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菊花與人典故

菊花與人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12 08:07:27

⑴ 有關菊花的典故不要古詩

「《禮記·月令》篇有這樣的記載,「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它的意思就是說,菊花開放的時間是在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它是作「窮」是講,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結束。菊花它的名字就是按照菊花的花期,來確定的這個名字。因為九月是陽,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個意思,後來重陽節賞菊這個風俗習慣由此而產生的。」

菊花源於中國,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種歷史,早在《山海經》中就有「女人之山,其景多菊」的記載。它經歷了由野生到食用栽培,又到觀賞栽培這樣漫長的歲月。晉代以前的菊花是作為記節令、食用、葯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菊花的觀賞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十一世紀初,我國菊花經朝鮮傳入日本,十二世紀傳入英倫三島,十七世紀遍及歐洲,十九世紀傳到美洲,如今菊花已成為世界名花。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栽培菊花,但最有名的還要數開封的汴菊,正所謂「黃花遍中國,汴菊最為名。」

⑵ 文人墨客贊賞菊花的故事

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曾經給他的好朋友鍾繇寫了一封談菊花的信,信上寫到,派人送給他一束菊花,因為在秋天萬木凋謝的時節,只有菊花絢麗多姿,茂盛地生長,可見它有些天地的真氣,是人可以延年益壽的好東西,因此送來供他研究長生的道理。晉代名醫陶弘景也贊成人們吃菊花。並說: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詩人陶淵明也在他的詩中常提到服菊,並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的說法。人們愛菊,不但觀賞,也早就認識到菊的葯用和食用價值了。

晉代詩人陶淵明曾以酷愛菊花聞名,他的「秋菊有佳色」、「芳菊開林耀」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後人尊稱他為九月菊花之神。

為寫菊花詩,被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歐陽修討論菊花詩的事,也很有意思。據《西清詩話》載,王安石寫了一首《殘菊》詩:「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歐陽修讀了之後,笑曰:「百花盡落,獨菊枝上枯耳。」又戲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看。」王安石回說:「是豈不知《楚辭》『餐秋菊之落英』,歐陽幾不學之過也。」他們爭論的重點是菊花落與不落。菊花落還是不落呢?其實,這只是品種的不同,雖然大多數菊花品種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種的菊花是落的,只不過較稀罕罷了。

不過,關於這一爭論講得更具體、更傳神的則是《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一文。此文載《警世通言》卷三,但與王安石發生爭論的不是歐陽修,而是蘇東坡。

據載,蘇東坡任職湖州期滿後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當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訪,被僕人安排在書房等候接見。閑來無事,他在書房隨意走動觀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題為《詠菊》的詩稿,上面只有「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兩句詩,沒有完稿。他認得這是王安石的筆跡,但卻想不通王安石怎麼會吟出這有悖情理的詩句來。因為據他看來:「黃花即菊花。此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於秋霜鏖戰,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乾枯爛,並不落瓣。說個『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錯誤了?」這么一想,蘇東坡不由興之所發,便舉筆舐墨,依韻續了兩句詩:「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寫了以後,他又覺不妥,擔心王安石責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後來,王安石得知蘇東坡續詩譏諷自己之事,便決定煞一下蘇東坡的傲氣,給他一個教訓。因為王安石所詠之菊乃一特殊品種,此菊花產於黃州。不久,經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蘇東坡為黃州團練副使。果不其然,在蘇東坡赴黃州上任後的那年重陽節之後幾天,連日大風,蘇東坡與來訪的好友陳季常一道去後花園賞菊花,沒想到只見菊花棚下滿地遍灑黃燦燦的菊花,枝上全無一朵。這一情景使蘇東坡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陳季常見而生疑。蘇東坡便坦誠他說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見此花只是焦乾枯爛,並不落瓣。去歲在王荊公府中,見他《詠菊》詩二句,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錯誤了,續詩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卻不知黃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遷小弟到黃州,原來使我看菊花也。」難能可貴的是,蘇東坡在事實面前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此變得謙虛多了。

