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典故
A. 鎮國寺傳說,康熙錯字,無字碑,分別出自哪些歷史典故
鎮國寺傳說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規制奇古,絕不類今世所為……寺創於北漢孝和帝天會七年……」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鎮國寺》的這段文字,記載了平遙鎮國寺建構的罕見,也銘刻下古寺在全國的奇絕。
鎮國寺內有萬佛殿,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五代時的風貌,是我國佛教寺院中現存的三處五代建築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國寺廟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千古奇構,加上殿內11尊原建時的彩塑,使得鎮國寺早在1988年便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7年,與平遙古城、雙林寺並列為「一城兩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起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7月24日,記者探訪了這座千年古寺。
「京城」之名非虛有
從平遙古城出發,驅車向東北十多公里,進入平遙縣襄垣鄉郝洞村,再前行不足千米,面前出現一片綠蔭。綠蔭中,一座木牌坊題額格外醒目,上書「京城寶剎」,這里便是鎮國寺的所在。
平遙鎮國寺創建於五代時的北漢天會七年(963年),原名「京城寺」,金天德三年(1151年)等多次重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稱鎮國寺。
一座地處晉中平原的古寺,何以「京城」命名寺院?
五代十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大動盪之期。在以軍事實力為較量的第一資本的當時,各國對於宗教文化少有重視,佛寺廟宇毀壞比比皆是,主動修建的更是寥寥無幾。而在這亂世,五代後期的北漢卻是一個例外。據《新五代史•東漢世家第十》記載,後漢皇族劉崇原為太原尹,後升至中書令,郭威兵變殺死後漢隱帝建立後周,劉崇不服,以太原為都,繼續稱國號為「漢」,史稱北漢。劉崇去世後,其子劉承鈞繼位,改元天會。劉承鈞為求自保,一面乞憐契丹人「甘當兒皇帝」,一面提倡崇信佛教,乞求佛祖庇佑,在境內大修佛寺。
北漢朝廷修築的寺院中,比較著名的有平定法華寺、臨縣普照寺、太原天龍廟、平遙鎮國寺等。鎮國寺建造之初,以該地秦漢時代屬京陵城,故而定名京城寺,後更名「鎮國」。根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山西通志》記載,北漢興修的寺院在後代一再重修,幾乎全都更改了容顏,唯有平遙鎮國寺的萬佛殿,至今仍舊保持了1000多年前原建時的風貌。
鎮國寺坐北朝南,為兩進院落,佔地1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三座主要建築,天王殿兩翼配有鍾、鼓樓及腋門。一進院的東西廊有碑亭、二郞殿等各殿。二進院的東西有觀音殿、地藏殿等。整座寺中現存有五代、元、明、清各時期建築共44間,彩塑51尊,壁畫100餘幅,還有鐵鍾1口,碑碣20餘通。
「古樹金剛」曾救寺
鎮國寺中山門前、院落中,有古樹十幾株,多為槐樹,最古老的樹齡已有千餘年。整個寺廟籠罩在參天的樹冠之中,紅牆綠樹映襯,禪意頓生。
和現存的大多寺院不同,鎮國寺沒有專設的山門。在這里,天王殿即為山門。鎮國寺管理處主任梁家樺向記者談到,這種天王殿兼做山門的寺廟建築形制,正是五代時期的典型特徵。
鎮國寺天王殿為單檐懸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至今仍保持著元代的建築風格。殿兩側各設一腋門,西腋門額曰「乘幽」,東腋門額曰「崇虛」,其名皆取自佛教經典。
