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兩則的課件
1. 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案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葯、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准備
1.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學生讀正確字詞句。
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了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適時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a.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b.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c.出示句子,讓學生有感情朗讀,並說說有什麼體會。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隻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後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裡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虱。
2.寫字、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 他是誰,又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師介紹扁鵲其人。(略)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所得到的啟示,准備與大家交流。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a.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裡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裡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呢?
b.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c.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我讀了你的故事,雖然你是國君,你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寫正確。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B 案
第 一 課 時
板書課題《紀昌學射》
1.讀課題,懂得課題是什麼意思嗎?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提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請帶著你要了解的問題讀課文。
自讀課文,完成自學要求
1.讀熟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讀生字。
2.根據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請補充好題目:紀昌學射;紀昌學射。
匯報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講述主要內容時,如果有困難,教師應給予提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交流對課題的補充情況,並請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現所填詞語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可能填寫:「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恆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等,結合這些詞語,說說從哪看出來的,重點指導讀好第二、三自然段。
體會寓意
1.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體會或想法?
2.總結:紀昌學射這個故事,真的是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學習生字,書寫生詞
第 二 課 時
交流關於扁鵲的資料
板書課題,引導閱讀
1.通過交流,我們知道扁鵲是著名的神醫,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扁鵲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結果嗎?
2.那麼,扁鵲為誰治病,結果是否如你們所料呢?
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檢查讀課文,匯報主要內容。學生匯報主要內容時,做以下板書:
蔡桓公神醫扁鵲
全身疼痛——死了無能為力——跑了
2.細讀課文,請寫出這個有違常理的結果的原因,能寫幾條寫幾條。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在小組內交流原因,形成小組意見;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結:小病是覺察不出來的,覺察出來已經晚了;小病不治終將釀成大病,即使是神醫也救不了命;聽到醫生說自己有病,就不高興;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尤其是扁鵲和蔡桓公四次相見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
學習生字,書寫練習
總結拓展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這樣優秀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余時間讀一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啟示。
《寓言兩則》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如果有條件查閱有關紀昌、扁鵲的資料。
2.兩則寓言故事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好學的紀昌,堪稱名師的飛衛,醫術高超的扁鵲,固執己見的蔡桓公;且人物對話較多,因而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確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3.在熟讀課文之後,可請學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梳理提出的問題後,再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
(1)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習眼力?
(2)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為什麼對他的話不相信?
(3)扁鵲為什麼跑到秦國去了?
(4)寓言要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例如:針對「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眼力」這個問題,可組織這樣的教學:
師:從哪兒看出紀昌花大功夫練眼力?看準目標不眨眼和把小目標看大與射箭百發百中有什麼關系呢?
師:練眼力可以說是射箭的基本功。學射箭如此,學其他技能也要練基本功嗎?你能否舉例談一談,比如游泳、騎車、使用電腦……
師:紀昌成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實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原因?
4.結合句子體會人物的想法,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的話,扁鵲為什麼還要三番五次去說?蔡桓公渾身疼痛後,派人去請扁鵲,他又是怎麼想的?扁鵲沒被請來,蔡桓公會怎麼想?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對理解寓意會大有幫助。
5.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比如紀昌練眼力時的動作,要讀出寓言誇張的描寫——「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比如扁鵲的機警——看到大王生氣,他「連忙退了出來」,看到蔡桓公病重,「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知道蔡桓公會找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這些句子,只有讀出來,人物形象才會鮮活起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6.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紀昌學射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有扎實的基本功,但也與他學習的態度、恆心、毅力和老師指導有方分不開;再如,學生對蔡桓公的評價,也應見仁見智。可以譴責蔡桓公自以為是,可以給他講病須及早醫治,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別人的忠告、接受別人正確意見,防微杜漸的道理,還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諛奉承,不加勸諫等。
7.可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的經典寓言故事。
2. 求一份人教版二年語文下冊全冊課件。謝謝。
電子課本下載: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電子書課本圖片全冊第4冊教材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課件目錄地址:
http://www.lspjy.com/thread-97790-1-1.html
第一單元、
第1課、找春天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找春天》課件PPT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找春天優秀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課找春天PPT課件
第2課、古詩兩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課件PPT
二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二首-草課件免費下載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之宿新市徐公店》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宿新市徐公店Flash動畫課件下載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之草》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草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課宿新市徐公店PPT課件
第3課、筍芽兒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筍芽兒》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筍芽兒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3課筍芽兒PPT課件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筍芽兒優秀課件下載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筍芽兒教學PPT課件
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小鹿的玫瑰花》課件PPT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小鹿的玫瑰花教學PPT課件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PPT課件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小鹿的玫瑰花優秀課件下載
