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鼎的典故
拔山扛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足三分
人聲鼎沸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足之勢
力能扛鼎
嚴重九鼎
夏傳九鼎
可以和考古發現相印證的是,不少古代文獻都把中國開始鑄造青銅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傳,由於夏禹治水有功,被擁戴為王,九州(代表中國各地) 各部落領袖紛紛把他們的藏金(青銅)獻給夏禹,而各方國的酋長,也把他們各族的圖像進奉。夏禹於是利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座大鼎,並把各種圖像裝飾到鼎上,用來象徵九州 。
夏禹所鑄的九個大鼎,後來便成為夏商周三代相傳、作為國家政權象徵的「九鼎」,而「定鼎」、「問鼎」、「鼎遷」,都是指國家政權的確立或變革,這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這九個鼎後來流傳至春秋時代的東周王室,並出現楚王「問鼎中原」的故事。這一故事發展到漢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據說九鼎後來被秦昭王奪走,搬運途中一隻鼎掉進了泗水。秦始皇時派人打撈,剛拽出水面,被龍咬斷繩索又落入水中——因為秦朝無德,不該保有九鼎。
問鼎 《漫畫問鼎》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問鼎三甲、問鼎中原、問鼎拳王寶座等等,其實問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時代楚莊王向王孫滿問鼎的歷史故事。楚莊王故意在洛水附近邊界駐軍,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就向王孫滿打聽周室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很有技巧地回答說:天子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他有德行而非因為有鼎,並歷舉夏商朝君主為例,以說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雖大亦輕。周室雖漸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統治者,所以鼎的輕重是不可隨便問的。楚莊王問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這就是鼎對國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列鼎而食」 和「鍾鳴鼎食」
古代的貴族通常用鼎來煮肉,把不同類的肉分用幾個鼎來煮,熟後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說法。
另外,到商、周時代,常以青銅鑄造鼎做為祭祀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過程較陶器困難得多,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資源,通常只有統冶階級才有能力鑄造,因此鼎也就成為貴族地位和階級的象徵,所以又以「鍾鳴鼎食」代表貴族的生活。
⑵ 有關鼎的成語和典故
拔山扛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足三分
人聲鼎沸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足之勢
力能扛鼎
嚴重九鼎
⑶ 中國古代有那些關於"鼎"的典故啊 問鼎中原的典故是誰
拔山扛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足三分
人聲鼎沸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足之勢
力能扛鼎
嚴重九鼎
夏傳九鼎
可以和考古發現相印證的是,不少古代文獻都把中國開始鑄造青銅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傳,由於夏禹治水有功,被擁戴為王,九州(代表中國各地) 各部落領袖紛紛把他們的藏金(青銅)獻給夏禹,而各方國的酋長,也把他們各族的圖像進奉。夏禹於是利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座大鼎,並把各種圖像裝飾到鼎上,用來象徵九州 。
夏禹所鑄的九個大鼎,後來便成為夏商周三代相傳、作為國家政權象徵的「九鼎」,而「定鼎」、「問鼎」、「鼎遷」,都是指國家政權的確立或變革,這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這九個鼎後來流傳至春秋時代的東周王室,並出現楚王「問鼎中原」的故事。這一故事發展到漢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據說九鼎後來被秦昭王奪走,搬運途中一隻鼎掉進了泗水。秦始皇時派人打撈,剛拽出水面,被龍咬斷繩索又落入水中——因為秦朝無德,不該保有九鼎。
問鼎 《漫畫問鼎》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問鼎三甲、問鼎中原、問鼎拳王寶座等等,其實問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時代楚莊王向王孫滿問鼎的歷史故事。楚莊王故意在洛水附近邊界駐軍,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就向王孫滿打聽周室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很有技巧地回答說:天子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他有德行而非因為有鼎,並歷舉夏商朝君主為例,以說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雖大亦輕。周室雖漸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統治者,所以鼎的輕重是不可隨便問的。楚莊王問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這就是鼎對國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列鼎而食」 和「鍾鳴鼎食」
古代的貴族通常用鼎來煮肉,把不同類的肉分用幾個鼎來煮,熟後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說法。
另外,到商、周時代,常以青銅鑄造鼎做為祭祀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過程較陶器困難得多,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資源,通常只有統冶階級才有能力鑄造,因此鼎也就成為貴族地位和階級的象徵,所以又以「鍾鳴鼎食」代表貴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