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寓言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被作為拖延症患者提及最多的偉人。達芬奇是西方第一個人形機器人的設計者,第一個繪制子宮中胎兒和闌尾構造的人,繪畫創作方案更是不計其數。這個事實側面反映了達芬奇的一生中注意力是相當分散的。於是,由於追求完美和不斷有新的靈感到來,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畫了4年,《最後的晚餐》畫了3年,並且都嚴重影響了客戶關系。最終,達芬奇傳世畫作不超過20幅,並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還壓在手裡沒能交付。直到他去世200年後,有關繪畫的手稿才被後人整理成書,而更多科學方面的實踐至今仍隱藏在那些草稿圖中,成為天才的遺憾。達芬奇本人亦為自己的拖延感到苦惱,在一則筆記中他寫道:「告訴我,告訴我,有哪樣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這種挫敗感,與我們當今飽受拖延困擾的後世人類所體驗到的別無二致。有一個著名的美國將領名叫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他曾是西點軍校優等生。科班出身的他善於充分准備,在南北戰爭時期,由於系統改造了北方軍隊的後勤使他名聲大噪,最後被提拔為北方軍總司令,還被譽為「小拿破崙」。可是,新任將軍在其後屢次被「不打無准備之仗」的理念所拖累。1862年,在美國南北戰爭中一次決定性戰役「安提坦戰役」中,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奪取里士滿,但他猶豫再三,認定自己被南方軍堵截而失去了機會。之後他再度猶豫不決,最終在兵力兩倍於敵軍的情況下錯失全殲南方軍隊的機遇,戰爭因此又被拖延了3年才宣告結束。他永遠都在請求林肯給他新的武器,永遠覺得沒有足夠的士兵,士兵們永遠都不夠訓練有素,裝備永遠不夠精良。林肯曾抱怨說:「如果麥克萊倫將軍不想好好用自己的軍隊,我寧願把他們都借給別人。」聯邦軍總將軍亨利哈列克則認為他「有一種超越任何人想像的惰性,只有阿基米德的杠桿才能撬動這個巨大的靜止」。這一切摧毀了軍政界對麥克萊倫的信任,最終使他被眾口交貶,解除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