語文園地一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課件PPT
第二單元、
第5課、泉水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泉水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5課泉水PPT課件
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裡》課件PPT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雷鋒叔叔,你在哪裡優秀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PPT課件
第7課、我不是最弱小的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7課我不是最弱小的PPT課件
第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卡羅爾和她的小貓》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PPT課件
語文園地二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課件PPT
第三單元、
第9課、日月潭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9課日月潭PPT課件
第10課、葡萄溝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葡萄溝PPT課件》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葡萄溝課件PPT》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葡萄溝PPT課件》第4冊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葡萄溝》課件PPT
第11課、難忘的潑水節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1課難忘的潑水節PPT課件
第12課、北京亮起來了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北京亮起來了》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2課北京亮起來了PPT課件
語文園地三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課件PPT
第四單元、
第13課、動手做做看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動手做做看》課件PPT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動手做做看優秀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3課動手做做看PPT課件
第14課、郵票齒孔的故事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課件PPT
第15課、畫風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畫風》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畫風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5課畫風PPT課件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畫風優秀課件下載
第16課、充氣雨衣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6課充氣雨衣PPT課件
語文園地四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課件PPT
第五單元、
第17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絕句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絕句》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7課古詩二首絕句PPT課件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望廬山瀑布教學PPT課件
第18課、雷雨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課件PPT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雷雨優秀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8課雷雨PPT課件
第19課、最大的「書」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書」》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19課最大的「書」PPT課件
第20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0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PPT課件
語文園地五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PPT課件》
第六單元、
第21課、畫家和牧童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畫家和牧童》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1課畫家和牧童PPT課件
第22課、我為你驕傲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我為你驕傲》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2課我為你驕傲PPT課件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我為你驕傲優秀課件下載
第23課、三個兒子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個兒子》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3課三個兒子PPT課件
第24課、玩具櫃台前的孩子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玩具櫃台前的孩子》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玩具櫃台前的孩子Flash動畫課件下載
語文園地六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課件PPT
第七單元、
第25課、玲玲的畫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5課玲玲的畫PPT課件
第26課、蜜蜂引路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蜜蜂引路》課件PPT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蜜蜂引路教學PPT課件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6課蜜蜂引路PPT課件
第27課、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 守株待兔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揠苗助長》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守株待兔》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7課守株待兔PPT課件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揠苗助長優秀課件下載
第28課、丑小鴨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丑小鴨》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丑小鴨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8課丑小鴨PPT課件
語文園地七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七》課件PPT
第八單元、
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數星星的孩子》課件PPT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PPT課件
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愛迪生救媽媽》課件PPT
第31課、恐龍的滅絕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31課恐龍的滅絕PPT課件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滅絕》課件PPT
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語文恐龍的滅絕優秀課件下載
第32課、阿德的夢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阿德的夢》課件PPT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阿德的夢Flash動畫課件下載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語文第32課阿德的夢PPT課件
二年級下學期語文課件阿德的夢免費下載
語文園地八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課件PPT
3. 小學六年級語文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藉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這一文體了。
2.學習第一則寓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過去學過寓言故事,哪位同學還記得什麼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寓言兩則」又是什麼意思?(課文一共有兩個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兩則。)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則寓言,看看它們又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通過預習,誰能說一說「矛」和「盾」各指什麼?(矛,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箭用。)
2.自由讀短文,藉助注釋理解詞句,然後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大概說出即可。)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l.先自己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後同座討論:每句話意思是什麼?
2.交流。(學生說,師生評議)
教師應講解以下有關知識,幫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國有一個賣盾和矛的人」。②「譽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沒有什麼……」意思。意思是:「沒有哪一種東西能夠穿透它。」「也」語氣詞,表示句子說完。④「其人弗能應也」。「其人」,那個人。「也」,語氣詞,表示句子終結。)
3.把每句話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譯成現代白話文,要把上下文說通順。(學生練說)
4.交流。(能說出大體意思即可。)
(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耀他的盾說:「我的盾非常堅固,沒有哪一種東西可以穿透它。」他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銳利,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說:「用您的矛穿您的盾,會怎麼樣?那個人回答不上來了。」)
5.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後要一致,以免鬧出笑話。)
6.指導朗讀。(讀出買盾人的自誇炫耀語氣,人們的質問語氣。)
四、總結
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後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你從中應吸取什麼教訓?