天王殿按「晨鍾暮鼓」的佛教文化,於東、西分築有鍾樓、鼓樓,都為五脊六獸懸山頂,四柱亭式的建築。但樓上鼓已不存,唯有碩大的鑄鐵古鍾依舊保存完好,端掛於東邊鍾樓之上,擊之,方圓十多里的村落都能聽見鍾聲。鐵鍾鑄於金皇統五年(1145年),不僅在平遙境內最為年久,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據村民介紹,1958年「大煉鋼鐵」的狂熱運動中,郝洞村的群眾全力呵護,才使這口古鍾逃過了那場砸鐵煉鋼的大劫難,保留了這件瑰寶。
說到古寺的劫難,不得不提的是天王殿外的四棵高大古槐樹。四棵古樹樹齡皆在數百年以上,樹身粗大,至少需4人才能合抱,在天王殿前東西方向一字排開。民間傳說,這四棵大樹為鎮國寺的「四大金剛」,可謂護寺神將。說來也神奇,1994年夏天的一場雷雨中,一道閃電擊向鎮國寺,但閃電霎時被其中一棵槐樹吸走,樹枝斷裂,樹皮燒焦,天王殿和整座鎮國寺卻毫發未損。次年,被電擊的槐樹又是一片綠意蔥蔥。
采訪中,梁家樺談道,「四大金剛」一說不過是民間的認識,但古樹護寺,實有科學依據。國家有關建築專家看過該寺及門前的大樹,便曾指出,古人建寺門前植樹,實際上就是要其起到避雷針的作用。
建築奇葩萬佛殿
穿天王殿而過,即可見到鎮國寺的主殿——萬佛殿。此殿為大漢天會七年(963年)建造,是建寺時的原始建築,距今已有1049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萬佛殿面闊、進深各3間,單檐九脊歇山頂。檐高5.27米,檐出2.94米,舉高3.60米,總高8.86米。正立面左右各開二窗,前後明間各開一門,四周砌厚磚牆。人們鳥瞰大殿可見,形體接近正方形,屋頂龐大,出檐深遠,但由於屋頂採取了舉折,屋角反翹,便使沉重龐大的屋頂,呈現出輕巧活潑的建築藝術形象。
大殿用柱12根,高3.42米,均包入牆內,柱礎也不可見。據鎮國寺工作人員喬淑彥介紹,古人建殿,為防止包入牆內的殿柱日久因潮腐朽,每根柱底於外牆開一孔,用以透氣防潮。另外,柱頸上闌額不出頭,柱均向內側,柱上架有斗拱,使得大殿檐出足足2.94米。
這么深的出檐,也是古代勞動人民對建築建構的貢獻,因此,古殿能很好地防範雨水侵蝕。記者采訪當天,正逢平遙剛剛經過一場大雨,但雨水僅僅打濕大殿台階上出檐下台階的三分之一,牆體更是滴水未濺。
觀鎮國寺四面遍布的排水設施,古人比今人似乎考慮更要周全。大雨之中,現代城市頻頻內澇,但整座鎮國寺內,遭受雨水之後,院內雨水排泄極為順暢。
殿內屋頂,採用梁架木結構支撐,縱橫構件聯結牢固,不設頂柱,使得殿內空間不受立柱影響,顯得異常寬闊。整座大殿,不用一根鋼釘,正是勾連契合的卯鞘,將整個建築整體支撐了起來。該殿結構與裝飾並重,用料合理,設計獨具匠心,歷千年而未毀壞,令今人嘆服。
萬佛殿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雖歷經維修,但至今仍完整地保持了唐晚期到五代建築風格,遠望雄偉壯觀、氣勢非凡,是難得的古代木建精品。正是如此,鎮國寺的古建成就,被建築界稱為我國乃至世界古代建築史上的不朽之作。
稀世珍品藏古寺
鎮國寺建築奇絕,其他珍品也極為眾多。萬佛殿內有彩塑11尊,都是五代時期的作品,分別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供養菩薩、二天王、二供養童子。
主像釋迦牟尼,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一副安逸慈祥、和顏悅目之態,旁邊緊依主像的是迦葉和阿難尊者。傳說迦葉從小出家,一生勤勉求進、苦修一世,所以被塑造成了一位飽經風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形象。阿難則顯得年富力強,身著僧衣,體態優雅,顯得聰穎、慈善。再往前面四尊為兩菩薩和兩供養菩薩,菩薩為坐像,貴婦人形象,面額豐滿,文雅嫻靜。兩邊站立的供養菩薩,神態隨意自然,體態豐滿,塑造手法有明顯的唐代特徵。菩薩前的兩天王,手執兵器、身穿盔甲、蹙眉怒視、威武雄健,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最前的兩供養童子,一副天真善良的農家少女形象,一尊肅穆祈禱,另一尊四處張望,一動一靜,形神各異。
