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魚字典故

魚字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11 05:17:21

1. 關於魚的典故

1、沉魚落雁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漏網之魚

晉襄公打敗了秦國。秦國的將軍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都被俘了。後來晉襄公聽母親說,秦國和晉國是親戚, 冤讎宜解不宜結, 他就放了這三個俘虜。這時, 晉將先軫一聽說國君把秦國的俘虜放走了, 當下三步兩步地跑去見晉襄公, 說服他收回成命。

大將陽處父立刻提了刀, 駕車去追。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這三人也怕晉襄公後悔, 派人來追, 就拚命地跑, 他們一直跑到黃河邊, 回頭一瞧, 果然塵土大起, 有大隊人馬追來,三個人只是叫苦。

正在吃緊時, 卻見河邊有一隻打魚小船, 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 都跳進船里, 原來打魚船是秦國派來接應的。陽處父追到河岸, 眼睜睜地瞧著他們遠去了。於是他們成了「網漏於吞舟之魚」。即: 魚網疏漏, 可以吞下船的大魚都被漏掉了。後來, 這句話就演變為「漏網之魚」。

3、如魚得水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

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4、城門失火,禍及池魚。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里邊快樂地游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

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被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

5、魚躍龍門

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從河南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到了龍門山上,因為無水路被擋在了一邊。

一條大紅鯉魚自告奮勇,去嘗試跳躍龍門,它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

其它鯉魚也做了同樣的嘗試,但是只有少數的幾個成功,而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2. 關於魚的成語典故

含有魚字的成語故事

詞目: 鳶飛魚躍

發音: yuānfēiyúyuè

近義詞: 魚躍鳶飛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釋義: 鳶:老鷹。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出處: 《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示例: 清水池塘傍茅舍,~竹萬竿。(陳毅《由北京到廣州》詩)

詞目: 魚游釜底

發音: yúyóufǔdǐ

釋義: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處: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於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示例: ~難持久。

★清·洪楝園《後南柯·宮議》

詞目: 魚目混珍

發音: yúmùhùnzhēn

釋義: 比喻以假亂真。

出處: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詞目: 魚龍曼延

發音: yúlóngmànyán

釋義:
①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持製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②喻虛假多變,玩弄權術。亦作「魚龍漫衍」。亦作「魚龍

詞目: 魚龍百變

發音: yúlóngbǎibiàn

釋義: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出處: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譬其毫翰,則風雨爭飛;論其文采,則魚龍百變。」

示例: 昌黎(韓愈)文無不根據經典,而議論仍未嘗襲前人陳言,故下筆如~。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

詞目: 魚爛取亡

發音: yúlànqǔwáng

釋義: 魚爛自內而發。比喻因內部腐敗而自取滅亡。

出處: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即微外國債主之干涉,而魚爛取亡之氣象,猶岌岌不可終日也。」

詞目: 魚貫雁行

發音: yúguànyànxíng

近義詞: 魚貫而入、魚貫雁比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比喻連續而進

釋義: 比喻連續而進,猶如魚群相接,雁陣行進。

出處: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復議何學士如璋奏設水師書》:「所隸之艦即可成隊合操,水師之魚貫雁行,即陸軍之步伐止齊。」

詞目: 魚沉雁杳

發音: yúchényànyǎo

釋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 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示例: 源(劉源)出門年余,~。

★清·王韜《凇濱瑣話·劉大復》

詞目: 似水如魚

發音: sìshuǐrúyú

釋義: 像魚和水一樣不能離開。形容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多指男女情人。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明·張鳳翼《紅拂記·傳奇大意》:「李靖人豪,張姬女俠,相逢似水如魚。」

示例: 《正旦唱》這廝只因飽暖生淫慾……《正旦唱》便休想~。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詞目: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發音: sānrìdǎyú,liǎngrìshàiwǎng

釋義: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頻繁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

