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團的典故
『壹』 有誰知道莆田歷史典故啊
「大年三十過一個年,正月初四再過一個年,莆田這種五天內過兩個大年的習俗在福建省獨一無二。」莆田地方誌委員會主任林金岱驕傲地說。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這天也要過大年,這一天的「年」在莆田稱為「做大歲」,其熱鬧程度和規模與年三十的「做歲」一樣。在初四這一天,堅守傳統的莆田人都要吃長壽面和「紅團」,在初五早上這一天,莆田的各家各戶也會像大年初一一樣開始燃放鞭炮,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林金岱說,有兩個大年主要是因為當年日本倭寇入侵莆田的歷史遭遇改變了春節的風俗。
■ 白額春聯
正因為有這段歷史的緣故,莆田境內也流行著貼白額春聯的風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貼上白聯,但在初四「做大歲」,又要按慣例貼上大紅春聯,在哀思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人們選擇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在剛貼過的白聯上面,覆蓋大紅的春聯,將白聯露出一截,以示心有餘哀。從此以後,莆田地區在春節時,便流行貼上白額春聯的風俗。林金岱說,春節民俗當中蘊含著莆田人獨特的情感記憶。
紅團上桌蟹蝦圍爐
在莆田過年,圍爐是最有年味的。莆仙民間,尤其是在農村,各家各戶在年三十以前都要准備好油炸豆腐、油炸地瓜、薄糕、紅柑,殺雞鴨、殺豬羊,還有必不可少的「紅團」。「紅團」用糯米粉做原料,裡麵包著綠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膩。莆田民俗專家黃秀峰說,對於莆田人來說,「紅團」意味深長,紅色是喜慶的色彩,圓圓的形狀寓意著家庭團圓,另外「紅團」的甜也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開始辭年了,鄉村中響起爆竹聲,孩子們在歡呼聲中辭舊迎新。緊接著,除夕夜圍爐開始,莆仙各家各戶的廳堂燈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飲,大家歡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在莆仙的一些鄉村中,比較講究古例的,要把木炭燒紅放在烘爐里,放在餐桌下面,表示全家親熱團圓、興旺發達。
莆仙民間圍爐時,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鯽魚(俗名鯽母,諧音積寶)、蟹(要十腳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蝦(莆田方言諧音讀「he」,寓指一家和和氣氣,和氣生財)、甜丸子(寓指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的),這四道菜是常見菜,只要經濟允許,一般莆田人家裡圍爐時都見得到。在莆田農村和一些城郊結合部的莆田人,春節時還要在廚房裡的水缸內養幾條活鯽魚,表示年年有餘。莆仙人很是看重親情的,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過年時,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圍爐正是親人歡聚一堂的時候。因此,為表示對親人的思念,在圍爐時,如果有人確實無法趕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給他放上一副碗筷。
元宵游燈點「燭山」
莆仙元宵節有著濃厚的地域特色。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莆仙地區從城區街巷到農家小院,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人們燃放爆竹焰火,敲鑼打鼓,表演歌舞、踩高蹺、游龍燈,各社、壇、宮、廟都舉行迎神賽會活動,出遊隊伍成千上萬人,浩浩盪盪,人們舉五色旗、裝童子、跑十警、扮故事、打亻車鼓、奏十音八樂,鳴炮放銃,熱鬧非凡。各鄉鎮村落都有露天的莆仙戲,還有游燈、舞龍、戲獅等,幾乎通宵達旦。
大游燈。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許多村鎮還舉行彩燈遊行,俗稱「大游燈」。游燈中各類彩燈爭奇斗艷,有龍燈、鳳燈,有荷花燈、麒麟燈、月兔燈、鰲魚燈,還有玉珠燈、琉璃燈等,燈上繪有人物、故事、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山水樓閣等圖案。仙游楓亭鎮大游燈最為壯觀。游燈中,有走馬燈、猜謎燈、塔燈、六角燈、蜈蚣燈、彩藍燈、菜頭燈等。莆田華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戶都要把燈籠安裝在長約3厘米、寬6厘米左右的條木板上,組織一次有三四千人參加的大游燈。從霞皋村游到城裡廣化寺前。
媽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島嶼上,特別是湄洲島上,有舉行媽祖元宵的風俗。媽祖元宵節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島內外除祖廟外,其他數十個媽祖宮,從正月初八起至十八,都先後舉行分元宵節,即將各宮的媽祖移駕到廟內,廟里奏十音八樂,並邀請道士做醮。而後再按各宮活動范圍,把媽祖再移駕回宮。在媽祖廟(宮)內元宵晚還有點「燭山」的俗例。燭山是在木架上裝有數以千計的燭釘,由善男善女從家中帶來一對對的花燭燃在木架上,遠遠看去好似一座座燭山,百姓要待花燭燒到只剩五六厘米時,才將其熄滅,把燭蒂帶回家繼續點上,表示祥瑞平安。市區內文峰宮(媽祖宮)里,元宵節宮內也點燭山。每年元宵晚上,許多市民爭看文峰宮點燭山,人山人海,場面相當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