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06 07:02:51
【成語】不恥下問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典故】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麼高的評價。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得知識,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典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出自孔子。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回禮,他不時向人詢問答,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
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這就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的由來。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