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寓言故事
『壹』 有關不講誠信而害人害己的事例
1、 狼來了
小牧童給東家放羊,寂寞無聊,便惡作劇的高喊:「狼來了!狼來了!」這一天,真來了一群狼,向羊群撲來,小牧童趕緊喊::「狼來了!狼來了!」,可是再也沒見鄉親們來救援。眼看著被狼叼走了好幾只羊。
2、 尼克松水門事件
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烽火戲諸候
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4、《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富翁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
5、季布失諾的故事
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1)失信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不守誠信的相關名言
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2、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3、圖大者,當謹於微。——呂近溪
4、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5、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貳』 諷刺一些人,言而無信的寓言故事
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叄』 關於誠信的寓言(古文)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譯文:
陳太丘跟一個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
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3)失信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陳太丘與友期》是《世說新語》里記載的一則軼事。此軼事說明了人必需要講誠信,不講誠信得不到朋友的尊重,甚至於不想和其成為朋友。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
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肆』 不守信用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伍』 誠信寓言故事及寓意
1、獨一無二的玫瑰
小王子有一個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艷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人世間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現僅僅一個花園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開始,這個發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但最後,小王子明白,盡管世界上有無數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朵玫瑰花,他澆灌過,給她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一句話,他馴服了她,她也馴服了他,她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一隻被小王子馴服的狐狸對他說。
寓意: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系,勝於一千個一般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葯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
2、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寓意: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3、鹿、狼和羊
鹿跑去向羊借一千麥,並說狼可以為他擔保。羊懷疑他是存心欺詐,便說:「狼常常搶奪他所要的東西,而你跑得比我快得多。到了償還時,我怎麼能找到你們呢?」
寓意:這故事說明:不要相信那些不值得相信的人,不要借錢或物給那些根本不打算償還的人。
4、山鷹與狐狸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間的友誼更加牢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山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山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
狐狸回來後,知道這是山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山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山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郁被燒死丁,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山鷹的面前,把那些小鷹全部吃了。
寓意: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5、愚蠢的鷺鷥
一天,狼吃東西的時候太心急了,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寓意: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陸』 與誠信有關的寓言或故事(要短的)
1、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2、鹿、狼和羊
鹿跑去向羊借一千麥,並說狼可以為他擔保。羊懷疑他是存心欺詐,便說:「狼常常搶奪他所要的東西,而你跑得比我快得多。到了償還時,我怎麼能找到你們呢?」
3、二人相馬
伯樂教兩個人辨認愛踢人的馬,(這兩個人)一起去趙簡子的馬棚里看馬。一個人指出了愛踢人的馬,他從後面摸那匹馬,多次撫摸它的屁股而那匹馬卻不踢人。那個人認為自己認錯了,另一個人說:「你沒有認錯。愛踢人的馬是它,但是它扭傷了肩和膝蓋。
會踢人的馬,都是舉起後腿讓前腿來負擔;膝蓋腫了不能負擔,所以後腿不舉。你善於認會踢人的馬,卻不善於認腫的膝蓋。」
4、山鷹與狐狸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間的友誼更加牢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山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山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
狐狸回來後,知道這是山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山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山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郁被燒死丁,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山鷹的面前,把那些小鷹全部吃了。
5、曾子殺豬
曾子,又叫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拉住她的衣襟又哭又鬧,說要跟著媽媽一起上街。
曾參的妻子被孩子糾纏得沒有辦法,就對孩子說:「你留在家裡吧,等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孩子被哄回家裡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用繩子把豬捆在地上,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備殺豬呢!她一看這陣勢,急了,趕忙制止丈夫說:「剛才是和孩子說著玩的,哪是真的要殺豬呢!」
曾參卻認真地對妻子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還小,不懂事,只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實質上就是在教孩於說假話。
再說,母親騙了孩子,孩子就會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就不會輕易相信了。這樣做,對家庭教育是不利的。」
結果,曾參說服了妻子,還是把豬殺了。
『柒』 有什麼關於有失必有得的寓言故事,或者自然現象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悅其色,捐其精.
亡羊補牢,不猶為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饒人不是痴,過後得便宜.
『捌』 都說誠信是做人根本,你知道有哪些不講誠信而害人害己的事例
故事一
狼來了的故事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有個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但是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愛撒謊。
有一天,他覺得很無聊,他就向著山下種田的人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人們聽到喊聲急忙往山上跑,可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的小孩哈哈大笑:「真有意思,我是逗你們玩的!」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小孩故伎重演,農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放羊小孩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
第三天,放羊小孩又欺騙了人們。人們對放羊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放羊小孩對著山下拚命呼喊:「狼來了,狼真的來了!」但是,人們認為他又在說謊,都沒有理睬他。結果,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感悟:放羊的小孩因為多次撒謊而失去了人們對他的信任,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狼來了的故事告訴我們,說謊是一種錯誤行為,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讓別人失去對自己的信任。撒謊百害而無一利,誠實守信才是正道。一個不具備誠實素質的人,最終只會落得個害人害己的下場。
故事二
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被罷免了官職,家裡窮得吃不上飯。一天,家裡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裡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
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裡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說,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說了。皇帝認為孟信是個誠實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榮歸故里。
感悟:孟信不因家境貧寒而賣病牛,以誠實守信贏得了皇帝的賞識,重新入朝為官,走出困境。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自己的信譽,才能在困境時獲得別人的幫助。
故事三
魏文侯的誠信故事
戰國時候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次日下午去山林打獵練兵。
可是,第二天下起了瓢潑大雨。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不能讓他白等。」
有個大臣自告奮勇說:「那好,我馬上去。」可是,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感悟:對於魏文侯而言,這是一件特別小的事。可連這種小事,他都做到了信守諾言,所以他贏得了臣民的擁護與愛戴,國家得到了繁榮發展。一位古代君主都能如此誠實守信,作為現代普通人的我們,也應當做到誠信待人,誠信做事。
故事四
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流傳著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說的是,一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話,只要他答應的事,都會盡力辦到。因此,許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當時敬仰季布為人的人們,都在暗中幫助他。
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人又遠赴河南洛陽,找到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請他替季布說情。在夏候嬰的勸說下,劉邦不僅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還給季布封了官。
感悟:因誠實有信,季布在遇到困難時得到了眾人的幫助;也因誠實有信,贏得了劉邦的尊重。相反,如果因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失信於別人,在短時間內看,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最終,所有的詭計都會被拆穿,損人害己,得不償失。
故事五
查道吃棗留錢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僕人看望遠方的親戚。到了中午,兩個人都餓了,可路上沒有飯鋪,怎麼辦呢?僕人建議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查道說:「那怎麼能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怎麼能偷吃呢?」結果兩人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查道和僕人餓得發慌,就采棗子來吃。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采過棗子的樹上。
僕人不理解,可查道說:「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的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
感悟:誠信,其實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存在。誠實守信也並不只是在一些大事件上才能體現出來,就像查道這樣,只是吃了別人幾顆棗也要把錢留下的小事,同樣體現出查道的誠信之道。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到時時處處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