明朝嘉靖皇帝當朝理政期間,宮廷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的寵姬「菊夫人」,號「菊部頭」,後來因得不到寵幸,便稱病回內宮靜養。太監陳源用重金將她聘去,以供自己耳目之娛。有一天,嘉靖皇帝即興要看歌舞表演,有人上奏道:「非菊夫人不可。」於是菊夫人又被請進宮內,一曲歌舞昇平之後,菊夫人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寵幸,陳源對此無比傷感。後來,有人寫了一首《菊花新》的曲子獻給陳源,陳源聽後非常高興,並以田宅錦帛相贈。

明末名儒陸平泉初入仕途時,與同僚去見宰相嚴嵩,眾官員爭先恐後向前獻媚。陸平泉見庭中陳列著許多盆菊花,便冷冷地說道:「諸君且從容一些,不要擠壞了陶淵明!」語中含有諷刺且十分雋妙,爭寵者聽後都面有愧色。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描寫一篇關於菊花的故事。有一個叫馬子才的人,性好菊,不辭千里之遙來南京尋求異種,路上結交了一位對菊花很內行的陶姓少年……後來,馬子才娶了陶姓少年的姐姐為妻。有一天,陶喝多了酒,醉卧在地,變成了一棵大菊花,第二天才恢復人形,不久,陶第二次酩酊大醉,又變成了菊花,可這一次再也沒有變回來……姐姐痛哭了一場,把它的根莖掐回來栽培,待到秋天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還帶有濃濃的酒香。後來人們將這種菊花冠以「醉菊」的美稱。

