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心源典故

心源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13 06:42:31

1. 保和殿內對聯的典故

橫批的確是:皇建有極

原楹聯乃乾隆題於保和殿,該殿是除夕宴客及殿試之所。

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
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

上面兩句對仗工整,「祖訓昭垂我」和「天心降臨」比較起來可見下聯少個「朕」字。

實際這裡面還有個典故,是北京故宮導演的考試題目。

應當讀作:
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
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

清代紫禁城殿額的額名書寫均為滿漢兩種文字,個別的用滿蒙漢三種文字。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時,將外朝各殿門的匾額去掉滿文僅留漢文。1924年11月遜帝溥儀小朝廷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內廷大部分匾額才保留住滿漢兩種文字的原狀。 文華殿 文華殿匾額為乾隆皇帝題寫「緝熙明德」。對聯為:

道脈相承,經籍昭垂千聖緒 心源若接,羹牆默契百王傳 文淵閣 閣中有乾隆題寫的匾額「江流澄鑒」。對聯曰:

薈萃得殊觀,象闡先天生一 靜深知有本,理賅太極函三 太和殿

保和殿: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就是說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內的和諧,才能神壽安康,天下太平,清乾隆時重修。原名謹身殿,明嘉靖時改名建極殿,清順治時始稱保和殿。

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

自乾隆後期,這里便成為舉行「殿試」的場所。「殿試」是科舉制度最高一級的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被錄取者稱「進士」,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

最高等級考試的考場:這里是清代舉行殿試的地方。殿試地點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試是封建科舉制度最高一級考試,由皇帝親自命題,指定大臣問卷,皇帝還要親自閱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第一名的為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稱探花,高中者均被賜予進士及第並委以高官。這樣的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者一般須經過鄉試、會試考中貢土方能得到參加殿試的資格。

雲龍石雕:保和殿後階陛中間設有一塊雕刻著雲、龍、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們稱之為雲龍石雕。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塊石雕,長十六米五七,寬三米零七,厚一米七零,重為二百五十噸。原為明代雕刻,清代乾隆時期又重新雕刻。在圖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雲之中,有九條口戲寶珠的游龍,它們的形象動態十足,生機盎然。

雲龍石雕的石料產自京西房山大石窩。當時拖運這樣重的巨石到北京需要民夫萬人以上,用旱船拽運的辦法拖運。為此,沿途每里鑿井一口,以供民夫飲水之用。從房山到北京一百多里路,拖運時間用了將近一個月。這種拖運方式雖然艱難困苦,但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卻也顯示出了勞動者的才能和智慧。

千龍吐水:千龍是指望柱下面伸出的千餘個石雕龍頭,每當雨天時雨水就從龍口中排出,使分流雨水的實用功能與建築藝術的觀賞功能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千龍吐水 的壯觀景象出自 太和、中和與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層台基。「三台」面積約為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塊漢白玉石砌成。每層台基的周圍都雕有須彌座。須彌座上,橫置著大塊的長方石條,名為地袱。

地袱之間立有望柱,望柱之間安設欄板。在它們之下,都鑿有排水孔道。 每個望柱下面伸出一個石雕龍頭,整個「三台」,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個龍頭。除每層台基折角的角頂伸出的龍頭外,其他龍頭的兩唇之間都鑽有圓孔,與望柱底下的孔道相通。由於檯面的設計是中間高於周邊,每當雨天,落在「三台」檯面上的雨水自然就都流向地勢底的四周,於是便從龍口中排出,形成「千龍吐水」的奇觀。

