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輓聯典故

輓聯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01 09:22:05

❶ 夢斷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 機懸東壁秋風桐葉一天愁 兩句輓聯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幅悼念母親的輓聯,意思是悼念亡母,一朝逝去,成為終身的憾事。東壁掛著織機,物是人非,秋之愁。

整個輓聯就是指母親一朝逝去,朋友親人都很傷心。

北堂: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為婦女盥洗之所。後以代稱母親。

萱花:亦指母親。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後因以萱為母親或母親居處的代稱。

東壁:室東側壁。

桐葉:指兄弟的意思,源於桐葉封弟的故事

(1)輓聯典故擴展閱讀

萱草花的典故

萱花作為「母親花」的歷史更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在一些先秦古籍中,萱被稱作「諼(音宣)草」,意思是「忘憂草」。

在先秦佚名所著《詩經·衛風·伯兮》中,有一句「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句詩很讓人費解,漢代經學大師鄭玄總結前人的說法稱:「背,北堂也」,所以詩句的大致意思是:哪裡有忘憂草讓我栽種到母親的堂前階下呢?原來這北堂是母親的居處。

中國傳統文化中,北堂常為主婦居所,後用來代指「母親」。於是乎,萱與母親就產生了聯系。

在後世的文學創作中,這種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如唐代詩人孟郊在著名的《遊子》一詩中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意思是門外的台階旁長出了萱草花,然而遠行的遊子還在天涯。慈愛的母親倚在堂前,看兒子種下的萱草花,可是卻不見兒子回家。)

後世有學者猜測,古時遊子遠行前,會在母親堂前種植萱草,萱草一旦開花,就表示孩子在外一切平安。諸如此類的詩詞在唐宋非常豐富,久而久之,萱花就被古人用來象徵母親了。

除了文學創作,古代畫家也很善於在作品上用萱來表達母愛或者增加親切感。萱花是古人獻給母親的花朵,也可用於賀壽。古代畫家將萱花與松石一同呈現,那麼為女性祝壽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如明代畫家陳淳所作《松石萱花圖》中萱花作為遠景,為淡黃色花朵,一朵盛開,其他含苞,整株十分高大。

桐葉封弟的典故

桐葉封弟,指帝王封拜。典出《呂氏春秋·覽部》卷十八〈審應覽·重言〉。

西周初年的一天,年幼的周成王叫弟弟叔虞陪他一起在園中玩耍,玩到高興時順手從樹上摘下一片桐葉,用手撕成玉珪的形狀,說:「叔虞,我用這個封你做唐侯」,叔虞也學了大臣們的樣子,跪在地上雙手接過桐葉說:「臣弟領旨謝恩」。兄弟倆玩興正濃,在一旁的史官卻將成王的言行記錄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史官見成王沒有任何分封的表示,便將這件事情稟告了周公。周公上朝時問及此事,成王說:「我和叔虞那是鬧著玩吶!」

周公非常認真的對成王說:「天子無戲言,大王說的每句話都要錄入史書,只有說到做到,百姓才能感受到天子的誠信啊!」成王說:「好吧,一切按照叔父所說的辦」。下令擇吉日為叔虞舉行封唐大典。

這天,王宮內張燈結綵,鼓樂齊鳴,舉行了隆重的授土授民儀式。叔虞身著諸侯服飾接受封賞,周公宣讀了詔書,冊封叔虞為唐侯,管理汾河以東方園百里的唐國。周天子賜給叔虞懷姓九宗,職官五正,鼓、甲、鍾等重要禮器,叔虞跪拜向成王行叩拜大禮並接受了百官的朝賀。

大典結束後,叔虞帶著隨侍的王公大臣,車馬和貴重禮器,離開國都,臨行前成王拉著叔虞的手說:「王弟,去吧,你要替王兄管理好唐國的土地和那裡的子民啊!」並給了他「啟以夏禮,疆以戎索」的特殊政策。叔虞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決心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這一事件史稱「桐葉封弟」。叔虞來到唐國後稱唐叔虞,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父繼位,將國號改為晉。晉國的建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

❷ 夢斷北堂,機玄東壁的典故出自哪裡

出自: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訓女》。

原文:

夢斷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

機懸東壁秋風桐葉一天愁

這是一幅悼念母親的輓聯,意思是悼念亡母,一朝逝去,成為終身的憾事。東壁掛著織機,物是人非,秋之愁。

整個輓聯的意思是指母親一朝逝去,朋友親人都很傷心。

1、北堂:

意思:古指居室東房的後部,為婦女洗滌之所。也意指母親。

出自:《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意思是婦女洗滌在北堂。

鄭玄註:「北堂,房中半以北。」意思是北堂就是房間北邊。

後因以「北堂」指主婦居處。

2、東壁:

意思:室東側壁

出自:《儀禮·士喪禮》:「君反之,復初位,眾主人辟於東壁,南面。」意思是賓客,眾主人眾兄弟都返回門外東邊原位。

3、萱花

意思:指母親,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後因以萱為母親或母親居處的代稱,又如:萱辰(母親的生日);萱親(母親的別稱);萱草(借指母親)。

4、桐葉:指兄弟的意思,源於《呂氏春秋·覽部》桐葉封弟的故事。

(2)輓聯典故擴展閱讀:

「桐葉封弟」又可稱作「剪葉」,出自於《呂氏春秋》這個典故與周公旦有關。

周公旦為周朝的開國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時,年齡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條。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駕崩後,唐國發生叛亂。太子姬誦年幼,在周公姬旦的扶助下做了國君,史稱周成王。

有一天,姬誦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宮中玩耍。姬誦隨手撿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葉,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給了叔虞,並且對他說:「這個玉圭是我送給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國去做諸侯。」史官們聽後,把這件事件告訴了周公。

周公見到姬誦,問道:「你要分封叔虞嗎?」姬誦說:「怎麼會呢?那是我跟弟弟說著玩的。」周公卻認真地說:「天子無戲言啊!」

後來,姬誦只得選擇吉日,把叔虞正式封為唐國的諸侯,史稱唐叔虞。不過,叔虞長大後,勵精圖治,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帶領百姓興修水利,改良農田,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逐漸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成為唐人愛戴的封建郡主。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繼位。因為境內有晉水,便改國號為「晉」。山西簡稱晉,也由此而來。同時為了祭奠唐叔虞,還在晉水源頭、懸瓮山下修建了一座祠堂來祀奉他,這就是「晉祠」。「天子無戲言」也因此流傳開來。

