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柳堤典故

柳堤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1-01 04:24:34

Ⅰ 四收列國群王服出自哪個典故

四收列國群王服的相關典故:宋代大將曹彬平南唐、西蜀、南漢、北漢讓群王佩服不已。具體情節如下:
攻破南唐
開寶七年(974年),朝廷准備討伐南唐。九月,曹彬奉詔與李漢瓊、田欽祚先行到荊南征發戰艦,潘美率領步兵接著出發。十月,詔令任命曹彬為升州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艦都部署,分兵從荊南順流而東,攻破峽口寨,接著攻克池州,連續攻克當塗、蕪湖二縣,駐扎在採石磯。十一月,造浮橋,橫跨大江以渡過部隊。十二月大破南唐軍於白鷺洲。
開寶八年(975年)正月,又在新林港大破南唐軍隊,二月,軍隊進駐秦淮,南唐水陸軍隊十多萬人在城下列陣,宋軍大敗南唐軍,斬殺、俘獲一萬多敵人。浮橋造成後,南唐出兵抵抗,宋軍在白鷺洲大敗南唐。從三月到八月,連連擊敗敵軍,又攻克潤州。金陵城被圍,到此時一共有三個時辰,居民砍柴的路被斷絕,南唐軍屢次被打敗,南唐國主李煜非常危急,派遣其大臣徐鉉送表到朝廷,乞求緩師停戰,宋太祖不予同意。在此之前,大軍排列成三寨,潘美鎮守偏北方,把戰爭形勢繪成圖送給宋太祖。宋太祖指著北寨對使者說:"南唐必定夜晚出兵來進攻,你趕快回去,命令曹彬迅速挖溝來鞏固陣地,不要中了敵人的詭計。"深溝挖成後,南唐兵果然夜裡來突襲,潘美率領所屬部隊依靠新溝抵抗,南唐大敗。上奏戰報到朝廷時焚香禁殺,宋太祖笑著說:"果然如此。"
長期的圍城中,曹彬常常緩攻,希望李煜能歸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曉諭他:"事勢已經如此,只可惜一城的百姓,如果你能歸降,真是上策啊。"城即將攻克時,曹彬忽然稱疾不處理事務,諸將都來探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葯石能治好的,只要諸公誠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就會自動痊癒。"諸將答應下來,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病情稍微好轉。再過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到軍營請罪,曹彬安慰他,用貴賓禮接待他,請李煜入宮換裝,曹彬只派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部下暗地對曹彬說:"李煜入宮如有不測,怎麼辦?"曹彬笑著說:"李煜向來懦弱不能果斷,既然已經投降,一定不會自殺。"李煜的君臣,最終賴以保全,從出師到凱旋,士卒們都畏服他,不敢輕舉妄動。入宮朝見時,名帖上自稱"奉令到江南辦事回來",他的謙恭不誇耀就像這樣。
當初,曹彬統領軍隊,宋太祖對他說:"等攻克李煜後,任命你為使相。"副帥潘美預先向他祝賀。曹彬說:"不是這樣,這次行動,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謀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麼功勞呢?何況使相是極品嗎?"潘美說:"怎麼說呢?"曹彬說:"太原沒有平定啊。"回朝後,獻俘虜。宋太祖對他說:"本來要授任你為使相,但是劉繼元沒有攻滅,暫且稍微等待一些時候。"聽見這句話後,潘美偷看著曹彬微笑。宋太祖發覺後,於是責問他為什麼發笑,潘美不敢隱瞞,於是按實情回答。宋太祖也大笑起來,於是賜給曹彬錢二十萬。曹彬退朝後說:"人生何必作使相,好官也不過多得些錢罷了。"不久,任命他為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

平滅後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攻伐後蜀,詔令任命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曹彬為都監。峽中郡縣都被攻下,諸將都想屠城來逞其殺欲,只有曹彬下令收斂部下,所到各地都感悅聽命。宋太祖聽說,下詔褒獎他。平定兩川後,王全斌等人晝夜宴飲,不體恤軍士,部下漁奪百姓不停,蜀人深感痛苦。曹彬多次請求班師,王全斌等人不聽從。不久全師雄等人作亂,聚集軍隊十萬人,曹彬又與劉光毅在新繁大敗敵軍,最終平定蜀亂。當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曹彬行裝中只有圖書、衣服而已。回朝後,宋太祖都知道這些情況,把王全斌等人交給官吏治罪。認為曹彬清介廉謹,授任為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入宮朝見宋太祖,謝絕說:"征西將士都被治罪,我單獨受到賞賜,恐怕不能以示勸勉。"宋太祖說:"你立有大功,又不自我誇耀功勞,即使有點小錯,王仁贍等哪裡值得提呢?執行勸勉大臣效忠國家的常典,不必辭讓。"