這些塑像,雖然是佛教宗教神化後的塑像,卻是按照當時社會等級制度加以創作、布局,他們的衣飾、裝束、神情,都與當時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塑像匠師的這種寫實的藝術手法,反映出了1000多年前各個社會階層人物栩栩如生的鮮活形象。這些塑像均為我國現存寺廟中僅有的五代時期作品,堪稱「稀世珍品」,在我國雕塑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除去彩塑及前面提到的鐵鍾,鎮國寺一塊上下左右均殘的半截碑也極珍貴。碑高84.5厘米、寬58厘米、厚36厘米,上面雕有碑文,共19行476字。以殘碑的厚度估量,原碑應該很高大,而從碑文內容分析可知,這是一塊墓碑。該碑是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維修鎮國寺的時候,工人們從寺外撿回,計劃製作碑座的原料。後來,負責工程的田增檍發現殘碑上有很好的書法,不忍毀壞,便保留下來。光緒十年(1884年),當地恩貢田耕藍專門撰寫了《半截碑記》記載這段故事,並嵌修於東碑亭的牆壁上:「半截碑者,不知何人所書也。嘉慶年間廟工告竣,會立碑之際,欲作碑座,形象已成。余祖增檍公見而止曰:此碑書法甚好,不可毀也。存之以為學書者臨摹。」讀碑文可知,如不是田增檍首倡保護,其族孫田耕藍勒碑銘記,該碑早已不復存在了。後人從殘留的476字的用詞、記事、成語應用等方面分析,該碑為北漢時期王室成員之墓碑
康熙錯字錯字是——「峰」字,是康熙在山西五台山上留下的。
「避暑山莊」中的「避」字多一橫,而「峰」字則少一橫。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說康熙「避」字不會寫,一時筆誤,難道「峰」有多少筆畫,這位從小習書的皇帝爺也搞不清?非也。
說起來這個字與一段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聯,這就是清宮三大懸案之一——順治皇帝出家之謎。
順治是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六歲登基,是清朝第一位小皇帝,但在24歲那年便駕崩了。宮里傳出的說法是死於天花,而坊間則另有說法,傳說順治是為情所困,出家為僧。為何情所困?原來他深愛的妃子董鄂氏病死了,傷心欲絕,萬念俱滅,最後連江山也不要了,走入空門,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當了和尚。
這樣,皇位傳給了時年只有8歲的玄燁,年號康熙。玄燁當皇帝時還小,父皇之死成了他最重的心事之一。長大後,玄燁便想弄個水落石出。聽說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來此拜佛為名,悄悄打聽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靈鷲峰菩薩頂寺附近時,剛好遇到一儀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與僧人打招呼,僧人自稱「八乂」。康熙查聽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蹤,心裡很是失落,下山後他反復念叨「八乂」、「八乂」,猛然醒悟,原來自己曾見到了父皇,就是那個僧人。
這怎麼說?「父」字上下拆開,不就是「八乂」么。玄燁趕緊帶上隨從上山尋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燁為粗心而後悔,覺得自己的父子緣分太薄。在題字時,便有意將「靈峰勝境」中「峰」字下的「豐」,少寫了一橫,寓意「父子緣薄不相識,人生有憾難圓滿」。這當然只是一個傳說,但這傳說中卻包含了康熙對父皇順治的深深思念之情。此聖跡如今遊人都能看到,此四字後被刻在菩薩頂寺山門外的牌樓上,是五台山著名的景點之一。
山西無字碑