⑶ 為什麼說古代詩人喜歡借菊花明志,以花傳情

菊花,在古代寫作「鞠」,菊花身資為低頭鞠躬式,在古代食其米,把米「鞠」起來,花朵十分緊湊,叫菊花。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古書記載菊花的「苗可以菜,花可以葯,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高人隱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一日無此花也」。菊花有延年益壽的葯用功能,名壽客、傅延年;因菊花在農歷九月開放,又名九華、九花、秋菊;菊花美麗而名的女莖、帝女花;古代菊花品種單一,只開黃花,因此又稱為「黃花」、「金蕊」。菊花原產於我國,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中國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古籍《禮記》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花」的記載。漢代以將菊花作為葯用植物栽培,晉魏時期已大量栽培,以後逐步發展為觀賞花卉。宋代是菊花發展的鼎盛時期,宋代劉蒙泉所著的《菊譜》收有菊花品種163個,這是我國最早的菊花專著。明代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收錄菊花品種270多個。菊花品種繁多,曾有人總結出選擇菊花的四字訣: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為花要嘩然鮮艷自開至落色不變色,「生」意為枝莖挺秀始終不垂,「奇」 意為花瓣色澤風采矯然出眾,「品」意為標新立異的風格自有一種天然的神韻。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千姿百態的花朵,傲霜鬥雪、獨立寒秋、不畏嚴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愛。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南宋時期每年在宮廷中舉行菊花賽會,晚上點燃菊花燈。宋代民間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會上,展覽名菊、飲酒賞菊、寫詩頌菊。三國時期,司馬昭重要謀士鍾會贊菊有五種美德:「園花高懸,誰天極也。純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貞質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著《楚辭·離騷》中有「朝有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象徵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堅定頑強的斗爭精神。後世詠菊時遂用「餐英」為典故,隱寓高潔之意。朝飲木蘭之墜露兮,早晨我飲木蘭上的露滴,夕餐秋菊之落英。晚上我用菊花殘瓣充飢。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只要我的情感堅貞不移。表明詩人的清高氣節,花開時不食用是表明詩人對花草的愛惜之情,要等到花老去時才肯食用。其含意是:木蘭仰上而生本無墜露而有墜露,秋菊就枝而隕本無落英而有落英,事物本來不變的性質而變,屈原本不應流放在楚澤間而被流放,這就不奇怪了。故漢代賈誼過湘作賦吊屈原有「鏌鋣為鈍」語。意思是說,屈原像把鋒利的寶劍,但在那黑暗的時代,也只是把鈍劍。古人都愛在自已處於逆境時,以托物的反意作比喻。偉大的詩人屈原以他飽蘸情感的筆觸和起伏跌宕的胸懷,傾述了對祖國的滿腔熱愛和對人民艱難困苦的無限同情。詩人用「飲木蘭之墜露」和「餐秋菊之落英」來比喻和形容白己純潔的靈魂和剛直的秉性。在這里,木蘭和秋菊是最純潔、最美好的象徵。不僅如此、詩人在《離騷》中運用了—系列花卉、芳草來比喻高潔的情操,可以說是將花卉與文學的結合推向了—個空前的高度。歌頌美善與高潔,鄙視丑惡與污濁,用芳草香花比喻真善美,以惡木臭草比喻假惡丑,表現了詩人崇尚高潔、鄙視流俗的性格。他在詩中揭露統治集團的污濁,表示雖遭排擠、打擊而決不同流合污,表現了自己堅持操守、寧死不屈的高潔品格和斗爭精神。與此同時,許多文人雅士、騷人墨客也紛紛起而效仿、開始借花詠物,贊花抒懷,這種風尚直至秦漢。m幾千年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影跡,如一些著名人物的姓名或筆名即取自《離騷》;周信芳(已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胡繩(已故著名理論家)分別取自《離騷》中的「信芳、胡繩」,是鮮花和香草的稱謂,並且在詩中都是美好情操和品性的象徵。由此可從另一個側面看到花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地位。「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句,曾被毛澤東巧妙地引用在進餐時。那是1949年的一個晚上,毛澤東的保健醫生王鶴濱被叫到中南海紫雲軒,陪毛澤東吃飯。王鶴濱走進餐廳一看,餐桌中間放著一個火鍋,火鍋旁的蔬菜當中,有一碟白菊花瓣,格外引人注目。可令他想不到的是,這菊花何以開在餐桌上?菊花瓣也能吃嗎?這時,毛澤東走了進來,看到王鶴濱用疑問的目光盯著碟里的菊花瓣,幽默地對他說:「王醫生,吃吃看,我們不賞花了,來吃花吧!」不吃不知道,一吃挺奇妙。王鶴濱用筷子夾起菊花瓣,在翻滾的火鍋湯里一蘸,花立刻軟了下來,湯滾花鮮,入口之後,雖略有一絲葯味,卻抵擋不住清香軟嫩的誘惑,感覺很好,便習慣性地點了點頭。毛澤東見狀,笑了笑,說:「王醫生,怎麼樣?還可以吧!咱們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知道吃菊花了。」說罷,他也夾起菊花瓣,伸向火鍋,然後放在嘴裡細細地品味……毛澤東接著說:你知道屈原吧,他就是「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看來,那個時候吃菊花算是清貧之舉了。咱們也來個清貧之舉吧,來一個「夕餐秋菊之落英」。