唐代李嶠《攀龍台牌》里引用了這個典故:「亦有御蘭感夢,皇天之命伯倏,剪雖開封,上帝之名太叔。」

"桐葉封弟"告訴我們:當權者應言而有信、謹言慎行等。

❸ 十年砍柴:從悼挽曾國藩的對聯說起

從悼挽曾國藩的對聯說起
2016-05-09 江山攜手

中國傳統社會的人一向頗為重視喪葬。憑弔死者慰問生者,也當然是中國人社會交際的重要活動。
基督教社會的葬禮上,宗教儀式被最為看重,與之相比,中國人的葬禮上,最被看重的倒是俗世間親友的拜祭是否隆重和真誠。其中,輓聯則是中華民族弔死問生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古代士人家庭若「當大事」,子孫特別在乎親友的輓聯。有名望的人所送的輓聯,往往一字之褒,榮於華袞。而那些名輓聯,則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哪怕死者墓木成拱,世道變幻如雲。
寫輓聯,需要寫作者有較好的文字功底,能掌握對仗、聲韻等漢字的基本知識。但這遠遠不夠,寫出好的輓聯,需要才華,更需要對人情世故的了解。能夠恭維死者恰當而不過分,表達情感真誠而不越位,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清季名臣曾國藩是輓聯高手,他在生前特別愛給人做輓聯。28歲時他中進士,點翰林,一直在京師做官直到42歲回家奔母喪,逢太平軍起事開始書生將兵。做京官除公務外,有大量時間用來讀書、交友、寫作。曾國藩在京官生涯里寫了無數的輓聯,故京師湖南同鄉有「代送靈柩江岷樵(江忠源字岷樵),包寫輓聯曾滌生(曾字滌生)」。
因為,並沒有那麼多同僚、親友相繼死去,為曾大人提供足夠的創作素材。於是曾大人一個人在家裡替那些還活著的朋友寫輓聯練手。
某年新春,曾的好友、同鄉(生於益陽祖籍徽州,長曾國藩10歲)、詩人湯鵬到曾府串門,徑自進曾的書房,湯看見硯台下壓著幾張紙,以為是曾國藩新作詩文,想要拿來看看,可曾國藩就是不給看。大為好奇的湯鵬一把搶將過來,一看,原來是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十幾位曾氏好友,被曾國藩寫下了輓聯。
由此,湯鵬與曾國藩斷交。可吊詭的是,就在道光二十六年,身體很壯實的湯鵬和人打賭,喝大黃而死,年僅44歲。曾國藩送輓聯曰:「著書成二十萬言,才未盡也;得謗遍九州四海,名亦隨之。」他會不會後悔昔日生挽老友而成讖呢?
同治十一年三月,62歲的曾國藩歿於兩江總督任上。這下輪到諸位親友寫輓聯弔唁這位輓聯大家了。曾氏生前為一等侯、武英殿大學士,做過直隸、兩江總督、北洋大臣,挽清廷於即倒,功勛卓著。死後被皇帝賜「文正」謚號,備極哀榮。其門生故吏和舊友同僚遍天下,為其敬獻輓聯的不知凡幾。能留下來被後世記住的,依然是那些名人所寫名聯。
評價這些名人名聯,標准之一應當是是否「頌揚得當,情感真摯」,另一個標准則是看是否切合挽者的身份以及挽者和死者的關系。
這些輓聯的作者大致可分四類:一死者朋輩或職位資歷相當的同僚;二是死者的門生或下屬;三是死者的親人;四是與死者有過交往的名士。
曾國藩的朋輩和同僚所送的輓聯中,最有名的當屬左宗棠所撰的這副: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此聯被後世一代代人提起,確實是一副才、情俱佳的輓聯。同治中興名臣中,往往曾左並稱。左宗棠一直可算作曾國藩的諍友,左對科名優於自己的曾氏之才幹,很不服氣,在朋友和幕僚面前乃至給皇帝的奏章中,時常攻擊曾國藩「虛偽」。但這兩位相互競爭的同鄉,是清廷缺一不可的兩大支柱。
曾國藩去世後,曾府擔心那位心直口快倔強如牛的左大人依然嘴上不給文正公的面子。接到這副輓聯後,曾府子弟感佩異常。在曾國藩故去後,一向不服輸的左宗棠承認自己「謀國之忠,知人之明」不如曾氏。而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也恰當地評價了幾十年兩人不徇私情、不留情面、共同為國的關系,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另一副張之萬所撰的輓聯亦頗可稱道:
「臨履惕冰淵,百世同悲曾子簀;
功勛逾淝洛,千秋不數謝公墩。」
