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雁門關歷史典故

雁門關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12 03:16:57

㈠ 雁門關長城導游詞4oo字

hi!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小姓蒙,你們就叫我蒙導吧。旅途中,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遊客,不要在長城上亂刻亂畫。現在我們一起登上長城去感受一下它的雄偉吧!
遊客們,你們知道嗎?長城是我國古代一座防禦力極強的工程,它興建於秦始皇年代,長城有一萬三千多里長,據粗略計算,長城還能繞地球一圈呢!怎麼樣,夠驚人吧!
各位遊客們,請看我們腳下的長城。我們單看這些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遊客們,現在讓我來給你們細細地講一講關於長城的故事,你們可要仔細聽噢!傳說中有一對金龍玉女下凡,男的叫萬善良,女的叫孟姜女。當他們要結婚時,秦始皇派官兵們把萬善良捉去修長城。孟姜女在家裡苦苦地等著自己的夫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孟姜女始終沒有等到夫君。於是孟姜女給夫君做好寒衣,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在悲傷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長城,自己也成瞭望夫石。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大家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對長城又有新的認識呢!
『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大家都當了一回好漢,我們的瀏覽到此結束了,祝你們旅途愉快,謝謝!
嗨,遊客們。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劉,大家可以叫我劉導。我將帶領大家去瀏覽氣魄雄偉的長城。Let』s go!
朋友們,這就是長城,它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到前三世紀修建的。那時各國諸候為了互相防禦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擾,在各自領地上修築了防禦用的城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用三萬多人力,十多年時間,把原來秦、趙、魏、燕、齊等國所築的城牆加以修繕並且連接來。 現在我們通常說的萬里長城是指明朝修建的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瀕臨渤海灣的河北山海關,中間主要關口有: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居庸關、紫荊關,偏關,雁門關,平型關,娘子關,橫亘七個盛市,全長六千七百多公里。萬里長城工程堅固,氣勢雄偉,蜿蜓起伏,勢若游龍,是中國最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旅遊勝地。
呀,時間不早了,大家該吃午飯了。走,吃北京鴨去。因為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在大家吃飯的同時,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在秦朝,有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知書達理,伶俐非凡。她嫁給了蘇州的范喜良。那年,秦始皇召集百萬民夫修築長城,范喜良也被抓去了。半年多過去了,已經是冬天了。孟姜女決心千里迢迢為丈夫送寒衣,到那裡才知道丈夫已經死了,她便哭了起來,哭倒了好多里長城。無數具白骨暴露在長城腳下,孟姜女想:「即使見不到活的丈夫,也要把丈夫的屍骨帶回去。」
【擴展閱讀篇】
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游覽注意事項和對遊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
a、開頭語
(1)介紹自己和旅行社
(2)介紹司機和車型、車號
(3)介紹旅遊時間、地點和形成安排
(4)表示歡迎。
b、告別語
(1)總結旅遊情況
(2)感謝遊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見
(4)表示依依惜別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遊景點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遊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引起游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遊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可根據需求所變)。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遊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同時要提醒旅遊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功能
1.引導遊客鑒賞
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遊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
傳統文化知識即向遊客介紹有關旅遊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遊客增長知識。
3.陶冶遊客情操
導游詞的語言應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遊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遊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導游詞通過對旅遊地出產物品的說明、講解,客觀上起到向遊客介紹商品的作用。
編輯本段特點
其主要特點是口語化些,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和藹,親切,自然輕松
編輯本段易出現的問題
1. 缺乏鮮明主題和觀點
2. 內容太單薄。
3. 結構層次不清楚,邏輯性不強,條理不清晰。
4.

㈡ 國家有幾大著名的"關"地理位置重要性及歷史典故

  1. 山海關:位於中國東北部渤海之濱,東經119°24』至119°51』,北緯39°48』至40°07』,是隸屬於秦皇島市的一個城區,在市之東北部。明末女將軍秦良玉鎮守過山海關。李自成與吳三桂在此激戰。我國著名詩人查海生在附近卧軌自殺。

  2.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標位於東經98°17′,北緯39°47′。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肅州區。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秦朝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里,兩千多年前開辟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家征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里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3.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區境內。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

  4.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

  5. 玉門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於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里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里,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㈢ 北京長城有哪些歷史典故

萬里長城作為一項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保護中原地區的人民有一個安定和平的生產、生活環境,防止和避免戰爭的浩劫。

在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時期內,中原各王朝的軍事力量都無力控制北方遼闊的草原和荒漠。在此情形下,提防北方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擾,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的最好辦法就是修建一道具有堅強的防禦體系的高大屏障。

修築長城是中國歷代政治家、軍事家的共識,其中一些人更以修築長城、守衛長城的歷史功績彪炳史冊。像明末的薊鎮總兵戚繼光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但另一方面,修築長城又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從老百姓到皇帝各階層的人都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民群眾的真實思想感情。

許多朝代的統治者為修築長城,向老百姓強加各種徭役差賦,使老百姓遭受了難以忍受的苦難,其中包括孟姜女故事中提到的夫妻骨肉分離,命喪黃泉。這是低層老百姓反對修長城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反映了歷史悲劇的一個方面,歷史悲劇的另一面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鐵騎湧入中原地區,肆意擄掠人口、財物、牲畜,燒殺搶劫,使中原地區的人民飽受摧殘。

