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亥市的典故
Ⅰ 竊符救趙與毛遂自薦:邯鄲之戰是什麼典故
長平之戰後的第二年,秦軍乘勝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秦軍在長平戰役中的殘暴行為,不僅沒有嚇倒趙國軍民,反而激起了他們無比的義憤。他們展開英勇、頑強的抵抗,還不時派遣精銳部隊襲擊秦軍。
秦國又增派力量,繼續圍攻邯鄲,大有不滅趙國決不罷休之勢。公元前258年,秦軍一直打到邯鄲城下,趙國異常危急,多次向魏、楚等國求救。公元前257年,魏王派將軍晉鄙率10萬大軍救趙。
秦王聽到這一消息,立即派人去威脅魏王,說:「邯鄲很快就會攻下。誰若敢救趙,秦攻取邯鄲後馬上就滅掉它!」魏王聽了心驚膽顫,連忙傳令晉鄙停止前進,在趙、魏交界的湯陰(今河南湯陰)駐紮下來,以觀察形勢的變化。魏王還指使將軍辛垣衍潛入邯鄲,通過趙相平原君見到趙王,想說服趙王和魏國共同侍奉秦國為帝,以換取秦軍從邯鄲撤兵。
平原君猶豫不決。這時齊人魯仲連正在趙國游說,他聽說魏國讓趙國尊秦為帝,就去找平原君。平原君受到魯仲連指責,就介紹魯仲連去見辛垣衍。
魯仲連對辛垣衍說:「今日的秦國,不講禮義,一味崇尚軍功。獎勵殺伐。對其士卒,玩弄欺詐的手段;對其民眾,任意驅使。如果由秦放肆地稱帝,必然大有害於天下。」魯仲連還講了殷紂王把九侯剁成肉醬,把鄂侯切成肉條,把文王投入監獄的故事,將秦王比作殷紂,以此說服辛垣衍,最終打消了他尊秦為帝的念頭。魯仲連義不帝秦的舉動,打消了當時一些人對秦國抱有的幻想,對後來趙、魏、楚聯合擊退秦兵、解救邯鄲之圍起了一定的作用。
彩陶平原君三番五次派人催促魏國救援,還寫信向魏相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也是平原君的妹夫。平原君在信中責怪信陵君:「我以為你有高尚的情義,現在邯鄲如此危急,魏國救兵卻遲遲不來,你倒還無動於衷。縱然你可以輕易地拋棄我,你就不可憐你姐姐嗎?」被平原君這么一說,信陵君的熱血沸騰了起來。他去請求魏王火速發兵救趙。但是不管信陵君怎樣說,魏王就是不答應。信陵君只好集合了100多輛戰車,帶領自己的1000多門客,准備去和秦軍拼個死活。
信陵君去向老朋友侯嬴告辭。侯嬴大聲地笑著說:「你這樣去跟秦國拚命,正好比將肉投喂餓虎,是白白送死啊!」隨後,他又支開旁人,悄聲地對信陵君講:「我聽說調動晉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里。魏王最寵愛的如姬可以隨便進出這卧室。如果她能將兵符偷出來,把晉鄙的軍權奪到自己的手中,統率大軍,那就能援救趙國了。」
以前,信陵君曾幫助如姬報過殺父之仇,所以這次信陵君去向如姬求助,如姬就爽快地答應了。信陵君竊得虎符,准備出發,侯嬴來送行,說道:「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現在你拿了這一半虎符去對合,即使沒錯,晉鄙也不一定會將兵權交給你。」侯嬴讓信陵君把賣肉的大力士朱亥帶上,必要時就將晉鄙打死。
信陵君帶著虎符來到湯陰。假傳魏王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晉鄙將虎符一合,確實不錯。可是他總覺得事情來得有點蹊蹺,還想派人面奏魏王。這時,朱亥猛地從袖子里抽出40斤重的鐵錘,狠擊過去,將晉鄙打死。
信陵君接管了晉鄙的部隊。下令:「凡是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去;兄弟同在軍中的,哥哥回去;獨子當兵的,回家奉養父母。」經過整編,共得精兵8萬,士兵的鬥志也更旺了。信陵君率領這支精銳之師,連夜奔赴邯鄲。
就在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同時,趙王又派平原君赴楚求救。
平原君平時喜歡養士,手下門客有數千人。這次他准備在其中選擇文武具備的20人一同前去。可是他選來選去,只選中19人,獨缺1人。門客中有個叫毛遂的,見狀就站出來,向平原君自薦。平原君問他到門下有幾年了,毛遂回答有3年了。平原君說:「賢士處世,好像錐處囊中,錐尖馬上會露出來。先生在我這里已經3年了,沒有人稱贊過你,我也沒聽人講起你有什麼本領,先生你還是留在家裡吧。」毛遂答道:「我今日才得請處囊中,如果我早得處囊中,整個鐵錐都會露出來,不只是露出一點點尖來。」
這下可令平原君無言以對了。對於毛遂的膽量和機敏,平原君也頗為欣賞,就准允毛遂一同前去。
到了楚國,毛遂與那19個門客暢談天下大勢,大家聽了,都覺得毛遂見廣識多,了不得。
那天,平原君在楚國宮廷上與楚王商談合縱抗秦的事。楚王懼怕秦國,所以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也沒有得出一個結果。同來的門客都急了,對毛遂說:「先生去。」毛遂按著劍把,急匆匆地走上殿去,一本正經地對平原君說:「聯合抗秦有利,不聯合有害,這兩句話就可講明白。可你們居然從早晨談到中午還不能締結盟約,這是為什麼?」楚王大聲呵斥:「快滾下去!我與你主人商討國家大事,要你插進來做什麼?」
毛遂仍然手握著劍,走到楚王面前,厲聲說:「大王,你敢這樣怒斥我,只是依仗著楚國的軍隊多罷了。可現在在這10步之內,大王不能依恃楚國的人多勢強,你的性命就握在我手裡。」楚王見毛遂正義凜然,威武逼人,嚇得一聲不響。邊上的侍衛也不敢魯莽行動。毛遂又繼續說:「當著我主君的面,你那樣的呵斥我,太無禮了。我聽說從前商湯只有70里的地方,後來有了天下,周文王也只有100里的疆土,後來也使諸侯都臣服了。這是因為他們的軍隊多嗎?不是,而是因為他們能夠掌握形勢,發揮他們的威力。現在楚國方圓5000里,精兵百萬,憑借這些本可稱霸天下。可是,白起率領數萬軍隊,興師伐楚,一仗就攻取鄢(今湖北宜城)、郢(今湖北江陵),再一仗就燒了夷陵(楚國祖先的陵墓)。第三仗就燒毀了你祖先的宗廟。難道大王就沒有恥辱感嗎?趙、楚聯合抗秦,為的是楚國,而不單是趙國!」
