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雞肋的典故與誰有關
⑴ 「雞肋」出自哪個典故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版之無所得,以權比漢中,知王欲還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敦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准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敦。敦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⑵ 曹操對「雞肋」說法的原文是什麼
曹操對「雞肋」說法的原文如下:
一、原文:
……
正沉吟間,夏侯藹入帳 ,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藹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 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准備歸程。……
二、典故:
曹操與劉備對壘於漢中, 兩軍相持不下。曹操見連日陣雨,糧草將盡,又無法取勝,心正煩惱。這時士兵來問晚間的口令,曹操正獃獃看著碗內雞肋思想進退之計,便隨口答道:雞肋!當「雞肋」這個口令傳到主簿楊修那裡,這傢伙自作聰明,慫恿兵士們收拾行裝准備撤兵。兵問其故。楊修說:雞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丞相進不能勝,恐人恥笑,明日必令退兵。於是大家都相信了。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這便是關於雞肋的典故。 此為出自於《三國演義》。
三、出處:
《楊修之死》是九年級人教版語文第17課的一篇課文,節選自古代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又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版)第七十二回,標題是編者添加的。
四、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錢塘(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是施耐庵的得意門生,才華出眾。但時局動亂,政治腐敗,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羅貫中鬱郁不得志,轉而編著《三國演義》,以古鑒今,抨擊時政。是繼施耐庵之後,又一個以小說創作流芳百世的小說家。他廣泛搜求了有關平話、戲劇和傳說,參考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三國故事進行了再創造;以史實為基礎,融合大膽而合理的想像和虛構,創作了「七實三虛」的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
⑶ 曹操和雞肋的故事
曹操和雞肋的故事:
魏蜀兩方爭奪漢中要地。曹操親率大軍屯兵斜谷界口。因連日攻搶出師不利,曹操郁悶不樂。入夜,曹於大帳之中獨自思慮破蜀之策。適逢此間庖官送來雞肉供丞相享用。正在這時,夏侯惇進帳來秉請夜間傳令口號,正邊沉吟邊啃著雞肋的曹操隨口便說:「雞肋!雞肋!」這位夏將軍出得帳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喚傳令官,叫下傳夜間口號為「雞肋」。正在帳中的行軍主薄楊修一聽口號為「雞肋」,馬上知曉其故,立刻步出賬外,叫喚軍士,收拾行裝,准備打道回府。此舉讓夏侯惇驚詫不解,忙問主薄何故。楊修說:「以今夜之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也。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當夜,曹操悶思難奈,遂步出帳外,卻驚見軍士們在嘈雜聲中打點行裝。曹操見狀怒不可惡,急傳夏侯惇問話。夏將其原委從實招來。曹操聽後,連連頓足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壞我大事也。立斬不饒!」於是,曹操怒喝刀斧手將楊修推出斬首,且號令將其首級高懸轅門之上,以儆三軍。
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