征伐北漢
曹彬乾德六年(968年),朝廷派遣李繼勛、黨進率領軍隊征伐北漢,任命曹彬為前軍都監,在洞渦河大戰敵軍,斬敵二千多人,俘獲敵兵很多。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准備親征北漢,又任命他為前軍都監,率領軍隊先出發,駐扎在團柏谷,戰降賊將陳廷山。又在城南與敵人作戰,逼近濠橋,奪得戰馬一千多匹。宋太祖到來時,曹彬已在四面分設營寨,而自己主管北面。開寶六年(973年),進升檢校太傅。

人們常把「四收列國群王服」作為上聯,對應的下聯是:三築高城眾敵降。這里的「三築高城」指的是唐代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以威鎮北敵。
「四收列國群王服,三築高城眾敵降。」出自李漁的《笠翁對韻》。

Ⅱ 一下蘇軾的十六件賞心樂事分別是從什麼詩句或典故

清溪淺水行舟:王灣《次北固山下》有「行舟綠水前」的名句。蘇軾亦有兩次赤壁游: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微雨竹窗夜話: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白居易是蘇軾非常喜歡的詩人,蘇軾與蘇轍亦有「夜雨對床」之約。

暑至臨溪濯足:屈原《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雨後登樓看山: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蘇軾對這首詩推崇備至,甚至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秀句,甚是喜愛。

柳陰堤畔閑行: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花塢樽前微笑:南朝梁武帝蕭衍《春歌》之四: 「花塢蝶雙飛,柳堤鳥百舌。」而這里的花塢應該是指花塢茶。後人陸游有「蘭亭酒美逢人醉,花塢茶新滿市香」的詩句。

隔江山寺聞鍾: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月下東鄰吹蕭: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又劉向《列仙傳·蕭史》:「 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晨興半炷茗香:茗香:茶香。白居易《官舍》:「起嘗一甌茗,行讀一卷書。」又 《不出》:「檐前新葉覆殘花,席上餘杯對早茶。」

午倦一方藤枕:蘇軾自己有《縱筆》詩:「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鍾。」

開瓮勿逢陶謝:陶謝:陶淵明、謝靈運,皆好酒。陶淵明有「白衣送酒」之典,謝靈運有「覆卮」的典故。

接客不著衣冠:《世說新語·任誕》:「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kūn)褲子】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乞得名花盛開:賈島《早春題友人湖上新居》:「每逢晴暖日,惟見乞花栽。」

飛來家禽自語:姚合《游春》:「嫩樹行移長,幽禽語旋飛。」

客至汲泉烹茶:賈島《原東居喜唐溫琪頻至》:「汲井嘗泉味,聽鍾問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試老僧鐺【(chēng)酒鐺】。」

撫琴聽者知音:《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Ⅲ 求李商隱《馬嵬》[其二]典故

詩詞名:馬嵬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體裁:七律 類型:懷古
馬嵬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空盪盪的馬嵬坡下,獨見玉顏空死處.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深情,已然成空.傳說,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當年導師尋訪楊妃蹤跡,想必去過此處.當年唐明皇與楊玉環在長生殿中,兩人發誓,在天願作比翼,在地願為連理.恐怕他們的今生,緣分已盡,而來世,尚且未知.相守與分離,有與誰知.
回想明皇當年,暫駐馬嵬,空聞金沱聲,不見宮室繁華.短短幾夕間,物是人非,斗轉星移.豈料玉顏已成空.胞弟不正,三軍怒斬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長生殿嗤笑牛郎織女的天.誰料,竟然連牛郎織女也不如.
想來,天子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心愛的人都無法保護.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願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麼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怎麼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聯用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的「虎旅鳴宵柝」,而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虎旅鳴宵柝」的逃難生活很不安適,這是一層意思。和「雞人報曉籌」相映襯,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這又是一層意思。再用「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幻滅,為尾聯蓄勢,這是第三層意思。「虎旅鳴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從章法上看,「空聞」上承「此生休」,下啟「六軍同駐馬」。意思是:「虎旅」雖「鳴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正因為如此,才「無復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適的宮廷生活了。