張之萬和曾國藩生於同一年(1811 嘉慶十六年),其於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及第,比曾國藩晚九年,在科場上算晚輩。張之萬是該科一甲第一名,即俗稱的狀元,科名盛於三甲的曾國藩。這一年曾國藩是會試總裁、殿試讀卷大臣,但似乎曾從來不把張視之為門生,而是以平輩相待。仕途上張之萬也很順遂,他在剿滅捻軍中立過功勛,盡管不如曾氏的不世奇功。他進士及第後在朝為官時,曾氏正帶兵在南方征戰,兩人交往不算很密切。曾國藩去世時,張之萬正從閩浙總督任上卸任,回南皮老家修養。他這幅輓聯不涉及私交,完全是職位相當的同僚對曾國藩做「歷史性評價」。
上聯寥寥十二字,用了好幾個典故。
《易經》之「坤卦」 初六 爻詞曰:「 履霜,堅冰至。」《詩經·小雅·小旻》詩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國藩在京師時拜大儒、同鄉前輩唐鑒為師,一生在「禮」字上下工夫,行事謹慎而不逾禮。但僅止於此,這個典故用得還不算好。《論語》載:「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到死前那一刻,都在乎父母所賜的身體是否受到損傷——此謂至孝之心。
《禮記·檀弓上》有「曾子易簀」的故事:曾參臨死前,發現自己所躺的席子是季孫所贈送的大夫專用之簀,認為自己逾制了,因為他不是大夫。於是令兒子換上普通的席子,才安然辭世。曾國藩是宗聖曾參後裔,一生恪守名分,護衛禮教,張之萬用此典來說明曾氏所為乃有家族淵源。
上聯褒獎曾國藩的品德,下聯則是肯定其功業。下聯的典故不難懂,說的是曾國藩的功勛超過了指揮淝水之戰擊敗苻堅保住東晉江山的謝安。謝安早期隱居,朝廷徵召數次不出,而北方強敵虎視眈眈,世人曰「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這和曾國藩在湖南鄉下丁母憂,被朝廷三番五次催促才出山招募團練情形相似。「謝公墩」在南京鍾山半山腰,謝安和王羲之曾同登此處。宋代的王安石有詩《謝公墩》憑吊。
張之萬此聯,不愧是狀元手筆!
不過曾國藩朋輩所送的輓聯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布衣之交歐陽兆熊所撰的:
「矢志奮天戈,憶昔旅雁傳書,道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竟歷盡水火龍蛇,成就千秋人物;
省身留日記,讀到獲麟絕筆,將汗馬勛名、問牛相業,都看做秕糠塵垢,開拓萬古心胸。」
此聯是何等的大氣磅薄,表達出了一位朋友的真情實感,無半點官場套話。
歐陽兆熊字小岑,湖南湘潭人。他是曾國藩岳丈歐陽滄溟先生的同族,和曾的兩位小舅子從小過往甚密,因此在年輕時便結識了曾國藩。其於1837年鄉試中舉,而會試一再落第,便絕了仕進之心,一心鑽研醫術,浪遊江湖,以儒醫加狂生而聞名。
他對曾國藩有救命之恩,道光二十年(1840),剛剛庶吉士散館的曾國藩身患重病,經正巧在京城的歐陽兆熊醫治而康復。此後曾國藩官爵日高,名氣日大,但他一直對歐陽兆熊尊敬有加,歐陽兆熊也一直不因曾國藩地位的變化而對其逢迎,仍然像年輕結交時那般對待曾國藩。
此聯上聯用陶潛詩「刑天舞干戈,猛志故常在」之典,追述年輕時兩位書生鴻雁傳書,暢談志向、相互砥礪之往事。欣喜老友經過了無數的坎坷與煎熬,終於成就了千古偉人。下聯則是對曾國藩的評價,在歐陽看來,老朋友身為宰輔(大學士),又立下汗馬功勞,其實不足道,相對曾氏年輕時堅持寫日記,每日三省己身不斷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而言,只是秕糠而已。「問牛相業」典出漢宣帝時丞相丙吉問牛的故事。
邴吉一次外出,碰到路上有人斗毆,死傷橫道,他不聞不問,再往前走遇到有牛喘氣而吐舌,他立刻停下來讓人去問這牛已走了多久。身邊的人很不理解,他解釋說,百姓斗毆的事自有長安令、京兆尹來管。而時節才是暮春,牛卻吐舌,如此可能這一年氣候不正常,會直接影響收成,這是關系天下的大事。
「獲麟絕筆」則是指孔子修《春秋》,在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得知叔孫氏的僕人捕獲一頭麒麟,夫子傷心瑞獸被庸人所獲,此乃天下將亂之兆頭。於是記下「西狩獲麟」後,便永久停筆了,兩年後孔子辭世。
顯然,歐陽兆熊把曾國藩的文章看做是《春秋》那樣的經典,那麼其道德品行也就近乎孔子那樣的聖人了,這種將為萬世垂範的地位,當然比生前的功業、官位偉大得多。
歐陽兆熊,在官場之外,以平等眼光看待曾國藩,所做的評價最為准確。
另外曾國藩還有一位老友何紹基,所寫的輓聯近乎歐陽兆熊之聯,只是無歐陽的豪邁:

「武鄉淡靜,汾陽朴忠,洎於公,元輔奇勛,旗常特炳二千載;
班馬史裁,蘇黃詩事,憐憶我,詞壇剴誼,風雨深潭四十年。」
何紹基,字子貞。湖南道州人,年長曾國藩12歲(1799年生),道光十六年恩科進士,登第早曾國藩兩年。父親何凌漢在清廷做過左副都御使、署理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在曾氏兄弟顯達以前,何家算是三湘數一數二的名宦之家。曾國藩中進士後,自然會去拜見何紹基這位同鄉前輩。從此,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何紹基一直像大哥那樣對待曾國藩,他長於經學,詩文俱佳,書法更是精絕。曾國藩在做京官的十四年裡,交往最多的朋友當屬何紹基,在他的日記里,頻繁地記載和何紹基聚餐、郊遊,去何家拜訪,兩人談詩論文。早年時曾國藩就斷言何紹基的字必將「千古流傳無疑」。和能帶兵打仗的曾國藩相比,何紹基是一個純粹的文人,官只做到四川學政。曾氏先他而逝,他這位老友心中的沉痛可想而知。
此聯上聯說歷史評價,下聯道私人情誼,順序和歐陽的輓聯正好相反。上聯他將曾國藩比作漢代諸葛亮(武鄉侯)、唐代郭子儀,認為其所建立的功勛兩千年來難以有人逾越。下聯則追憶當年兩人在一起評論司馬遷、班固的史書,暢談蘇東坡、黃庭堅那樣的詩文交往。一句「風雨深潭四十年」,兩人的情誼、對曾氏的悲悼,盡在其中。畢竟是翰林出身,較之歐陽兆熊更為老成含蓄。
曾國藩另一位同鄉兼好友郭嵩燾的輓聯,則在悲傷之餘,不無牢騷與幽怨:
「論交誼在師友之間,兼親與長,論事功在唐宋之上,兼德與言,朝野同悲惟我最;
其始出以奪情為疑,實贊其行,其練兵以水師為著,實發其議,艱難未以負公多。」
郭嵩燾1818年出生,小曾國藩7歲。曾氏第一次會試落第後,回鄉經過省城長沙,結識了正在嶽麓書院讀書的郭嵩燾、劉蓉,三人遂成莫逆。郭嵩燾於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晚曾氏9年),是科高中的還有張之萬和李鴻章,曾是這一課會試的總裁。
因此,郭與曾國藩,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曾、郭兩人後來還結成兒女親家,所以他說「論交誼在師友之間,兼親與長」。
曾國藩頗具識人之術,他盡管和郭嵩燾私誼很深,但他認為郭嵩燾文采出眾,見識也不凡,但做不了能吏,難以獨當一面。因此在其圍剿太平軍關鍵時期,任兩江總督、節制東南兵馬,清朝對其保舉官員一律照準,他就是不保舉郭嵩燾獨立開府任官,郭的同年李鴻章也在為郭嵩燾鳴不平,認為郭好歹是個翰林,連秀才出身的劉蓉和舉人出身的左宗棠都到了一省巡撫的高位。曾國藩告訴李鴻章,科舉成就和能否做官和做事不能等同,郭嵩燾只能依人成事,讓他出去當主官,那是害了他。
果然,郭嵩燾後來在署理廣東巡撫時,和兩任兩廣總督毛鴻賓、瑞麟關系鬧得很僵,直到被解職閑居。光緒二年,郭嵩燾作為第一任駐外公使出使英國,對英國的制度和國家文明程度贊譽過高,又與副公使劉錫鴻不能相處。導致謗名滿天下。這當然是後來的事了,老友曾國藩已不能目睹這一切了。郭嵩燾的眼光超越同時代的人,但做事優柔寡斷,不如曾國藩那樣懂做官和做事的訣竅,註定是個悲劇人物。
下聯郭嵩燾誇耀自己對曾國藩的貢獻。曾國藩在湘鄉丁母憂時,對朝廷要求他出山練兵剿匪一直婉拒,此人做事謹慎,不敢輕易冒險。郭嵩燾一次次對他曉以利害、分析利弊,促使他墨垤從戎。在與太平天國交戰初期,湘軍敗多勝少,又是郭嵩燾建議曾國藩操練水師,控制長江,從而贏得對「發逆」作戰的主導權。
可是,「艱難未以負公多」,字面的意思是老先生當年那樣艱難戡亂,我沒能過多地分擔,我對不起先生您。其本意則不無對死者的怨氣:你立下如此功勛,兩次重要的選擇我起了關鍵作用,可是你卻不讓我出來做更重要的事情。(十年砍柴《弔死問生·無非人情(上)》)