宋太宗趙光義奪取晉陽,受到了晉陽人民頑強抵抗。在攻佔晉陽後,他對浴血抵抗的軍民非常惱火,強令遷出城外,然後放火焚燒晉陽城,同時又引汾、晉之水漫灌晉陽城。趙光義的水與火,把在汾河畔挺立了1500年的晉陽古城夷為廢墟,而在唐明鎮的基礎上重建太原城。趙光義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晉陽人民的極大憤慨。盡管如此,趙光義仍想把自己奉為流芳百世的英雄。他仿照李世民御筆親書的《晉祠銘並序》,書寫了一幢《太平興國碑》,吹噓自己滅北漢劉繼元、火燒晉陽、重建太原的「功績」。但是,他的這幢碑得到的卻是李世民《晉祠銘並序》截然不同的下場。游晉祠的百姓,見到《太平興國碑》就用石頭、瓦片、磚塊砸,用刀刮磨,碑上布滿痰跡、刀痕,久而久之,碑文被刮剝殆盡,一個字跡都未留下。現在,在棲雲樓旁的台基上,仍然立著這幢字跡全無的石碑,這就是和貞觀碑形成鮮明對比的趙光義的「無字碑」。
B. 望鄉台上墜淚碑的典故
望鄉台,原指古代久戍不歸或流落外地的人為眺望故鄉而登臨的高台(既可能是人為建造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後來,隨著道教鬼神觀念的成熟和佛教地獄體系的引入,道教逐步把望鄉台從現實建築演變為虛幻存在﹐成為神話傳說中,進入地獄的鬼魂們可以眺望陽世家中情況的地方,有時也借指陰間。
羊祜,字叔子,西晉時人。晉武帝時任尚書右僕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出鎮南郡,以清德聞名。他對所轄區域,減免兵役,開墾田地八百餘頃,從「軍無百日之糧」一變而為「軍有十年之積」。對吳國將兵,願去者聽從其便。如吳將鄧香侵擾夏口,被羊祜部將生俘,羊祜親解其縛,放還。鄧香深感其恩,率部投奔羊祜大營。每入吳境,所食民之糧未,皆以絹償還。平素會眾游獵,不入吳境,所獵禽獸,如先為吳人所射,後為晉兵所得者,一律封還。故此,甚得江漢之心,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奉命守邊,與吳將陸抗對壘。陸抗病,羊祜以葯饋之,陸抗遂以醇酒贈羊祜,邊境數載不動干戈,人民安樂,萬眾稱頌,傳為佳話。羊祜平素在軍營,常常是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閣之下,侍衛也只數十人。羊祜雖懷德信之慨,然有吞吳之志,病重期間,懇求入朝,面陳伐吳之策。晉主派張華就問,羊祜告以:吳主虐政已甚,可不戰而克,如孫皓歿,吳國雖百萬之眾,指日可滅。並推薦社預代其所住。越二載,果如羊祜所言,吳國為西晉所平。羊祜韜略過人,素重信義,時人悅其德才,常常拿他與樂毅,孔明相比,素有「輕裘緩帶羊叔子,羽扇綸巾諸葛公」之說。羊祜死後,贈侍中征南大將軍,南城候。後人立碑於襄陽峴山,望其碑者無不流綈,故名曰「墜淚碑」。
C. 馬超墓有什麼文化典故
在勉縣西郊有馬超墓,與諸葛亮祠遙遙相對,從小看《三國演義》,就崇敬劉備集團的將領,何況是五虎將之一,必來參謁。
由於是季節的關系,我來時園內空無一人。馬超墓園分為兩個獨立院落。前一個祠院主要以祭祀為主,只有主殿和兩廂側殿,房子也比較低矮,整個院子缺少通常墓園常有的樓、亭、台、閣。後院是墓地,兩院中間有漢朝留下的惠渠,現在還在使用,渠上有風雨橋將兩院連接起來。
墓園內也是比較簡陋,歷來在墓旁的風雨亭、碑刻、寢殿此地皆無,只有石碑一塊,上刻隸書「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到是墳冢上長出的一顆有一人抱不過來的古樹,如同墓園的主人,高傲、孤獨的俯視著來人。
還好,墓園管理處將園內的空地以移植了花木,使園內有了一絲的生氣。但此時此刻,我一個外鄉客,隔世的後來人,於年尾的初冬,衰草遍野的寒月,孤獨客來拜訪孤獨人,自有一番凄楚襲心上,葉落人亡兩不知的感覺。
馬超是三國時代的英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當時年輕,潼關戰曹操時,曹操當年57歲,而馬超才36歲,如此年輕就加入諸侯之列,而且在曹魏將領中,也僅許褚可與之匹敵。在潼關大戰時,曹操曾感嘆到:「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而在三國,曹操佩服的諸侯沒有幾個。
潼關戰役後曹操退兵時,楊阜曾勸曹操說:「超有信(韓信)、布(英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曹操東歸不久,馬超果然卷土重來,率領羌人、胡人襲擊隴西,各郡縣都起來響應,甘肅南部又據為己有。
但對馬超的評價,爭議頗多,有的文人墨客筆墨似刀,大加鞭韃。其指責主要有幾點:
一個是幾易其主,馬超一生的分別投靠過李催、曹操、韓遂、張魯、劉備,認為不忠。
還有占據一方,「悉令領其眾,寇掠三輔」,如同賊寇,是為不義。
再就是戰曹操並不像《三國演義》所講的是為父報仇,與歷史的事實恰恰相反,是馬超父馬騰還在曹營任職,馬超置自己的父親和家人於不顧,舉兵造反,是馬超逼死其父,「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不可以為脣齒,」這是不孝。
還有到了蜀國,沒有什麼戰績,推論這是馬超自傲和劉備猜忌的結果。
歷史的事實真是這樣嗎?讓我們撥開迷霧,還原其真相吧。
三國時期的戰亂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但逢新舊朝代的替換都會出現泥沙俱下、群雄並起的局面。那個年代無所謂道德,所流行的是實力。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並吞你。以實力為後盾的集團就是軍閥。
軍閥的一個特點是小集團利益至高無上,這就造成軍閥之間聚散無常的局面。馬超作為一方諸侯,他也脫離不了那個歷史范疇。當時各諸侯都是軍閥,所不同的是有遠見的軍閥或者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千方百計擴大勢力范圍以自保,沒有遠見的軍閥以武勇見長,胳膊粗力氣大,馬超就屬於這種頭腦單純類型的人物。
世人指責馬超父親在朝當政,馬超舉兵反叛,是為不孝,是對歷史的誤解。
曹操在赤壁失敗以後,退回許昌積蓄力量,當時周瑜氣勢正盛,向孫權提出的戰略是聯合西北,共圖中原。可惜的是周瑜逝世過早,也就只有建議沒有行動。但此建議曹操肯定是警覺的,西北表面臣服朝廷,實際是針插不進,獨立性極強,並且西北當時還沒有做大,分為數塊勢力范圍,相互攻伐,為了避免兩面作戰,也是利用諸侯分裂的絕好時機,曹操看準了解決西北的機遇。
此前為了表示歸順,馬騰帶著兩個兒子來到朝廷做官,而留下馬超占據原來的地盤。不但他,其他的軍閥的家屬也在朝廷有親屬。表面看好像是曹操對西北的愛撫,實際上是西北軍閥的人質。
西北軍閥正是有人質在朝,表明順從的心跡,所以盤踞一方,無所憂慮。
西北軍閥表面是臣服的,曹操要討伐,沒有借口,只能找事挑起激變。曹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越過西北軍閥,討伐漢中的張魯。
關中諸將見曹操舍關中而遠征張魯,懷疑他的目的不在張魯,而是用伐虢取虞之計。有人上表勸阻曹操,提醒說軍隊這樣過路西北軍閥的領地,馬超等人心懷疑慮,肯定要造反的,殊不知這正中曹操的下懷。
曹操大軍一動,關中十路諸侯皆反,擁兵十萬,屯據潼關,抗拒曹操。
還有一事也能佐證,在潼關曹操、韓遂、馬超在陣前見面,曹操認識韓遂的護將閻行,而閻行的父親和馬超的父親一樣都在曹操陣營任職,曹操威脅的對著閻行說;「不要忘記做孝子呀。」話是對閻行說,但旁敲側擊主要是給在旁邊的馬超聽的。
而馬超也知道在曹操手裡有短處,雖然和曹操戰事已開,馬超還屢次建議曹操割地議和,這說明馬超是被動的開戰,並不想打這場戰爭。
這樣的被迫的戰爭,欲加之罪,你能說馬超不孝嗎?最後馬超父親、弟兄一家300餘口在鄴城被殺。要想避免,他馬超只有交出軍權,才能延緩馬騰生命的結束,但絕不能保證以後的生命安全。
還有人說馬超到劉備陣營沒有受到信任,被劉備原荊州集團的老班底架空,窩囊而亡的。
翻開蜀國的戰爭年表,建安19年(公元214年)夏,馬超逃離張魯,投靠劉備。當時劉備正在攻打成都劉璋,久攻不下,見馬超在劉備陣營,不到十天,懾於馬超的威名,劉璋便打開北門投降了劉備。這是馬超到劉備陣營立的第一功。
215年,劉備與孫權解決荊州糾紛,曹操攻張魯,劉備趕緊回援,此年無戰事。
218年前,劉備在積極著進行軍事准備。只有曹操和孫權於217年進行了合肥攻防戰,這就是著名的張遼大戰逍遙津的戰斗。
218年劉備進攻漢中,馬超和張飛一道,作為側翼配合漢中戰役,兵出隴西。由於馬超對隴西熟悉,此事劉備安排無可挑剔,戰略上解除劉備攻漢中的後顧之憂。
219年,發生了關羽兵敗荊州的事件。此後,劉備的注意力轉向東方,而馬超始終據守漢中,把住蜀國的北大門,直到222年馬超病逝,馬超在劉備集團效力只有8年時間。
從此歷程看,不存在對馬超重不重用的問題,漢中是四川的命門,能安排馬超在此,足見對他的信任。
但這樣馬超死時才47歲,為什麼英年早逝呢?