五、布置作業
1.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則寓言。
2.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矛與盾》全文。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3.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則寓言《鄭人置履》。(板書課題)誰能解釋一下題目的意思?有一個鄭國人買鞋。那他又是怎樣買鞋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哪些詞句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2.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讀短文。(要讀通句子)
②本文講什麼事?(有個鄭國人去買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腳而相信尺碼,最終沒有買到鞋的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詞句和短文內容。
2.交流: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理解:「鄭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一雙鞋」或「有一個打算買鞋的鄭國人」均可。「已得履」,「已經拿到了鞋」。「乃曰」是「於是說」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來」,「人曰」即「有人說」。「何」是「為什麼」。
譯成白話文。(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鞋,先自己量了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發現忘了拿尺碼。他拿到了鞋說:「我忘了拿尺碼了」,於是,返回家裡取尺碼。等到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因此他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那個人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什麼地方?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具體情況下應採取具體的辦法。)
4.指導朗讀。背誦短文。(讀出買鞋人的可笑。)
四、總結
鄭國那個買鞋人和楚國賣矛和盾的人同樣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五、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提示「寓」、「譽」、「遂」字字形,「寓」字第10筆是「豎」。「譽」上半部不能少一點,「遂」裡面「點、撇」不要丟掉。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依據注釋自讀短文,理解詞句,了解全文內容,理解寓意。教師講解有關古漢語知識,幫助理解句意。學生列舉生活中實例,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探究活動
召開一次古代寓言故事會。
1.講故事,明事理。
2.學習文言文。
3.根據故事,想像意境,繪制圖畫,幫助理解。
回答者:青蛙掃帚星承德 - 魔法學徒 一級 5-15 20:14
本課選編了兩則古代寓言。這兩則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現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則借一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這種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又不失形象生動,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頗能讓人體味到某種含蓄和幽默。《矛與盾》全文僅四句話,分兩層意思,前兩句講這個人如何誇耀他的盾和矛,後兩句寫他如何被人問住,無言以答。《鄭人買履》也分兩層,先陳述這個人從量尺碼准備買鞋到後來「遂不得履」的全過程;然後用簡單的對話點明他沒買到鞋的原因。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系都很緊密。兩則寓言都沒有作者的任何評論,而用對話作為點睛之筆,用人物自己的話來點明寓意,給讀者留出思考的餘地。
除了繼續了解古今詞義和表達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則寓言的寓意,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是學習本課的難點。而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討論,可作為教學的重點。
選編這兩則寓言的意圖是,在第十一冊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基礎上,繼續讀一點文言文,為初中學習打一點基礎;同時,引導學生從這兩則寓言中領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學習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藉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1.這兩則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達上與現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釋可供藉助,
小學生讀起來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冊已接觸過文言文,學生多少有了一些經驗。因此,和現代文的教學一樣,仍應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不要講語法知識。教材中的注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句,還可讓學生從中逐步體會古今詞義、表達方法的不同。要啟發學生善於充分利用,但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注釋。
2.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每課時可以集中學習一則寓言。兩則寓言除具體內容不相同外,有許多相同之處。現以《矛與盾》為例,建議如下教學步驟:首先,教師范讀,讓學生藉助注釋試讀課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著,指導朗讀,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在反復讀文中進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後,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最後,討論、理解寓意,並聯系實際談談感受。
3.指導朗讀和背誦是教學重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讀古文的經驗。現在的學生閱讀古文的障礙在於古文詞語、句式運用與現代文存在差別。這種障礙的消除,對小學生來說,不能講古漢語的詞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讓學生參考注釋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後通過反復朗讀,整體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學生練習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兩則寓言的朗讀,除了須正確停頓、突出重音外,還應注意語氣和節奏。
矛與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噓自己的盾和矛的兩句話,要適當突出對應的部分,語氣語調比較張揚;後面部分「其人弗能應也」則語氣改緩變沉,與之形成對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應讀出問句的語氣(尾音稍上揚)。還可以設想是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語氣、節奏:年輕氣盛者問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問得舒緩些……都可表現一定的幽默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4.「思考·練習」第二題「讀一讀,說說句子的意思。」此題目的在於將文中較難的句子列出來重點理解。引導關注文言文的詞句運用特點,領悟用現代漢語表達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這一練習,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注釋理解句意並結合指導朗讀進行,也可以安排在讀好課文、理解寓意之後進行。但無論在什麼時候進行這項練習,都宜採用整體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萬不要講文言虛詞、實詞及句式的知識。以下是列出的五個句子的大意,供參考。
(1)「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別)堅固(結實),沒有什麼東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堅固得很,什麼東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別,非常,很)鋒利,對於物體(東西)沒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鋒利得很,什麼東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麼樣?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會怎麼樣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時候,卻忘了拿尺碼。
(5)「何不試之以足?」意思是: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鞋呢?
5.「思考·練習」第三題,意思是通過「用自己的話說說那個賣矛又賣盾的人和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裡」,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啟發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關鍵在於熟悉寓言講的故事。所以,進行這一步教學,應安排在指導學生熟讀課文之後,先讓學生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講講寓言故事,然後組織討論:寓言中人物說話、辦事可笑在哪裡,為什麼可笑,從中悟到了什麼道理。為使人人參與思考,可先小組交談,再全班討論。學生感悟不準、不到之處,教師要作適當引導、點撥。
6.課後選做題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從學習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啟發想開去,舉出生活中遇到的這類現象,學以致用。這一環節很重要,因為只有能辨識生活中的類似現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7.本課生字大多數都可以通過與學過的字比較,來識記字形,區別字義,練習書寫,例如,矛—予、譽—謄、履—復。
四、參考資料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