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禪宗小典故

禪宗小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02 14:58:34

①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典故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詩)。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你所說的正是後來慧能的偈子。
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台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拓展資料: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
二十四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七十六歲時赴新州入滅。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說,一是頓悟成佛說。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個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
六祖圓寂於公元713 年夏天,當時正值南方炎熱潮濕天氣,他的肉身未經任何防腐處理,一直保留至今,將近130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腐爛。
抗日時期日本軍人進駐到南華寺,不相信他的神奇,將六祖的屍身從後面剖開一處,發現五臟六腑都完好無損,才相信佛法無邊,將身體重新安好,頂禮而退。現在六祖肉身完好的放在廣東韶關南華寺。
於文革時期,偏激的紅衛兵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謂的牛鬼蛇神,為驗證慧能大師是否為人工偽造的,曾經用釘錘在大師的胸口處,硬是挖一個小洞,結果赫然發現大師體內器官皆完好無缺,當場嚇得紛紛跪地叩拜。

② 拈花微笑典故

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望著他,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伸手從講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好像在暗示著什麼。弟子們誰也不懂老師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這就是「釋迦拈花」。
釋迦有個大弟子,叫迦葉。佛經記載,看見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宗教堂會,戒律極嚴。可就在這鴉雀無聲中,迦葉尊者竟然「噗嗤」一笑,盡管不是開懷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規的。這就是「迦葉微笑」。
這師徒兩人神神怪怪的行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緊接著,釋迦牟尼講話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意思是說:徒兒們聽好了,我有絕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剛才已經傳授給迦葉同學了啦。你們要學,就問他去吧!
據說,這也就是禪宗的起始。禪宗的特色就是:傳道授學,講求心領神會,無需文字言語表達。我太懂禪學,但我喜歡禪宗的意境,那對世間美好的領悟,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莫過於花,我喜歡去默默的領悟花的語言!
我喜歡曇花的剎那燦爛。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這短短時間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全部的夢想和激情,壯烈與喝彩,頃刻間揮灑凈盡,淋漓快意。
望盡了爛漫輝煌的一刻,終有落櫻繽紛。殘紅善舞。你本來是燦爛過的,因此不怕被遺忘;你本來是熱烈過的,因此甘於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靜默。就這樣,你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笑靨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歡蘭花的清幽。就那麼簡簡單單的幾片葉子,就一朵或幾朵白色的小花,卻歷經千年,依然悠遠飄逸。習慣了寂寞,不以無人而不芳。淡淡的,一體青凝不染塵。一種從容的生活狀態,不是甘於平庸而是細膩地去感受生活中並不缺少的快樂。遠離了喧囂繁雜,空谷晨鍾,不是自耳畔響起,而是自心田深處某個被遺忘的角落。青青一線,暗香浮動。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絢爛如夏花,或如秋葉飄零,不管成敗榮辱,從容面對吧。
生命如同四季,風露榮枯。知春、識秋,拈花拂雪,活出個淡雅人生。

③ 佛教禪宗典故查出處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見《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並見《七系付法傳》,二者互有詳略):
釋迦和他的弟子曾在印度沙珂那(Sahara)地方,受國王因陀羅菩提(Indra-Bohddi)的供養。國王修密法中的「事業手印」已有相當成就,但仍未解脫。有一天,釋迦在他的耳邊,只輕輕地說一句曰:「你就是佛!」這國王便頓然開悟了。弟子們埋怨釋迦不肯把成佛的法門公開傳授,釋迦便對他們解釋:「那國王是密宗的根基,你們是顯教的根基。」