早年馬超的諸侯地位並不比劉備低,按資歷要遠高於關、張等人,地位的轉變肯定對心理是個沖擊。而且曹操殺其父親、兄弟,在隴西由於部下楊阜叛變,被楊阜將妻兒老小全部殺害。兩次滅門,父親、妻子、兄弟均慘遭殺害,其壓力將拌其終生。有一事,馬超當年未與曹操作對時,他妾的弟弟叫種的居留在三輔。馬超兵敗來投劉備,他弟弟已先在漢中。正旦,種向馬超祝壽。馬超搥胸吐血,說道:「一家百口,同日喪生。如今剩我二人,還祝賀什麼!」正是這種家庭壓力造成馬超常年的心理壓力,鬱郁寡歡。
章武二年(222年),馬超去世,亨年四十七歲。臨終,馬超上書劉備:「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其言之悲,字字見血,其聲之哀,撼人肺腑。
可惜的是馬超去世過早,由於他在西涼的威名,對以後諸葛亮六齣祁山將有莫大的作用。有馬超在,不會出現「街亭」失誤。所以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北伐曹魏,經馬超墓,令其弟馬岱掛孝,亮親詣墓致祭,激勵三軍將士化悲痛為力量。劉備稱贊馬超:「信著北土,威武並照」,諸葛亮評價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
這是對馬超由一個地方割據的軍閥轉變成為復興漢室的重要將領的中肯評價。
馬超墓祠 - 簡介
馬超墓祠
馬超墓位於勉縣城西兩公里處的108國道旁,西與武侯祠毗鄰,是三國重要文化遺跡之一,1992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超字孟超,東漢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其父馬騰東漢末為征西將軍,後人衛尉,馬超即領騰部,稱「征西將軍」。公元211年,馬超與韓遂、成宜、李堪等十部在關中起兵反對曹操,與操激戰潼關,在黃河與渭水之間曾多次擊敗曹操,曹操曾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在曹魏將領中,僅許褚可與之匹敵,故有「三國英雄數馬超」之說。
後來,曹操採用賈詡之謀,離間韓、馬,迫使馬超退守隴西一帶。揚阜說他:「甚得羌、胡心。」公元214年,敗於揚阜,奔漢中依張魯,轉事劉備。劉備圍成都數十日不得下,馬超兵到「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馬超等上表立劉備為漢中王,劉備封馬超為「五虎上將」之一,位與關、張並列。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遷馬超為驃騎將軍(三品),領涼州牧,鎮守陽平關(今勉縣老城),公元222年病卒於任上,就地安葬,時年47歲,溢曰:「威侯」。
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北伐曹魏,經馬超墓,令其弟馬岱掛孝,亮親詣墓致祭,激勵三軍將士化悲痛為力量。劉備稱贊馬超:「信著北土,威武並照」,諸葛亮評價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
馬超墓、祠佔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風雨橋連結。墓區山水清幽,祠區廟貌煥然。墓家為漢制覆斗型,周長90米,冢高8米,蔚為壯觀。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乾隆(公元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沉所書。
馬超墓祠北依雷峰山,南臨漢江河,隔江與定軍山下武侯墓相對應,與武侯墓、祠共同構成一組三國文化遺存群體,豐富了漢中三國文化遺跡的內容。有山門、影壁、廂房、大殿、風雨橋、垂花門等多處建築,風格皆為清代宮式構造,其大殿宏敞、瑰麗,神龕上馬超塑像頗有「扶風勇略冠當年」之雄姿。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馮玉祥將軍在馬超祠前豎碑一通,上書曰:「千古英名基事漢,一篇遺疏痛仇曹。」
馬超墓祠千百年來負有盛名。焚香祭祀者,弔古懷今者,參贊拜謁者,絡繹不絕。為迎接西部開發高潮的到來,政府多方籌資,給馬超墓祠以高度關注,現已對外開放。相信馬超墓祠一定會在西部經濟建設中發揮它的歷史、文化作用,體現它的科學和經濟價值。
另一馬超墓位於新都區五四村,是縣文物保護點。明代四川按察使楊瞻為馬超墓立碑,鐫刻"漢故征西將軍馬公諱超字孟起之墓",清代馬維祺始建棟宇三楹於墓前為祠,並書碑一通。今祠毀,碑存。碑文不全了。[1]
馬超墓祠 - 位置
馬超墓祠 漢中知名景點
馬超墓祠位於武侯祠對面偏東200米,是馬超真墓。佔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風雨橋連結。墓區山水清幽,祠區廟貌煥然。 [2]