示例: 體育鍛煉要每天堅持,不要~。

詞目: 清水無大魚

發音: qīngshuǐwúdàyú

釋義: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出處: 語出《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詞目: 白魚赤烏

發音: báiyúchìwū

釋義: 為祥瑞之兆。

出處: 《史記·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

示例: ~之符,黃金紫玉之瑞,事豐奇偉,辭富膏腴,無益經典而有助文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

詞目: 魚沉鴻斷

發音: yúchénhóngàn

釋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雲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詞目: 鮑魚之次

發音: bàoyúzhīcì

釋義: 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出處: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王聘珍解詁:「次,若今市亭然。」

以上內容是成語故事:含有魚字的成語
內容提要: 含有魚字的成語 詞目: 鳶飛魚躍 發音:
yuānfēiyúyuè 近義詞: 魚躍鳶飛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釋義: 鳶:老鷹。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出處: 《詩經·大雅·旱麓》:...

3. 歷史上魚的典故

魚腸劍

4. 「魚」的典故

^_^ 這個我知道抄:
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為秘傳信息,以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這樣以魚傳信稱為「魚傳尺素」。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製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余」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如魚得水」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自在。

一位偉人曾說:「人是由魚變的。」這同人所共知的「猴子變人」說似乎悖杵;然細細想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海洋中的高級生命是魚,人作為陸地上的高級生命,說其在進化鏈上曾同魚的蛋白基因有過相同的結構,不是又合乎進化論觀嗎?可見,「魚可變人」之說並非偉人信口開河,故作標新立異之論,而是他哲學思考的結果。這一說法還可從世界其他民族那裡找到「知音」,「魚美人」的傳說便是一例。人與魚的「遠親」關系,我們還可從我國歷史和我國民俗中找到旁證。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

5. 關於魚字開頭的典故有哪些

魚字成語如下:

魚帛狐篝

魚帛狐聲

魚腸尺素

魚腸雁足

魚沉鴻斷

魚沉雁靜

魚沉雁落

魚沉雁渺

魚沉雁杳

魚傳尺素

魚大水小

魚封雁帖

魚釜塵甑

魚貫成行

魚貫而出

魚貫而行

魚貫而進

魚貫而前

魚貫而入

魚貫雁比

魚貫雁行

魚箋雁書

魚驚鳥潰

魚驚鳥散

6. 關於魚的典故

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1)。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2),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麼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1)。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2),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麼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7. 請問古代關於吃魚的典故

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為秘傳信息,以絹帛寫信而裝在回魚腹中。這樣以魚傳信稱答為「魚傳尺素」。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製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余」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如魚得水」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自在。

一位偉人曾說:「人是由魚變的。」這同人所共知的「猴子變人」說似乎悖杵;然細細想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海洋中的高級生命是魚,人作為陸地上的高級生命,說其在進化鏈上曾同魚的蛋白基因有過相同的結構,不是又合乎進化論觀嗎?可見,「魚可變人」之說並非偉人信口開河,故作標新立異之論,而是他哲學思考的結果。這一說法還可從世界其他民族那裡找到「知音」,「魚美人」的傳說便是一例。人與魚的「遠親」關系,我們還可從我國歷史和我國民俗中找到旁證。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

熱點內容
形容有魅力的成語 發布:2024-11-02 09:56:50 瀏覽:748
冠字成語 發布:2024-11-02 09:29:57 瀏覽:862
夜字成語 發布:2024-11-02 09:24:47 瀏覽:818
珠暗成語 發布:2024-11-02 09:13:18 瀏覽:791
我與手機的故事 發布:2024-11-02 08:46:37 瀏覽:397
綠色小故事 發布:2024-11-02 08:45:52 瀏覽:375
兄弟相殘的故事 發布:2024-11-02 08:14:20 瀏覽:832
勾什麼成語 發布:2024-11-02 07:53:58 瀏覽:541
吹的成語 發布:2024-11-02 07:41:17 瀏覽:435
登高成語 發布:2024-11-02 07:38:22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