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歇後語
㈠ 20個歇後語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
籬笆配柵欄——再合適不過了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2一串錢九百九——不成調(吊)兒
3.一根麥稈打鼓——不想(響)
4.一跤跌在青雲里——交好運(雲)
5.二兩棉花打絮——談(彈)不上
6.十月的蘿卜——動(凍)了心
7.七十歲配眼鏡——老話(花)
8.下巴底下支小鍋——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傘——臨(淋)到頭上了
10.下雨出太陽——假情(晴)
11.大公雞鬧嗓子——別提(啼)了
12.大麥去了皮——白人(仁)
13.大鬍子——難題(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燒火——就地取材(柴)
16.雲彩上點燈——空掛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塗石灰——白說(刷)
20.藕炒黃豆——鑽空(孔)子
21.瓦匠的雙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燈——虛掛名(明)
23.六七八九——沒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26.孔夫子的口袋——書呆(袋)子
27.石頭蛋子腌鹹菜——一言(鹽)難盡(進)
28.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29.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膽(撣)子
30.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㈡ 最常用的歇後語大全
小學生常用歇後抄語
1、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2、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4、一跤跌在青雲里——交好運(雲)
5、二兩棉花打絮——談(彈)不上
6、十月的蘿卜——動(凍)了心
7、七十歲配眼鏡——老話(花)
8、下巴底下支小鍋——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傘——臨(淋)到頭上了
10、下雨出太陽——假情(晴)
11、大公雞鬧嗓子——別提(啼)了
12、大麥去了皮——白人(仁)
13、大鬍子——難題(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燒火——就地取材(柴)
16、雲彩上點燈——空掛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塗石灰——白說(刷)
20、藕炒黃豆——鑽空(孔)子
21、瓦匠的雙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燈——虛掛名(明)
23、六七八九——沒食(十)
㈢ 歇後語20條
1、曹操殺人——亂來一氣
2、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3、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4、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5、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6、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7、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8、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9、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10、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11、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12、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13、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比喻人及其性格不同)
14、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5、曹操諸葛亮——心思不一樣
16、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17、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18、張飛賣豆腐——貨不硬人硬
19、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20、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3)得歇後語擴展閱讀
歇後語的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
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里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網路全書》:歇後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
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里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
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里代替「丈」。
2、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