19:42:18 瀏覽:649
林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19:35:24 瀏覽:874
地主與長工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9:31:31 瀏覽:93
骨如成語 發布:2024-11-23 19:30:34 瀏覽:838
關於功成語 發布:2024-11-23 19:20:08 瀏覽:115
以裂的成語 發布:2024-11-23 19:15:19 瀏覽:367
憨八龜的故事第二部 發布:2024-11-23 18:58:14 瀏覽:847
小狗的童話故事 發布:2024-11-23 18:16:13 瀏覽:984
月亮女神的故事 發布:2024-11-23 18:16:12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