第三聯的:「此日」指楊妃的死日。「六軍同駐馬」與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同意,但《長恨歌》緊接著寫了「宛轉蛾眉馬前死」,而「此日」即倒轉筆鋒追述「當時」。「當時」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這叫「逆挽法」。玄宗「當時」七夕與楊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於言外得之,而玄宗虛偽、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無遺。同時,「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出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而玄宗沉溺聲色之「當時」,又何曾慮及「賜死」寵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聯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聯也包含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保住既「織綺」、又能「採桑」的妻子莫愁。詩人由此發出冷峻的詰問:為什麼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許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問作結,更豐富了批判的內容。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135601494

Ⅳ 莫愁有什麼歷史典故為何梁武帝有詩詠她

莫愁女是以歌謠、舞蹈著名而傳世的。《容齋隨筆》說:"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畫工傳其貌好事者多寫寄四遠。"莫愁女見於正史,出自於古《樂府》和《石城樂》和《莫愁樂》。《唐書.樂志》載:"《石城》,宋臧質所作。石城在竟陵,質嘗為竟陵郡,於城上眺矚,見群少年歌謠通暢,固作此曲。"《莫愁樂》,出於《石城樂》。石英鍾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悉'聲,故歌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天監十一年(512)冬,梁武帝改"西曲",將石城《莫愁女》,亦雲《蠻樂》,舊舞十六人,梁八人。莫愁女的許多傳說故事,也從西楚傳播到東吳。在鍾祥,則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等名勝古跡。宋人王之望《輿地紀勝》說:"莫愁村,在漢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鍾祥縣志.古跡》篇載:"莫愁村,在漢西二里,古漢水經城址,其西為村,為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與村毗連,稱莫愁湖。"這些名勝古跡,千百年來,俱為歷代文人墨客傾慕尋訪的佳妙去處。 莫愁女居住的村莊,原名不叫莫愁村,因為年年桃花盛開,紅如簇雲,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它桃花村。與莫愁村毗連的莫愁湖,遠古史稱滄浪湖。桃花村與郢中石城西門渡口磯頭絕壁上的白雪樓和樓東的陽春台隔江相望,城北的滄浪三湖跨江與村毗連。

莫愁女的父親盧公,在漢江上靠擺渡為生,母親在村中植桑種桃。在楚襄王初年的一個風雨天,莫愁女降生在桃花村頭江岸渡口的船艙中。她剛生下地時,不住地啼哭,盧公抱她哄著她:"莫哭,莫哭,莫悲,莫悲,莫愁,莫愁!"聽到"莫愁"二字,她的哭聲竟一下停止了。盧公於是就把她取名為莫愁。"金雀玉搔頭,生來喚莫愁。"(明.張寧)莫愁女生在風波里,行走風浪中,喝著漢江河中水,吃著桃花村中糧,有時隨村中姐妹在那碧波盪漾的滄浪湖中采菱摘蓮,有時隨父母進城賣桃,有時在江中、湖裡搖艇打槳,有時在陽春台、白雪樓習舞唱歌。她有一副津甜清脆的嗓子,郢中的諸般曲,她一學就會。

當她長到十五、六歲時,出脫的竟如滄浪湖中的出水芙蓉一般,纖纖腰肢,亭亭玉立,靨靨酒窩,笑綴纓唇;容顏似香荷新瓣,白里透紅;行動如風送彩雲,輕捷飄逸;金嗓一歌聲嗽玉,霓裳一舞袖吐虹。蓮荷包透佳氣,江濤涌玉音,莫愁女得屈原、宋玉的指導、幫助,翻古傳高曲,融楚辭樂聲,繼大琴師劉涓子之後,完成了寡和之典《陽春白雪》的合樂入歌傳唱。莫愁女的歌舞聲譽傳進了楚王宮苑,楚襄王把她征進了宮中作了歌舞姬女,把她的未婚夫東鄰王襄哥放逐到了揚州。揚州地面距郢中數先千里之遙,襄哥此放實是生離死別。古《莫愁樂》記述了莫愁女漢江淚別王襄哥的悲痛情景:"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雪浪滔滔的漢江水,流不盡莫愁女的衣愁,她目送載著襄哥的船兒遠去,含忿在白雪樓舉身奔赴投了漢江!