④ 禪宗三祖寺的傳說典故

禪宗三祖寺始建於公元505年,為南朝寶志禪師開創,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個大發展時期,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所詠的就是這時的盛況。
傳說白鶴道人聞旨,先將手中拂塵拋向空中,化成一隻沖天白鶴,飛向天柱山。寶志待白鶴飛去後,將手中錫杖往空中一擲,頃刻化成一條巨龍,尾隨而去。白鶴飛至鳳形山頂,正欲斂翅降落,忽聞身後狂風大作,雷鳴電掣,便掉頭東飛。巨龍飛至鳳形山頂,仍復作一根錫杖,白鶴也在旁邊的白鶴崗斂翅而降,復成一把拂塵。須臾,二人行至谷口,各尋己物,寶志收起了錫杖,只見清泉汩涌,因名「卓錫泉」,後人鑿井起名「卓錫井」;白鶴道人收起拂塵,泉涌水流,因名「白鶴泉」。據此,梁武帝下詔,令寶志禪師於鳳形山建剎,白鶴道人在白鶴崗建觀,並賜名「山谷寺」和「白鶴宮」。
如今,卓錫井和白鶴泉仍存,前者在三祖寺圓通門斜對面的天柱山敬老院內,後者在三祖寺東側白鶴崗下真源宮舊址處,都是天柱山的著名景點。 南朝齊梁之交,達摩法師從印度渡海將禪法帶到中國,被譽為中國禪宗始祖。達摩與梁武帝應對時話不投機,不歡而散,於是一葦渡江,來到北魏少室山五乳石洞面壁9年,參禪打坐,伺機傳法。後遇慧可誠意求法,立雪斷臂,達摩遂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禪法、衣缽傳之,慧可因此被尊為禪宗二祖。
僧璨(510—606)被稱為禪宗三祖。他到二祖慧可處請求開示佛法的典故,見於《祖堂集》記載:北齊天保初年(550)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處。求曰:「弟子身患風疾,請和尚為我懺悔。」慧可說:「把你的罪對我說,我為你懺悔。」來者沉思片刻說:「我還說不出我的罪究竟在什麼地方?」慧可說:「我已為你懺悔過,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居士說:「今日見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個僧人了,但不知何為佛法。」慧可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汝知之乎?」居士領悟地說:「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十分喜悅,深器來者,即為剃度,高興地說:「是吾寶也,宜名僧璨。」
這一年的3月18日,僧璨受足具戒。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僧璨隨二祖慧可南遁隱居,往來於司空山和天柱山之間長達15年之久,後接衣缽,是為禪宗三祖。隋開皇十年(590)僧璨正式駐錫山谷寺,公開弘揚禪法。
三祖寺內有一巨石,上書「解縛」兩個大字,說的是三祖為四祖解縛的公案。佛教典籍記載,隋開皇十二年(592)沙彌道信來到山谷寺,禮謁三祖,求曰:「願和尚慈悲,為我解縛。」三祖問:「是誰將你縛住了?」道信答:「無人縛我。」三祖又問:「既無人縛你,那你又求何解縛?」道信聞言大悟,後又隨三祖修學九載,接法是為禪宗四祖。 在禪宗發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個重要的坐標。初祖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國,當時人們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時,人們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時才是有信有修。
僧璨對禪宗的漢化改造發展,有幾個明顯的表現。其一,變面向達官顯貴為面向下層群眾。佛教初入中國,信仰接觸者多為貴族,僧璨改變靠上層弘法的方略,變為在村夫野老中隨緣化眾;其二,變在都市城廓建寺院為在深山僻壤佈道場;其三,變居住無常的「頭陀行」為公開設壇傳法;其四,變「不立文字」為著經傳教。禪法初傳,有「不立文字」之說,主張靜坐安心漸悟。僧璨在公開弘法的同時,精心著述《信心銘》,以詩體寫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從歷史與現實,祖師與信徒、教義與修持的結合上,闡明義理,大開方便,應機施教。有學者稱《信心銘》是禪宗第一部經典,與《六祖壇經》並稱最中國化的佛門典籍,為禪宗以文字總結其修習經驗開創了理論先河。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三祖大師說法時合掌立化。唐天寶四年(745),舒州別駕李常取僧璨遺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俸祿,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塑像放置於底層。
唐乾元元年(758),肅宗李亨賜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謚僧璨名「鑒智禪師」,賜塔名「覺寂塔」。現在的塔幾經重修,塔宮里珍藏有三祖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剎、明代的塔身,樓閣式塔體,磚木結構,飛檐翹角,斗拱相乘。塔為5層,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層4門相對,兩虛兩實,遊人登塔,常被虛實所迷。塔頂置有相輪,由8條碗口粗的鐵鏈牽制,鏈上系有400餘只風鈴,風吹鈴動,叮當悅耳。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支派,自達摩西土東來,二祖慧可斷臂求法,傳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國化,暢行於世,成為漢傳佛教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派之一。 就是這個具有重要地位的三祖寺,歷史上曾幾度興衰。北宋時,香火達到鼎盛時期,高僧輩出,宗風大振,時有「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之譽。此後,歷經滄桑磨難,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毀,直至明朝中葉,方得以重建,史稱中興。明末再毀,整個清朝乃至民國,僅得以維持香燈不滅,呈衰敗狀況。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三祖寺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春天。在宏行法師任住持的十多年間,先後籌資1000多萬元,修建了山門、通天橋、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全寺面積達200多畝,總建築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三祖寺的振興,不僅迎來了海內外遊客香客,也得到各級政府和宗教部門的肯定,1990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視察。朴老十分欣賞王安石刻在三祖寺左旁石牛古洞石壁上的詩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曾揮毫步韻作詩:「汲盡泠泠江水,沖開靡靡山圍,三祖道場重現,千花滿載而歸。」欣聞18萬字的三祖寺志稿完成,朴老立即題名「中國禪宗三祖寺志」。
為適應天柱山旅遊事業發展,在建寺1500周年之際,三祖寺在現任住持寬容法師帶領下,進行了浩大的修復重建工程,現一期工程已竣工。新工程規劃,除了根據寺院建築規格外,還依據功能需要分為靜修區、共修區、生活區和旅遊接待區等,並設禪文化研究室。整體依山就勢,高下相望,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建造廣場、牌坊、放生池、鍾鼓樓,重建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兩側分建乾元閣、信心樓等。重建後的三祖寺樓閣輝煌,殿宇堂皇,園林巧布,功能齊全,必將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佛教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建設的重地,成為安慶及天柱山的一個重要人文景觀。

⑤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哪個故事

佛教禪宗故事,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版,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權欲耱法嗣,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彼時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便交衣缽傳他。後入韶州(今廣東韶關市)曹溪山寶林寺任主持,開創禪學南宗,倡頓悟法,弟子日眾,形成禪宗的正系,被奉為禪宗六祖。

熱點內容
形容累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19:54 瀏覽:581
一個心字猜成語 發布:2024-11-03 02:19:02 瀏覽:727
見人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01:05 瀏覽:786
青銅器故事 發布:2024-11-03 01:32:02 瀏覽:806
西館故事 發布:2024-11-03 01:05:32 瀏覽:43
十年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0:46:54 瀏覽:306
母親的故事歌詞 發布:2024-11-03 00:46:54 瀏覽:561
遍字成語 發布:2024-11-03 00:38:42 瀏覽:977
講故事在線收聽 發布:2024-11-03 00:27:45 瀏覽:241
有退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0:19:30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