曾國藩的門生中,李鴻章和俞樾所送的輓聯最佳。這兩人也是曾國藩生前最為器重的,一光大其功業,一光大其學術。他曾對兩位得意門生做出過定評:「李少荃(鴻章號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俞樾字蔭甫)拚命著書。」
李鴻章的輓聯曰:
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
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代難逢天下才。
上聯是李鴻章感念老師的栽培之恩。道光二十三年(1843,是年李23歲),李鴻章離開故鄉,進京參加順天鄉試,寫下了豪氣萬丈的詩句:「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鄉試中舉後,參加1845年會試落第,這一年其父李文安、也是曾國藩的年兄,帶著李鴻章入曾府拜師,從此李鴻章的科名與功業與老師緊緊聯系在一起。李的這一次拜師,距曾國藩去世二十七年。所以說「師事近三十年」。道光二十七年曾國藩任會試總裁、殿試讀卷官,李鴻章是科高中。曾氏既是他學習的業師,又是其科考的座師。
從這段曾、李師徒情緣,可看出教育的不均衡,從古到今皆然。像李文安這樣的官宦家庭,能將子弟交給當時最有學問的朋友教導,而且這個朋友恰好又是三年後的會試考官。用不著科場舞弊,像李鴻章那樣聰明的人,跟著曾國藩讀兩年書,自然就很清楚朝廷科考的衡文標准,知道閱卷考官喜歡什麼樣的文章。——而那些鄉下舉子,還在老家苦苦地摸索。
輓聯的上聯也引起後世人的非議,認為李鴻章自詡「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是託大。因為他的哥哥李翰章也是曾國藩的門生,早入曾氏之幕,多年擔任湘軍總後勤部長的角色。怎麼弟弟倒成了「門生長」呢?
我認為李鴻章此語說得非常到位,而且他必須這樣說。此時李鴻章已是直隸總督,乃疆臣領袖(是年六月,被授予老師曾國藩擔任過的武英殿大學士之位,則是宰輔身份了),在曾氏門生中他最有資格如此說。曾國藩常說辦大事要找替手——即政治接班人,如此才能保證其事業有人延續下去,而不至於人亡政息。李鴻章以其功績證明曾國藩當年所找的「替手」是非常合格的。
此時在恩師的靈前,作為曾氏本人和朝野公認的「接班人」,他必須表態,即如現在重要人物追悼會上強調「繼承革命意志」雲雲,申明將恩師的事業發揚光大。如此,才能告慰曾氏在天之靈,也才能對曾國荃、曾紀澤這些恩師的親人有所交待。
上聯是「於私」,下聯則是「於公」。作為疆臣領袖對曾國藩作出評價。
俞樾的輓聯旨趣和李鴻章的又大不一樣:
是名宰相,是真將軍,當代郭汾陽,到此頓驚梁木壞;
為天下悲,為後學惜,傷心宋公序,從今誰頌落花詩。
上聯很好懂,和其他挽者一樣,對老師的功勛做崇高評價,將其比作郭子儀,能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先生的逝世,猶如朝廷棟梁毀壞。
下聯便道老師對他的知遇之恩。大臣故去,為天下悲。但曾國藩不僅僅是一位立下赫赫功勛的大臣,還是一位學問家,死在職位上,不能寫出更多的文章、闡發出更好的道義,留給後學。「傷心宋公序,從今誰頌落花詩」則是指俞樾平生最為自得的一段佳話。
道光三十年(1850年),29歲的俞樾會試及第,此時身份是「貢士」,接下來還要經過禮部的復試、皇帝主持的殿試,才能成為進士。雖然「貢士」成「進士」,不會有人被淘汰,但關繫到排名。貢士們當然非常重視。會試的試卷是由專門人士謄寫(如此避免考官認出考生字跡從而舞弊),但復試和殿試,考官所閱的是考生自己書寫的試卷,因此楷法很重要,寫不出一手秀麗端莊「館閣體」的考生,名次很難靠前。俞樾楷法不算好——他後來一直以隸書而聞名。