毛遂的話句句擊中楚王的要害,令他有所醒悟,就同意聯合抗秦。毛遂立即安排與楚王歃(音煞,意謂宰殺牲畜,將其血塗在嘴唇上)血為盟,楚王即派兵前往趙國解救邯鄲之圍。
楚相春申君黃歇奉命領兵救趙。與魏國信陵君無忌所率部隊會合,向秦軍發起猛攻。趙相平原君趙勝見機也帶著趙軍敢死隊3000人殺出城來。由於長期作戰,秦軍早已疲累,這下突遭內外夾攻,哪裡招架得住?被殺得狼狽逃竄。其中鄭安平的兩萬秦軍被魏、楚聯軍包圍,沖不出去,最後全部投降。
被圍困一年多的邯鄲城得救了。秦國的實力雖未受到大的損失,但畢竟遭到了挫折,還失去了已佔領的魏國的河東和趙國的太原郡。
可以看到,戰國之「戰」既有兼並它國的戰爭,也有保衛家園的戰爭,還有援助別人的戰爭。交戰中既有兵力和國力的抗衡,也有智謀和膽識的較量,還有精神、情義等方面的因素在發揮作用。從列國之間平等的關系看,秦軍東進確是「虎狼之師」:從一般的人道主義的立場看,秦國以開動戰爭機器、兼而使用陰謀詭計來吞並天下,確乎不講「禮義」,毫無道義。然而從歷史發展的大趨勢看,秦國又確實是順應了潮流,以「當仁不讓」的氣概擔當起了統一天下的重任,唱響了那一段歷史的「主旋律」。
戰爭使生靈塗炭、家破人亡,但反過來也促使人們努力生產,發展經濟,增強實力,逼迫人們進行改革,去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戰爭還使「士」得以一展身手,「脫穎而出」,而這與當時的「百家爭鳴」又不無聯系。戰國的歷史是在希望與失望、勝利與痛苦、功利與道義的多重變奏中行進的,而戰爭所確立的基調,使這整部樂曲充滿了「顫音」。
再回到歷史事實本身,並用一種平實的心情,繼續我們的話題。
戰國之「戰」究竟令多少人命歸黃泉,這在當時已無法知曉,到了以後,更不可能搞清。只有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中,為後人留下一個局部的數字,那就是秦國自獻公至嬴政滅六國,秦軍在16次戰役中殺死敵國士兵的數字。有關資料,條列如下:
(1)獻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6年),秦與晉戰於石門,斬首6萬;
(2)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與魏戰,斬首8萬;
(3)惠文王後元七年(公元前318年),秦敗韓、趙、魏、燕、齊5國及匈奴兵,斬首8.2萬;
(4)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敗韓於岸門,斬首1萬;
(5)惠文王後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擊楚於丹陽,斬首8萬;
(6)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攻韓,拔宜陽,斬首6萬;
(7)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伐楚斬首2萬;
(8)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斬首24萬;
(9)昭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75年),攻魏,斬首4萬;
(10)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破魏,斬首15萬;
(11)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韓,斬首5萬;
(12)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破趙於長平,坑降卒40餘萬;
(13)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攻三晉,斬首6000,晉軍走死河中2萬;
(14)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攻韓,斬首4萬;攻趙,首虜9萬;
青銅鼎(15)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攻卷(魏地),斬首3萬;
(16)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攻趙,斬首10萬。
以上總計殺死敵軍近160萬。
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其所著《史記志疑》中所作統計數字,與此略有出入。他加入了「孝公八年與魏戰,斬首七千」,「昭襄王……七年復伐楚,斬二萬」,「二十七年擊趙,斬三萬」,「三十四年破魏將芒卯,斬十三萬,沈(沉)河二萬」四條,其餘諸條在數目和時間上與《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也略有出入。如此得出秦軍共殺滅「166.8萬人」的結論(見卷四)。
這160萬左右的死亡數字,僅是秦國一個世紀里在若干次(而非全部)戰役中殺敵的人數。它並不包括秦軍在這些戰爭中自身的死亡人數,至於其他國家之間戰爭的死亡數,就更不在其中。不過,這已經夠令人震驚的了。
漢代賈誼《過秦論》說:「(秦)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大盾牌)。」這話確實是對戰國之「戰」一個形象而有力的概括。試想,單單讓這160萬戰爭死亡者的鮮血匯聚成河,就可以載荷、漂浮起多少大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