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著名詠菊詩《飲酒》(其五):「結廬在人鏡,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詩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卻無車馬的聲音,心靜就意識不到周圍喧鬧氣氛的干擾,採菊東籬,悠然自得,偶爾抬頭望去,南山遙遙在目,斜陽給峰戀灑上一層淡黃的顏色,飛鳥結群成隊歸巢,這種自然意趣,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詩人藉此忘情於世事。詩歌的主旨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其用心的良苦。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閑自得的心境。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菊花》詩:「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此詩大意是說,宅院周圍遍植菊花,濃香隨風飄滿家舍,似愛菊的陶淵明家。籬笆邊的菊花在夕陽照耀下,金輝耀眼,不是偏菊花,因為菊花不畏嚴寒,迎風傲雪。菊花在一年當中開花最晚,菊花開過大自然中已無鮮花開放。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的愛菊之情。這其中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菊花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名作《離騷》中即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雖然此詩中菊花還只是點綴物,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詠菊詩,但卻成為後世浩如煙海的詠菊詩詞的濫觴。魏晉時期,詠物文學達到了一個高度繁榮的階段,純粹的詠菊韻文也開始出現了,如成公綏的《菊頌》、郭璞的《菊贊》、袁山松的《詠菊》等作品,或描寫外形、或贊嘆妙用、或頌揚品質,都是對菊花的集中表現。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飲酒》等詩中對菊花的吟詠,更是在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唐宋時期是詠菊詩詞創作的高峰,幾乎所有著名詩人、詞人都曾創作過吟詠菊花的作品,表現特點也大多由重外形描寫而轉趨於重內涵發掘,使菊花的歷史文化意蘊得到逐步定型、強化。元明清時期直至當代,詠菊詩詞的創作一直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局面,在沿承傳統詠菊主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較有新意的作品。綜觀中國歷代的詠菊詩詞,思想內容豐富,藝術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有的著重描寫菊花雅緻的姿容、顏色;有的則著重表現菊花獨有的內在氣韻。有的直抒胸臆,述說作者對菊花的喜愛之情;有的則採取比興寄託的表現方式,通過菊花,以隱曲幽微的筆觸表達內心的復雜情愫。詠菊詩詞的內容雖具有廣泛性、多元性的特點:把菊花開放於秋冬時節的自然屬性人格化,贊頌其孤傲、頑強、堅貞等優秀品質。深秋初冬之時,天氣轉寒,西風蕭瑟、草木凋零、萬物肅殺。生命力的消失、時光的流逝,容易使人產生悲涼之感、憂戚之嘆。而此時應節而開的菊花,卻綻放出多彩的姿容,散發著熱烈的氣息,與周圍的寒肅世界、與那些開放於春夏的俗艷之花產生了強烈對比,讓人們不禁欽佩於菊花的生命力之頑強、精神之可貴。這一品質往往成為詩人們吟詠菊花的立足點、出發點,正如唐代詩人元稹詩中所寫的那樣:「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菊花與隱逸文化的密切關系。菊花被稱為「花中隱士」,主要歸功於晉代著名隱士、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愛菊、詠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適情足志,以追求性情的本真,成為後世文人心目中的隱士典範。他酷愛菊花,也寫了不少詠菊名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等名句,堪當詠菊詩中的經典。如果說陶淵明之前的詠菊文學還大多停留在對菊花外形、功用的描述,那麼從陶淵明開始,詠菊文學就漸漸轉向了對菊花內在品質的贊美歌頌。菊花傲然不俗、堅貞不屈的品性,與傳統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窮節等品質相契合,成為一種隱逸文化的固定象徵,菊花也成了隱逸者即花中隱士,以菊比德、以菊喻志,以菊抒情等方面體現出它的審美價值。中國人視花有靈有情。隨著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發展,丟弄了那些封建迷信和宗教色彩,而用充滿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憧憬美好幸福未來的情感於花。藉以謳歌社會和人生中的真,善、美,形成了特有的審美觀。表現在用花,贊花和賞花的著眼點上,中目人既重花卉外形之美,也重花的興謝枯榮的內在之美,更喜追求由觀花而得的心靈感受的韻味之趣,以達到賞心悅目的快感。說明中國人贊花、賞花的目的是雙重的既要求有裝飾美化的實用效果,又要求有暢神達意的精神享受。從中得到啟示,激勵以及情操的陶冶,無論以何種形式表現花的美,注重形式與內涵的統一和諧之美,與傳統文化藝術一樣,要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賞花的表達方式上,喜歡直接客觀的描,訴,詠,唱、觀等方式,更喜歡借花明志,以花傳情的表現主觀的感受之情,常將花寓以多種吉祥美好的象徵意義,使花人格化甚至神化,採用比興寄託的手法,通過聯想而意會深遠的意義。「詩言志」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詩歌的優良傳統,古代詠菊詩數量雖多,但真正紮根在讀者心靈深處的,還是那些"「托物言志」之作。