2. 知音的相關典故

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說「巍巍乎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說「洋洋乎若 江 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後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國 魏曹丕《與吳質書》:「 徐 、 陳 、 應 、 劉 ,一時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絕弦於 鍾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嶧》詩:「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明唐順之《謝病贈別高參政》詩:「逝將歸舊林,復此別知音。」浩然《艷陽天》第六九章:「﹝ 彎彎繞 ﹞可見到『知音』了,哪還肯白白地放過去呢?」
伯牙誦雲:「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鍾子期。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引後人有詩贊雲: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伯牙不作鍾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後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明·馮夢龍)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指對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確評價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縣依韻酬華松秀才見寄》:「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皋得見君。」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麼,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難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千里也。
注釋
1、鼓琴:彈琴。
2、峨峨:很高。
3、洋洋:水大的樣子。
4、援:拿,操。
5、造:創造。
6、卒:通「猝」,突然。
7、志:斷絕。
8、哉:啊,語氣助詞。
9、善:贊美之詞,語氣助詞。 人們在讀到《禮記·樂記》中「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這句話時,不免會大驚失色,謂其論「太狠」。放在先秦及漢以禮樂治國安邦的語境下,這種通過識禮樂而區別人與禽獸的方法,已然成為一種嚴肅的制度。鄭玄在解注這句話時說,禽獸知此為聲耳,不知其宮商之變也。粗民不知宮商之變,和禽獸無異。反過來說,那些聆聽樂而舞的禽類,莫非可以歸入人類了?這種反推法雖然不可取,但這種反推至少正證明這樣的禮樂制度的「無理性。」
這種制度的「無理性」是由時代需求使然。將音樂和政治扯上關系,作為儒家經典著作的《樂記》立了大功。《樂記》強調音樂與政治、音樂與社會的密切關系,並將其上升到政治治理的需要。「使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自然,政治法則之下,社會倫理也不能免。《樂記》主張使音樂與治理朝政、端正社會風氣、禮治、倫理教育等相配合,為統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務:「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應該承認,這種禮樂文化在特定歷史時期對安邦治國的積極作用。但樂之為樂,不過一種藝術而已,其回歸於藝術本身,乃得益於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把音樂藝術從政治倫理的治理和說教中解脫出來,還原其藝術的本真,這是「禮崩樂壞」的積極意義。
由此,關於音樂審美的「知聲」、「知音」論,才在後世得以空前繁榮。
考證源流,中國傳統樂器的誕生高峰期,正是在「禮崩樂壞」後的漢代。由「官方統領」而至「民間普及」,這是一個中國傳統器樂「大鳴大放」的時期。古琴、洞簫、琵琶、胡笳,不一而足。林下泉邊,高士層出,以至於成為中國人物和山水畫的一大主題。這些器樂的取材和發聲又決定了其音多悲。所以,無論是《王褒》的《洞簫賦》還是嵇康的《琴賦》,皆發悲聲。錢鍾書先生援引兩賦,總概而說:奏樂以生悲為善音,聽樂以能悲為知音,漢魏六朝,風尚如斯。《洞簫賦》中「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者怪而偉之」一句,讓音樂審美的「知音論」遂從此驚世而出,成為一種文化濫觴後世。
如果說伯牙子期的「善鼓」和「善聽」是一種默然於心的知音,那麼,王褒的「樂而悲之」則是直指心源的「知音」,其後嵇康留世的《聲無哀樂論》則上升為打通音樂和人精神以及情感世界的「知音」。伯牙子期的「知音」為後世知音文化定型,王褒的「樂而悲之」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調,嵇康的「聲無哀樂」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論。
嵇康《聲無哀樂論》的意義在於予音樂以獨立的個性。「心之為聲,明為二物。」「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聞之則悲,悲歡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舊唐書·音樂志》這句話,可作為嵇康的異代「知音」。由伯牙子期而至王褒再至嵇康,音樂的「三定」雖然相互遞進,但都囿於中國古代音樂審美,而未發展至一切藝術審美。
「知隕泣為貴,不獨聆音」。錢鍾書先生在「好音以悲哀為主」條中鉤沉索隱,反復鋪陳,將音樂審美的「知音論」升華為「一切文藝審美」的「達心觀」,正是其對文藝審美的一大貢獻。「徵文考獻,宛若一切造藝皆須如洋蔥之刺激淚腺,而百凡審美又得如絳珠草之償還淚債,難乎其為『儲三副淚』之湯卿謀矣。」可謂為「知音者」之通論。
一切體心觀物的文藝創作,皆可能使人隕泣,而隕泣只是人們體藝觀心的一種情態,其餘情態之豐富放達,乃取決於文藝創造「達心」的程度。「心理學即謂人感受美物,輒覺心隱然痛,心怦然躍,背如冷水澆,眶有熱淚滋等種種反應。」所以,讀詩有怦然而動者,觀畫有背如冷水澆者,一切美的文藝創作,皆可能給我們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誠如我們後來讀明季錢牧齋「埋沒英雄芳草地,耗磨歲序夕陽天」這句詩時,體察己身,肌膚起栗、喉中哽咽、眼裡出水、心裡嘆息。這樣的詩文「達心」,歷歷可舉;又如,觀賞羅中立名畫《父親》,而思及去世之父親或尚躬耕於壟畝間的父親,也不免為之隕泣;「黑色星期天」因引發100多人自殺而被列為全球三大禁曲,就是因其「達心」太狠所致。當然,按照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音樂是沒有過錯和罪名的,那些自殺的人,乃是心裡本已含悲。
藉由上述三例子,我們看到,是文藝創作所具有的強烈的「代入」感,使人產生了心理共鳴,這個心理共鳴,就是一個「達心」的過程。
其實,文藝創作和審美的「達心」觀,堅定的推行和守護者起於蘇東坡。他的名言「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正是「達心觀」的肇始,這里,既有文藝創作不拘於成法、只適於心意的「達心」,又有蘇軾所看重的文藝審美最重心理「愉悅」感的「達心」。這種愉悅,就是「到達內心」或者「表達內心」的文藝審美「達心觀」。這種審美觀,經由他的創造,由詩詞、字畫而進入范疇相當廣泛的古董、金石,舉凡「書法、繪畫、古董、金彝,無不在其彀中。」
從「知音論」到「達心觀」,從專音樂而至一切文藝審美,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不變的源流,中間雖有時代更替,但脈息始終。總括而言,文藝審美在三難,而破除三難,則在「同交達」三字。試解析如下:評藝之難,在於達心;達心之難,在於交意;交意之難,在於同慨。是故君子相交,貴在同慨;君子談藝,貴在交意;君子審美,貴在達心。達心者,知音也。
(龐驚濤:《從禮樂之變談文藝審美的「知音論」和「達心觀」》)
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山高峻的樣子像泰山!」伯牙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盪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避雨;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伯牙每次彈奏曲子,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裡想像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裡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賞析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里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邑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6年級課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 魏縣有什麼歷史典故