人們為了紀念她,便把桃花村改名為莫愁村,把滄浪湖改名為莫愁湖,她系艇登岩的白雪樓下的磯頭渡,則稱莫愁渡。 "悲莫悲兮分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令》)傳說莫愁女其實並沒有死,她被漢江漁夫救起,曾尋屈原的蹤跡,也找尋過王襄哥,泛艇江湖,足無定蹤,真正回到了民間。《莫愁樂》歌唱道:"家家迎莫愁,人人說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頭!"後世千百代,吟詠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陽春台、白雪樓的詩、詞、歌、賦,歷歷記述了莫愁女的事跡。如唐李商隱詩:"雪中花下與誰其,梅雪相兼一萬枝。若是石城無艇子,莫愁還自有愁。"唐鄭谷詩:"石城昔為莫愁鄉,莫愁魂散石城荒,帆去帆來風浩渺,花開花謝春悲涼。"宋王之望詩:"滄浪渡口莫愁鄉,萬傾寒煙木落霜,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荒酒醉斜陽。"宋周密《杏花天.賦莫愁》詞:"瑞雲盤,翠侵芳額;眉柳嫩,不禁愁積。返魂誰染東風筆,寫出郢中春色?人去後,垂陽自碧;歌舞夢,欲尋無跡。愁隨兩槳江南北,暮石城風急。"明.王世貞詩:"倚鞭白鼻堝,繞渡碧桃花,客程無暇問,先訪莫愁家。"清劉澤宏詩:"石城西畔莫愁湖,誰道當年女性盧?遣愁愁向莫愁湖,愁向莫愁愁遣無。"清李蘇《莫愁村看桃花》詩:"南國佳人字莫愁,至今生長有芳洲,冶魂不許春風歇,散作桃花片片差。」

詩文共傳譽,人地兩留芳,正象陽春台、白雪樓、高雅名曲《陽春白雪》與宋玉一樣,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遂與莫愁女一起,千古馳譽,萬世名揚。 當年的漢江,緊貼郢中石城而流;當年的莫愁湖,碧波千畝。隨著時代的變遷,漢江西移離城五里之遙;莫愁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天下郡國利病疏》載:"漢水故道逼進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徒,新洪繞沿山灣東,去城彌遠。"《鍾祥縣志.方輿》載:"自有顯陵後,明世宗惑於風水之說,堵塞敖口,迫使漢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漢,不復達莫愁湖。"原來跨漢江東西兩岸的莫愁湖,和桃花盛開的莫愁村,今天都在漢江東岸了。今處於漢江西岸的文集鎮,仍保留了楚時舊俗,不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傳承了楚國圖騰舞蹈《鳳凰舞》。莫愁湖,則因圍湖造田,久而久之便只剩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蓄水約一千萬立方米的一泓碧水了。在圍墾後的漢江故道上,建起了現代化的棉紡廠和自來水廠,廠里的姑娘們--新一代的莫愁女,正在意氣風發地為祖國的建設貢獻青春,展現著蓬勃的綽綽風姿。 莫愁源的東北為中國明代十五陵--明顯陵,陵中有九曲河與湖相通。年年陽春三月,湖岸桃花開放更盛;夏秋兩季,姑娘們則成群結隊,於湖中洗濯放歌,采菱摘蓮。湖南岸有柳堤一道,風光綺麗,暇日垂釣,其樂無窮。鍾祥市人民政府在市鎮建設規劃中,將開發莫愁湖公園列為重點項目。未來的莫愁湖,必將水更青、花更艷、景更美,更加吸引四方遊客、八方嘉賓!

熱點內容
名人家風故事 發布:2024-11-03 04:24:21 瀏覽:883
甜蜜微故事 發布:2024-11-03 03:43:57 瀏覽:418
水邊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3:32:28 瀏覽:24
動物哲理故事 發布:2024-11-03 03:25:14 瀏覽:390
小喬與阿東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3:09:08 瀏覽:489
干月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3:06:30 瀏覽:549
金木水火土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58:20 瀏覽:922
關於品德的故事 發布:2024-11-03 02:33:40 瀏覽:80
銀魂故事篇 發布:2024-11-03 02:25:45 瀏覽:154
形容累的成語 發布:2024-11-03 02:19:54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