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魯絹典故

魯絹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08 11:26:22

⑴ 齊國智取某國的典故,請高手指點

種桑誤國和楚國購鹿 管仲

⑵ 憶昔中的典故,這些典故是怎樣體現當時的唐朝社會的

是杜甫的《憶昔》嗎?

其一(回憶的是唐肅宗的信任宦官和懼怕老婆,目的作於警戒代宗不要走他父親的老道)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1.朔方:語出《晉書·鄭沖傳》:「翼亮先皇。至德元載,肅宗即位於靈武,下制曰:『朕治兵朔方,須安兆姓之心,勉順群臣之請。』趙曰:『朔方乃靈武鄰郡。』」
2.千乘萬騎:語出漢靈帝末童謠:「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
語出《史記·秦本紀》:「西北斥逐匈奴,自渝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徐廣曰:「陰山在五原北。」《通典》:「陰山,唐安北都護府也。」驕子,回紇。東胡,安慶緒也。回紇助討賊,收復西京,慶緒奔河北,保鄴郡。驕子,出《漢書》。大宛國有汗血馬。《史記》:「燕北有東胡、山戎。」

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
1.鄴城反覆:史思明既降復叛,救慶緒於鄴城,故曰反覆。
2.關中小兒:指李輔國。《舊書·宦官傳》:「李輔國,閑廄馬家小兒,少為閹,貌陋,粗知書計,為仆事高力士。」《通鑒注》:「凡廄牧、五坊、禁苑給使者,皆渭之小兒。」晉泰始謠:「賈裴王,亂紀綱。」

張後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 勞心焦思補四方。
1.張後句:《舊書·後妃傳》:「張後寵遇專房,與輔國持權禁中,干預政事。帝頗不悅,無如之何。」
2.撥亂:語出傅玄樂府:「撥亂反正從天心。」
3.勞心焦思:語出《史記·夏本紀》:「禹傷父鯀功不成,乃勞心焦思。」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肅不可當。
1.近侍:時公為拾遺,故曰近侍。唐制,拾遺掌供奉。
2.整肅:語出《新書》:「代宗為太子,時從狩靈武,拜天下兵馬元帥。山濤啟事:『可以整肅朝廷,裁製時政。』陳琳檄文:『天下不可當。』」

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1.猛士守未央:此翻《大風歌》語,感慨甚深。《唐書》:「寶應元年八月,子儀自河南入朝,程元振數譖之,子儀請解副元帥、節度使,留京師。明年十月,吐善大入寇。」《括地誌》:「漢未央宮,在長安故城中,近西南隅。」
2.岐雍:唐鳳翔關內地。《舊書·吐蕃傳》:「乾元後數年,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為蕃戎境。」

犬戎直來坐御床,百官跣足隨天王。
1.犬戎句:語出《南史·侯景傳》:「齊文宣夢獼猴坐御床,乃煮景妻子於鑊。又大同中,太醫令朱耽夢犬羊各一在御座,既而景登正殿焉。」
2.百官句:《梁書·武帝紀》:諺雲:「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跣足下殿以禳之。(吳注)漢末昇平謠:桓公入石頭,陛下徒跣足。

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1.傅介子:《漢書》:「傅介子,北地人也,持節使樓蘭,斬其王,歸之北闕。」
2.尚書郎:作者自謂。《木蘭行》:「欲與木蘭賞,不用尚書郎。」蘇軾《東坡志林》雲:「關中小兒壞紀綱」,謂李輔國也。「張後不樂上為忙」,謂肅宗張皇後也。「為留猛士守未央」,謂郭子儀專兵柄、入宿衛也。

賞析
上段九句,下段八句。上段九句感傷肅宗之失德。當時起靈武,復西京,率回紇兵討安慶緒,其才足以有為,乃任李輔國,寵張良娣,禍及父子,而身亦不免焉。故中興之業,尚待繼世也。後不樂,狀其驕恣。上為忙,狀其跼蹐。此分明寫出懼內意。王洙曰:「撥亂,內平張後之難。補四方,外能經營河北也。」下段八句感傷代宗不能振起。代宗初為元帥,出兵整肅,及程元振用事,使郭子儀束手留京,吐蕃入寇,而車駕蒙塵,一時御邊無策,故慨然思傅介子焉。「老儒」句,作者自嘆不能為國靖亂而屍位素餐。錢謙益曰:「《憶昔》之首章,刺代宗也。」