但在復試時,時任禮部侍郎的閱卷官曾國藩力主俞樾為第一。其他考官說這個考生文章寫得確實不錯,但恐怕是「宿構」,即考前背熟數篇已做好的文章,考試時恰好和題目碰上了。曾國藩反駁說,文章可能宿構,但詩(即試帖詩,會試三場考試必考科目)不可能宿構。詩題為《淡煙疏雨落花天》的五言八韻詩。曾國藩對俞樾的詩特別贊賞,尤其喜歡其詩首句「花落春仍在」,以為「詠落花而無衰颯之意」,格調高昂,因而預測其「他日所至,未可量也」。
公序是宋代大詩人宋庠的字,他和弟弟宋祁齊名,兩人同科登第,兄為狀元。兄弟二人都寫過《落花詩》,宋祁詩中名句「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邊妝。」曾國藩當年看俞樾的試帖詩時,就說「花落春仍在」與這兩句相似。宋庠有句:「漢皋佩解臨江失,金谷危樓到地香。」
復試取得第一的俞樾殿試時為第十九名進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曾氏對他的褒獎傳出去後,他當然是感激莫名。但這個人和郭嵩燾有些相似,讀書讀得好,文章寫得好,當性格不善於做官,當過一任河南學政,被御史彈劾罷官後,回到江南,從此潛心學術。為了表示對恩師的感謝,他的書房名為「春在堂」。現在老師仙逝了,誰還能吟頌那首「落花詩」呢?
俞樾後來刻一圖章「拚命著書」,蓋在自己的藏書上。他的「拚命」,可不是鬧著玩的,他一生對群經諸子、訓詁小學、小說筆記頗有研究,撰著甚豐,著作輯為《春在堂全書》,共500多卷。——何止是著作等身。
曾國藩諸門生中,李鴻章和俞樾算得兩位高壽。李鴻章於1901年以79歲高年辭世,但他是在屈辱和憂患中死去的,他剛剛主持了和佔領北京城的列強和談,簽訂了《辛丑條約》,再一次為滿清最高統治者背負黑鍋。俞樾活到1907年,享年87歲。在當時是真正的高壽了。李鴻章死後,俞樾為他寫了一副激憤與傷心兼具的輓聯:
一個臣系天下重輕,使當年長鎮日畿,定可潛消庚子變;
八旬翁完真靈位業,溯壯歲同游月府,不能再逮甲辰科。
上聯說得是李鴻章一人身系天下安危,也是為李鴻章抱不平,為大清惋惜。甲午戰敗後,天下歸罪於李鴻章,李鴻章被派到廣州做兩廣總督,遠離政治中心。而朝政被一幫子顢頇的親貴把持,如今鬧出了義和拳之亂。俞樾認為如果李鴻章繼續擔任直隸總督,鎮守京畿,憑他的見識和能力,是不會鬧出「庚子事變」的。
下聯則是道兩人的情誼。俞樾進士及第晚李鴻章三年,鄉試是同一年中舉(1844年甲辰科)。所以追憶「壯歲同游月府」,即同一年月宮折桂。眼看六十年就要過去了,第二個甲辰鄉試還有三年,李鴻章卻去世了,無福「再逮甲子科」。
明清兩代極重科第。一位士大夫如果在其中進士後六十年(一個甲子)的殿試揭榜後還活著,會被邀請「重遊瓊林」,參加皇帝為新科進士舉辦的「瓊林宴」。
你想想,假如一群乙巳科的進士,和前六十年的乙巳科老進士一起聚會,是何等的盛況。鄉試後的舉人在一起的宴會叫「鹿鳴宴」,前六十年該科舉人還活著的,會邀請重宴鹿鳴。一個人能第二次參加瓊林宴和鹿鳴宴,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及第早,十八九歲或二十多歲就中舉或中進士;二是要活得足夠長。
李鴻章「不能再逮甲辰科」,俞樾有這個福氣。1904年即光緒三十年甲辰科鄉試後,84歲的俞樾還活著,不但參加當年的鹿鳴宴,還復任翰林編修。——他於咸豐二年庶吉士散館後被授予翰林編修。這樣的人生際遇,讀書人幾個能有?
挽曾國藩的對聯中,還有一位作者不能不提,此人和曾國藩的關系頗為復雜,既不是平常的門生,也不是同輩朋友,勉強算得上曾經的幕客。此人是王闓運。
這是個很不安分的主,學了一輩子的帝王術,到處兜售,卻無成效。此人有大才,但性格不好,恃才傲物,好做驚人之語,臧否人物評論時事刻薄而諧謔。
王闓運,字壬秋,號湘綺,湖南湘潭人。此君一輩子就是個舉人,會試屢次名落孫山。早年在北京做權臣肅順的西席,後兩宮太後和恭親王聯手發動「辛酉政變」,除掉肅順等顧命大臣。
