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寓意的成語
1、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2、 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3、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3、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4、三令五申: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5、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㈡ 寓意好的成語有哪些
寓意好的成語有:
1、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釋義: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出處: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例句:聽了春遊去游樂場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2、陶情適性[táo qíng shì xìng]
釋義: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不過游戲筆墨,陶情性而已!」
例句:身置其中,似閑暇於萬畝花圃,讓人心神盎然,陶情適性。
3、青山綠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釋義:泛稱美好山河。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青山綠水。』曰:『見後如何?』師曰:『綠水青山。』」
例句:站在山頭,青山綠水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4、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
釋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出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例句:夕陽灑在她滿頭銀發上,使她顯得~。
5、金榜題名[jīn bǎng tí míng]
釋義: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例句:在科舉時代,~是許多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