其二(回憶的是唐玄宗是開元盛世,目的在於鼓舞代宗恢復往日繁榮,並不是為憶昔而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1.全盛日:語出《蕪城賦》:「當昔全盛之日。」洙曰:「開元間承平日久,四郊無虞,居人滿野,桑麻如織,雞犬之音相聞。時開遠門外西行,亘地萬余里,路不拾遺,行者不齎糧,丁壯之人不識兵器。」
2.小邑:語出謝靈運詩:「小邑居易貧。」漢文帝詔:「萬家之縣。」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倉廩:《管子》:「倉廩實則知禮節。」蔡邕《月令章句》:「谷藏曰倉,米藏曰廩。」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1.道路無豺虎:語出王融詩:「澄清九州牧,道路無豺虎。」
2.吉日:語出《楚辭》:「歷吉日兮吾將行。」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魯縞:語出《漢書·地理志》:「齊俗靡侈,織作冰紈綺綉純麗之物。」師古曰:「冰謂布帛之細,色鮮潔如冰也。紈,素也。」《韓安國傳》:「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韻會》:「縞,繒精白才,曲阜之俗善作之,尤為輕細,故曰魯縞。」
2.車班班:語出《後漢書》:「桓帝時京師童謠曰:『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奼女工數錢。』」車班班,言商賈不絕於道。
3.男耕女桑:語出《吳越春秋》:「一男不耕,有受其飢。一女不桑,有受其寒。」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1.雲門:語出《周禮·大司樂》:「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2.膠漆:語出晉楊方詩:「情至斷金石,膠漆未為堅。」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1.災變:語出《前漢·京房傳》:「其說長於災變。」
2.叔孫句:漢叔孫通制禮儀。《劉子·文武篇》:「漢祖海內大定,召鄒魯儒生而制禮儀,修六代之樂。」《通鑒》:「開元二十年九月,新禮成,號曰《開元通禮》。」《唐會要》:「開元二十九年八月,太常奏所定雅樂。」《漢·刑法志》:「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唐·刑法志》:「《開元前格》、《開元後格》,皆當時格式律令也。」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1.洛陽句:語出《通鑒》:「漢獻帝和平元年三月,董卓燒洛陽宮廟、官府、居家。」
2.宗廟句:語出)顏之推詩:「狐兔穴宗廟。」宗廟毀則狐兔穴除矣。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
1.魯鈍:語出劉楨詩:「小臣信魯鈍。」
2.蒙祿秩:語出《月令》:「收祿秩之不當。」蒙祿秩,作者時為員外郎。

周宣中興望我皇,灑淚江漢身衰疾。
1.周宣中興:周宣王承厲王之亂,復修文武成康之業,周道復興。
2.灑淚句:語出)張華詩:「衰疾近殆辱。」古今極盛之世,不能數見,自漢文景、唐貞觀後,惟開元盛時,稱民熙物阜。考柳芳《唐歷》,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天下雄富,京師米價斛不盈二百,絹亦如之。東由汴宋,西歷岐鳳,夾路列店,陳酒饌待客,行人萬里,不持寸刃。嗚呼,可謂盛矣!明皇當豐亨豫大時,忽盈虛消息之理,致開元變為天寶,流禍兩朝,而亂猶未已。此章於理亂興亡之故,反覆痛陳,蓋亟望代宗撥亂反治,復見開元之盛焉。

賞析:
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上段十二句追思開元盛世。當時既庶而富,盜息民安,刑政平,風俗厚,制禮作樂,幾於貞觀之治,惜明皇昧持盈之戒,遂至極盛而衰耳。《杜臆》:「『百餘年間』二句,尤為有識,蓋法度之存亡,關乎國家之理亂,先敘此二語,而隨用「豈聞」二字轉下,如快馬驀澗,何等筆力。」下段十句悲痛亂離而思盼興復。自開元至此,洊經兵革,民不聊生。絹萬錢,無復齊紈魯縞矣。田流血,無復室家倉廩矣。東洛燒焚,西京狐兔,道路盡為豺狼,宮中不奏雲門矣。亂後景象,真有不忍言者。孤臣灑淚,仍以中興事業望諸代宗耳。