⑷ 菊花的特點和象徵意義

菊花有以下的象徵意義:

一、菊花文學象徵意義。

1、象徵天道所在。

三國時畫家鍾繇之子鍾會曾做《菊花賦》,認為菊花是天地之氣交感生,讓人感覺到天道所在。因此菊花是天道的象徵。

2、象徵正直不屈。

菊花又被稱為「黃花」,在古代中華民族中認為黃色的大地,因此黃色也是中色、正色。菊花凌霜而開,傲岸不屈,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正直不屈。

3、象徵吉祥長壽。

菊花具「養性上葯,能輕身延年」之效用,被譽為「十二客」中的「壽客」。人們把菊花與其他音韻相同的花草、物象以及文字等相搭配,組成種種內涵豐富的「吉祥語」圖案,以點綴生活,求得幸福長壽。

4、象徵高雅純潔。

屈原《離騷》有「西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詠菊》有「耐寒惟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潔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雅純潔的象徵。

5、象徵隱歸隱的悠然。

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繪了隱士隱居在鄉野的悠然自得,常被後世所使用,因此菊花也象徵著隱士歸隱田園的恬靜愜意。

6、象徵鬥士。

黃巢了有「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其帶有明顯寓意和傾向性的詩作里,菊花成了飽經滄桑的勇敢堅強的鬥士,為民請命,替天行道。同時唐•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菊花也成為戰士的代表。

7、傷感的象徵。

李清照《醉花陰有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菊花,在她筆下成了抒發情思的對象。用「瘦」字抒發內心對久別丈夫的傷感之情。

二、菊花的其他象徵。

菊花在葬禮上、墓碑前常常出現,象徵著逝去和緬懷。因此現代華人忌諱送人菊花。

流行語中是屁眼的意思,特指肛門。形狀如同菊花。所以現在常說「爆菊花!」這句話可以被稱為玩笑話和具有挑逗意義的挑釁話。

三、菊花花語象徵意義。

菊花:清凈、高潔、懷念、成功。

黃菊:飛黃騰達。

白菊:哀悼、真實坦誠。

紅菊:我愛你。

翠菊:追想、可靠的愛情、請相信我。

春菊:為愛情占卜。

冬菊:別離。

天人菊:團結。

萬壽菊:友情。

金盞菊:悲傷嫉妒。

富貴菊:富貴榮華、繁茂興盛。

矢車菊:纖細、優雅、單身的幸福。

麥桿菊:永恆的記憶、刻畫在心。

鱗托菊:永遠的愛。

瓜葉菊:快樂。

六月菊:別離。

太陽菊:熱情、活力。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純情。

法國小菊:忍耐。

藍色水菊:善變固執無情的你。

雛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純潔、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興奮、有毅力、適應力強。

四、菊花顏色的象徵意義。

紅色:代表熱情、奔放、喜悅、慶典、活力、健康、熱情、希望。紅色象徵血液,代表血氣旺盛,喜歡紅色的人工作及戀愛上均會全情投入,佔有欲強凡事不易放棄。紅色菊花代表喜戀。

黑色:代表嚴肅、夜晚、穩重。也有死亡,罪行,恐怖,嚴重,嚴肅,苦難的意思。因此黑色的菊花不要亂送。

黃色:代表高貴、富有、溫和、光明、快樂。富幽默感,象徵人的精神領域,喜歡黃色的人,較聰明,分析能力強。黃色菊花也代表失戀之意。

白色:代表純潔、簡單、純潔、神聖、清爽。純潔無垢,另人想起婚紗,通常表裡一致,不弄虛作假,適應能力高。

綠色:健康,清新,幼細,生命,恩惠,盼望,培育、自然,和諧。象徵著新鮮,刺激,和平。

拓展資料:

菊花(拉丁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熱點內容
講故事評價 發布:2024-12-27 10:22:09 瀏覽:985
月太陽成語 發布:2024-12-27 09:58:15 瀏覽:245
客旅的故事 發布:2024-12-27 09:56:45 瀏覽:228
阻開頭成語 發布:2024-12-27 09:56:03 瀏覽:144
愛情故事粵語歌 發布:2024-12-27 09:56:03 瀏覽:72
很多網成語 發布:2024-12-27 09:15:45 瀏覽:120
苦與樂成語 發布:2024-12-27 09:10:01 瀏覽:501
鹵味故事 發布:2024-12-27 08:59:03 瀏覽:956
塔字成語 發布:2024-12-27 08:54:37 瀏覽:251
月人生猜成語 發布:2024-12-27 08:50:29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