馬超墓北依雷峰山,南臨漢江河,隔江與定軍山下的武侯墓相對應,千百年來負有盛名。
位於四川成都市新都區(2002年1月1日,新都縣撤縣設區,屬成都市管轄)城南三里處桂林鄉馬超村。曾為縣文物保護點。 馬超字孟起,陝西興平縣人,三國蜀漢名將,被封平西將軍,卒後追謚威侯。 明代四川按察使楊贍、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縣邵年齊等,為使馬超墓不致湮沒,乃於墓前立碑,道旁立華表。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知縣陳銘在馬超墓四周立界石,嚴禁在界內樵採、耕種、侵葬。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張奉書又重新丈量墓地,共三畝一分七百四毫。墓周栽植柏樹,砌築圍牆,招佃看守,春秋祭掃,並在道旁重立「漢故征西將軍馬公諱超字孟起之墓」標志碑,以壯觀瞻。 清代保護馬超墓最著者,當推四川提督馬維祺。他曾在法越之戰和川邊平叛中屢立軍功。宣統元年(1909),馬維祺到川北巡視軍務,見馬超墓園傾圯、碑字漫滅,感觸神傷,乃慷慨捐資,在墓前重修了獻殿三間,親自書寫「英風常振」匾額,撰書《馬公墓誌》刻石以存,使馬超墓再具規模。 馬超墓坐北向南,封土高約6米,直徑約12米,墓後有環狀土丘,古柏森森。墓室寬約3米,深約10米,內有石門、石案、石棺台等,雕刻精美。馬超墓早年即被盜掘。
D. 三皇五帝、三墳五典、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雪、東海孝婦 的典故
①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②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③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④伏羲、神農、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6)天皇、地皇、泰皇 (《史記》) (7)天皇、地皇、人皇(民間傳說)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古微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6)黃帝(軒轅)、青帝(靈威仰)、赤帝又叫炎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頊)(五方上帝)《尚書序》則稱:「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萇弘化碧
萇弘化碧 ( cháng hóng huà bì ) 人物 萇弘(?-前492年)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劉文公所屬大夫。又稱萇叔。劉氏與晉范氏世為婚姻,在晉卿內訌中幫助范氏,晉卿趙鞅為此來聲討,萇弘被周人殺死。神話傳說其血三年化為碧玉。《漢書·藝文志》「兵陰陽家」有《萇弘》15篇,今佚。《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成玄英疏:「萇弘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櫝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呂氏春秋》、《左傳》、《國語》、《搜神記》、《拾遺記》等均載其事跡。說法不一,大同小異。 故事 東周周景王時,萇弘任上大夫。景王死後,王族內亂,萇弘和卿士劉文公聯手,借晉國幫助平亂,輔立王子即位,史稱周敬王。萇弘忠心耿耿,盡心竭力,又有修齊治平之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君臣同心戮力,想復興周朝,但是,他們這樣做,引起諸侯國中一些政客的嫉恨,衛國大夫彪
E. 重立墓碑可用什麼成語形容呢
樹碑立傳
成語解釋
樹:樹立;傳:傳記。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版加以頌揚。現比喻通過某種途權徑樹立個人威信,抬高個人聲望。(含貶義)(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
成語典故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桓彬傳》:"蔡邕等共論序其志,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乃共樹碑而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