註:來自網路,做了系統性的篩選、編輯,看得或許比網路明了一點兒。

⑶ 中國古代典故

(1)山公啟事:晉代山濤任吏部尚書,擅於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親自選題數人,寫成奏章,密啟皇帝選錄,然後公奏,故舉無失才,時稱為「山公啟事」。見《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傳》。後用以稱揚薦賢舉能,知人明鑒。唐.張九齡.《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後大明朝堂望南山詩》:「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唐.李商隱.《贈宇文中丞詩》:「人間只有嵇延祖,
最望山公啟事來。」後遂用「山公啟事、名賢啟事、山公啟、山濤啟、山公鑒、山濤鑒、山公識」等稱揚薦賢舉能,知人明鑒。
( 2)龍陽泣魚:《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後遂以「龍陽泣魚」為失寵之典。
(3)仙山樓閣:《史記.封禪書》:「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後因稱仙人所居住的仙境為「仙山樓閣」。多用於形容奇異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4)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後因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形容統治者為所欲為,卻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嚴格要求別人。
(5)千金市骨:花費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招攬人才的迫切。戰國時郭隗以馬作喻,勸說燕昭王招攬賢士,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後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於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
(6)罵坐灌夫:《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與丞相田蚡有隙。在一次列侯宗室為田蚡賀喜的酒宴上,使酒大罵臨汝侯(灌賢)和程不識以泄怒。後遂用「灌夫罵座、使酒罵座、罵座」指酗酒任性而罵人,亦表示剛直不屈,不諛權勢;用「罵座灌夫」指剛直不屈的人。
(7)漱石枕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孫子荊(孫楚)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王濟),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孫楚認為歸隱一定要做到枕流洗耳,一去俗塵;漱石礪齒,遠離人間煙火。後用「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枕石、枕石漱流」等借寫隱居或閑逸生活,或稱品質的高潔無塵。
(8)曾母投杼: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後遂用「曾母投杼、三告投杼、投杼、曾參殺人」等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用「讒言三及、三至之讒」等比喻受誣枉。
(9)騎鶴上揚州:唐無名氏《商芸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幾個人在一起各言其志,有的想做高官,有的想發財,有的想騎鶴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則想三者兼而有之。後遂用「騎鶴揚州、揚州騎鶴、揚州跨鶴、揚州鶴、腰金騎鶴、纏腰騎鶴、腰纏萬貫、十萬纏腰」等指做官、發財、成仙三者兼而有之,或形容貪婪、妄想,或寫得意之事及得意之態。
(10)望帝啼鵑: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後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後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元.關漢卿《竇娥冤》:「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後遂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魄、古帝魄、蜀鳥」等指杜鵑鳥;用「子規啼血、杜鵑啼血」等指杜鵑鳥的哀鳴。常用以描寫哀怨、凄涼或思歸的心情。
(11)斷送老頭皮: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六:「昔年過洛,見李公簡,言真宗既東封,訪天下隱者,得杞人楊朴,能為詩。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朴曰:『唯臣妻有一首雲: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隱士楊朴被召,在回答宋真宗問話時,他以佯狂之態,詭稱妻子作詩說他應召是被官府捉去,把老頭兒斷送了。後遂用「斷送老頭皮」指被官事所羈,不能自由自在;以「老頭皮」稱老人。
(12)焦尾琴:《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燒火做飯)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吳人用桐木燒火做飯,蔡邕聽見木在火中國的爆裂之聲,知道是上好的木材,便請製成琴,果然琴聲優美。因琴尾已焦,人稱「焦尾琴」。後遂用「焦尾琴、焦尾、焦琴、焦桐」等指美琴或比喻歷盡磨難的良才、未被賞識的寶器;用「桐尾焦、桐爨、爨桐、爨下桐、爨下琴、爨下殘、爨下余、爨下焦、良材入爨」等寫良才不得其用,或喻遭受摧殘,倖免於難。
(13)魯女憂葵:漢劉向《列女傳.魯漆室女》:魯國漆室地方有個女子,過了出嫁的年齡還沒有出嫁。「當穆公時,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嘯。」鄰女以為她想嫁人,問知是「憂魯君老太子幼」,便笑話她。漆室女說:「昔晉客舍吾家,系馬園中,馬佚馳走,踐吾葵(冬葵,古代的一種蔬菜),使我終歲不食葵……今魯君老悖,太子少愚,愚偽日起,夫魯國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禍及眾庶,婦人獨安所避乎?吾其憂之。」後三年,魯果亂。漆室女過了出嫁的年齡沒有嫁人,但她所憂慮的不是個人的事,而是魯國的國家大事。後遂用「魯女憂葵、倚楹嘯歌、倚柱長嘆、漆嘆」等表示對國家政事的關注、憂慮,亦或表示女大需嫁的意思。
(14)墨子悲素絲:《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見染絲而興發傷感,認為白絲可以染黑,可以染黃,染上五色,即成為五色之絲。後遂用「悲染絲、悲絲染、染絲悲、悲素絲、哭練絲、翟子悲、素絲變」等表示受習俗影響,慨嘆不可自拔。
(15)智差三十里:晉裴啟《語林》:「曹操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雲:『黃絹幼婦,外孫蒜臼。』曹公見之不解,而謂德祖(楊修):『卿知之否?』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曹公笑曰:『實如孤意。』」曹娥碑上的八字暗語,楊修見之立即能解,曹操行了三十里才悟出,後遂用「智差三十里」謂才智相差很大。
以上這些典故在浩如煙瀚的典故大家庭中,只能算是幾朵小小的浪花。很多典故,雖然大家用慣熟習了,但往往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們平時在閱讀、寫作等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典故的典源和釋義,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讓我們活學活用,邊學邊用,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掌握典故和掌故吧。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