這樣的浩劫使社會動盪,經濟凋敝。從這個角度來說,修建長城、抵禦外侮與其說是帝王的個人意志,不如說是全民族的自覺選擇。

人們詆毀修建長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長城得不償失,他們認為對待敵人應該用仁德感化,而不是用武力或屏障去阻擋。持這種觀點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一年,古北口的總兵官蔡元上了一個奏摺,說他管轄的那一段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

康熙說,從秦朝到現在,每個朝代都在修長城,然而,花費人力物力修築的長城仍然抵擋不住邊關的外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康熙還說,他在巡視時發現古北、喜峰一帶損壞的地方很多,如果要修的話,興工勞役,可能會擾害百姓。另外,長城延綿數千里,需要多少兵將才能守住?

康熙不修長城的決策是正確的,因為其時的邊關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東北地區是清王朝的發祥地,對蒙古地區的王公貴族,清政府又採取了團結懷柔的政策,長城以北基本上沒有構成威脅的軍事力量,因此在當時的北京地區,長城確實是不必修的。

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明末的統治者只知徵兵增餉,鎮壓人民,而不知修德安民,結果是鎮壓愈狠,反抗愈烈,農民起義的洪流終於推翻了明朝的統治。

清初的統治者吸取了這個歷史教訓,在入關之後採取了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策,使遭受嚴重摧殘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漸漸地取得了人民的擁護,奠定了政治統治的基礎。

但康熙忽略了在明以前,他們那個民族對中原的屢次侵害,起碼對他們而言,"修德安民"是不起作用的。歷史上清兵幾次突破長城防線長驅直入,其實都不是長城本身的問題,而是明朝軍隊士氣低落、防衛鬆懈所致。同一時期袁崇煥指揮的寧遠、錦州、北京保衛戰證明了依靠堅城與眾志成城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事實上,無論是康熙還是其他皇帝,誰也不能只靠修德安民來維持統治,康熙削平三藩、殲滅准噶爾部噶爾丹的戰役都動用了八旗勁旅,由於當時清軍兵力強盛,作戰以進攻為主,長城沒有派上用場。如果敵軍主動來攻,長城肯定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清朝皇帝對長城作用的低估,還在於他們用宗教和思想統治的方法維護了邊關的安寧,他們對蒙古及西域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康熙、乾隆時代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清朝皇帝在這里與蒙、藏等少數民族高級人物會見,順帶進行宗教和政治活動,使各少數民族首領不必進京也能與清廷交往。

清政府就這樣依靠正確的宗教、政治政策取得了鞏固統治,安定邊疆的目的。

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清代修廟取得邊關的安寧是因為明、清兩朝的時代不同,歷史條件、周邊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同。

懷柔政策的成功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缺少了這個前提,懷柔政策也會一敗塗地。同樣是清政府,待到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出現在中國沿海時,清政府無論如何貫徹執行撫夷的政策,最後也只能割地賠款、使中國人遭受巨大的屈辱。

其實,明代所修的長城,構思是非常巧妙,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明代長城的東半段,是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西北的宣府鎮長城處於蒙古鐵騎南下的要沖,因此築有內外兩道長城,長城在八達嶺東側分作兩路,其中一路向西北經張家口,至大同方向,稱為外長城。

另一路向西南經居庸關,沿河城、河北易縣至阜平縣,稱為內長城。

外長城上的偏關、寧武關、雁門關合稱"外三關"。

內長城上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合稱為"內三關"。

這樣就形成了以外長城掩護內長城,內長城護衛內三關,內三關拱衛京師的縱深防禦體系。這樣一來,即使敵軍突破了外長城防線,明軍依然可以在內長城一線迅速集結兵力,重新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從長城的功效來看,長城不僅僅是軍事設施,更是推動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杠桿。

歷代朝廷為解決守城將士的給養,而實施的軍屯、民屯、移民戍邊,都刺激了長城沿線經濟的發展。

在和平時期,這里也是開展邊境貿易的地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作為軍事防禦設施,長城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是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將是永存的。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在極為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憑借著較為原始的工具,完成的極為艱巨復雜的工程,可以說,長城是中國先民為自己樹立的一座豐碑,是人類建築史、軍事史上的奇跡。

熱點內容
通打一成語 發布:2024-11-24 11:02:24 瀏覽:968
雪大的成語 發布:2024-11-24 10:49:24 瀏覽:900
花故事 發布:2024-11-24 10:45:13 瀏覽:907
美女被綁故事 發布:2024-11-24 10:27:03 瀏覽:35
癢字成語 發布:2024-11-24 10:20:58 瀏覽:287
成語的名稱 發布:2024-11-24 09:48:49 瀏覽:17
膽眼睛成語 發布:2024-11-24 09:31:19 瀏覽:864
繪畫及故事 發布:2024-11-24 09:17:39 瀏覽:269
朵拉的故事文字版 發布:2024-11-24 09:11:53 瀏覽:853
琵琶故事 發布:2024-11-24 09:07:01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