歷史大事

魏縣地處中原要沖,地勢險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許多戰事發生在這里。
新築之戰。戰場在舊魏縣南20里,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89年),衛穆公命孫良夫等四將伐齊,在新築(古城,在今舊魏縣南20里處)與齊軍相遇,衛軍大敗,危難之際,大夫仲孫於奚(魏縣人)引軍相救,殺退齊軍。衛穆公今其功高,決定賞以城池,仲孫於溪堅持不受,請求禮樂、馬纓以朝。孔子聽此事,嘆曰:「惜也,不如多餐之邑。」
破釜沉舟。在今境洹水南岸一帶為破釜之地。據《縣志》記載,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北上,敗秦大將章邯於巨鹿,消滅了秦軍最精銳的部隊,創下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後成為誓死一搏的典故。
大戰白龍潭。戰場在泊村西,舊魏縣城北,寺上村南,多種《魏縣志》有載。唐乾寧三年(896年)4月,李克用發兵進攻洹水羅弘信。殺梁軍萬餘人。10月,與梁軍戰於白龍潭,梁兵大敗,朱全忠復派葛從周救援,自率大軍屯於洹水路(今舊魏縣),李克用方退兵。
御駕親征。宋咸平二年(999年),遼主耶律隆緒大舉南犯。宋真宗御駕親征,行至大徐村(今回隆鎮),遼兵已大掠而去,宋真宗從此返回,村名遂改為回龍,後演變為回隆。
紅槍會戰奉軍。1927年4月,紅槍會以為老師報仇,反苛捐雜稅為口號,集合大名、肥鄉、廣平、成安、臨漳等縣會徒包圍魏縣城,與奉軍大戰於東關。奉軍軍長張心源率部馳援,被紅槍會殺死在東關外,奉軍騎兵團被殲。6月21日,奉軍進行報復,在德政村槍殺了120多名紅槍會員和群眾及省參議員史老明等。
五·二六反「掃盪」。1943年5月26日,日軍糾集邯鄲、安陽、大名等21個縣的近萬名日偽軍,對我冀南根據地中心魏縣、漳河縣發動了鐵壁合圍大「掃盪」,企圖消滅我根據地抗日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我反「掃盪」部隊主力是八路軍一二九師七旅二十團,冀南軍分區司令部,分區基本團,路南支隊,魏縣、漳河縣大隊等,總兵力4000餘人。反「掃盪」部隊在受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沉著應戰,充分利用地形等有利條件,在根據地人民支持下,狠狠打擊了敵人,歷時三天,終於28日深夜在沙圪塔村突破重圍。這次反「掃盪」中,共斃、傷日偽軍近千人,但我軍也付出了極大代價,十幾名團職領導幹部和數百名抗日戰士壯烈犧牲。

熱點內容
筆墨的成語 發布:2024-12-26 21:01:52 瀏覽:151
辛德拉故事 發布:2024-12-26 21:00:19 瀏覽:709
中國哲理故事 發布:2024-12-26 20:48:21 瀏覽:243
霍夫曼的故事船歌 發布:2024-12-26 20:31:01 瀏覽:671
被誤會的成語 發布:2024-12-26 20:10:38 瀏覽:431
腳詩成語 發布:2024-12-26 19:56:46 瀏覽:486
關於碗的故事 發布:2024-12-26 19:40:26 瀏覽:285
百姓故事匯 發布:2024-12-26 18:50:47 瀏覽:800
成語什麼化 發布:2024-12-26 18:44:05 瀏覽:120
成語什麼無什麼有 發布:2024-12-26 18:42:43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