從此,王闓運飄盪於江湖間,周旋於達官間,或入幕參襄,或入書院講學。他曾經短暫地當過曾國藩的幕友,但此人好說妄語,不是那種老老實實做秘書或參謀的人,和曾國藩相處得不好,於是只能另謀他就。據傳他曾勸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稱帝,北伐京師。被曾斥之為狂妄。可見他並不了解曾國藩,曾翰林出身,一輩子恪守名分,讓他這個人冒著毀掉一輩子名節而很可能失敗的風險去造反,實在是太不可能了。
王的輓聯對曾國藩的評價遠不如其他的好友、門生評價那麼高:
平生以霍子孟、張叔大自期,異代不同功,戡定僅傳方面略;
經學在紀河間、阮儀征而上,致身何太早,龍蛇遺恨禮堂書。
上聯說曾國藩平生以建立霍光、張居正這樣的功業自居,但是時代不同,功勛也不相同,曾氏無非留下了勘定反賊的攻略而已。下聯肯定曾國藩的經學功夫超過清代的前輩大儒紀曉嵐、阮元,但遺憾的是去世太早,未能留下更多的著述。其上聯卻激怒了曾府。書生論事,多紙上談兵,看人挑擔不吃力。勘定席捲十數行省的太平天國,是何等的艱難,假使張居正晚生六十年,他也未必能平定李自成、張獻忠。而且霍光、張居正兩人在死後,家族都受到了朝廷清算。在人葬禮上送這樣的輓聯,不是添堵嗎?下聯惋嘆「龍蛇遺恨禮堂書」,也隱隱有對曾國藩忙於政事而疏於學問的不屑。曾國藩所處的不是紀曉嵐所處的乾隆朝那樣太平,一個人四十二歲開始從書生變成將帥,整日行軍打仗。
勘定東南後,曾氏成為第一重臣,面臨的又是內憂外患,為大清朝熬到了油盡燈枯,能有多少餘暇來做學問,能取得那樣的學術成就,也就是勤勉如曾國藩才有可能。湘綺先生,畢竟是狂生。這輓聯文辭自然不錯,但於人情世故,卻有所欠缺。
最後,筆者認為有必要提一下當時身份最為尊隆的人——即皇帝所送的輓聯。同治帝的兩幅輓聯是:
其一:
本一代完人,先定東南,次平西北;
為六旬元老,名揚中外,忠冠古今。
其二:
功在國,德在民,名在天下;
出為將,入為相,歿為神明。
這兩副輓聯應該是翰林院的詞臣為少年天子草擬的。四平八穩的官家口吻,也不用什麼舊典,其文辭只能說平平。但這是最高統治者的評價,是真正的「蓋棺論定」。尤其說曾國藩「出為將,入為相,歿為神明」,用現在流行的語言來說則是「黨和政府高度評價了曾國藩同志偉大的一生」。這兩副平常的輓聯,比起那些「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卓越的軍事家」等等的評價,雅馴且不說,還多了一些人情味。(十年砍柴《弔死問生·無非人情(下)》)

熱點內容
名人家風故事 發布:2024-11-03 04:24:21 瀏覽:883
甜蜜微故事 發布:2024-11-03 03:43:57 瀏覽:418
水邊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3:32:28 瀏覽:24
動物哲理故事 發布:2024-11-03 03:25:14 瀏覽:390
小喬與阿東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3:09:08 瀏覽:489
干月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3:06:30 瀏覽:549
金木水火土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58:20 瀏覽:922
關於品德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2:33:40 瀏覽:80
銀魂故事篇 發布:2024-11-03 02:25:45 瀏覽:154
形容累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19:54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