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成語典故
㈠ 與鹿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鹿死誰手
成語拼音:lù sǐ shuí shǒu
成語解釋:鹿:獵取的對象。追鹿不知落入誰手。指政權不知落入誰人之手;後借指不知勝利歸屬何人。
成語出處:《晉書 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2、逐鹿中原
成語拼音:zhú lù zhōng yuán
成語解釋:在中原爭奪天下。比喻爭奪政權。逐:追趕;鹿:比喻帝位、政權。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3、指鹿為馬
成語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4、群雄逐鹿
成語拼音:qún xióng zhú lù
成語解釋:群雄:舊指許多有軍事勢力的人。逐鹿:比喻爭奪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勢力爭奪最高統治地位。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5、共挽鹿車
成語拼音:gòng wǎn lù chē
成語解釋: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成語出處:《後漢書·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
㈡ 關於「鹿」的吉祥成語有哪些
標枝野鹿、共挽鹿車、鹿裘不完、鴻案鹿車、心頭撞鹿
1、標枝野鹿
讀音:biāo zhī yě lù
解釋:標枝,樹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無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後指太古時代。
出處:《莊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白話釋義: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官員像標枝,人民像野鹿。
2、共挽鹿車
讀音:gòng wǎn lù chē
解釋: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出處:《後漢書·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
白話釋義:妻子就全部歸侍御服飾,再寫短布裳,與宣共拉小車回家鄉。
3、鹿裘不完
讀音:lù qiú bù wán
解釋:比喻檢朴節儉。
出處:《漢書·虞延傳》:「昔晏嬰輔齊,鹿裘不完。」
白話釋義:從前晏嬰輔佐齊國,檢朴節儉。
4、鴻案鹿車
讀音:hóng àn lù chē
解釋: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四回:劍雲是寒士生涯,租定了四斜街一所小小四合房子,夫妻團聚,卻儼然鴻案鹿車。
5、心頭撞鹿
讀音:xīn tóu zhuàng lù
解釋:心裡像有小鹿在撞擊。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
指鹿為馬。
典故: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
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
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
群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能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順從趙高的說法。
(3)鹿成語典故擴展閱讀:
指鹿為馬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zhǐ lù wéi mǎ,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白話譯文: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
用法: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例句:縱然是長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屬指鹿為馬,顛倒是非。
㈣ 古代人把動物鹿有關的成語故事
獐麇馬鹿
馬鹿異形
鹿馴豕暴
以鹿為馬
共挽鹿車
鹿死誰手
權移馬鹿
鹿車共挽
秦失其鹿
標枝野鹿
群雄逐鹿
逐鹿中原
挺鹿走險
指鹿為馬
心頭撞鹿
鹿走蘇台
覆鹿尋蕉
馬鹿易形
鴻案鹿車
心頭鹿撞
鋌鹿走險
指鹿作馬
即鹿無虞
中原逐鹿
鹿裘不完
鹿皮蒼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