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討論孟子寓言

討論孟子寓言

發布時間: 2022-12-26 01:31:20

⑴ 有沒有關於孟子的一些寓言

孟子寓言,歷來認為數量少,其重視程度遠不及莊子寓言、韓非子寓言等。公木、陳蒲清、白本松、吳秋林等人均認為孟子寓言不足20篇,在各類寓言選本中,孟子寓言都沒有超過10篇,《中國古代哲學寓言故事選》集孟子寓言10篇,《中國古代寓言選》和《中國歷代寓言選》都集有9篇,《寓林折枝》7篇,《中外寓言鑒賞辭典》4篇。其中,普遍看好的寓言有《揠苗助長》(公孫丑上)、《一傅眾咻》(滕文公下)、《學弈》(告子上)、《校人烹魚》(萬章上)、《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等。但近期有人認為孟子寓言有22則[1],而據筆者統計,《孟子》中能夠稱得上寓言的有59則,幾乎每章里都有寓言。 孟子寓言是《孟子》的附庸。他受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思想影響,沒有從遠古神話故事中取材,而只是汲取了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營養,加之自己的就近取材,就形成了孟子寓言的主要來源。同時,我們還應當把孟子本身具有寄託意義的言行記載視作寓言,這樣,孟子寓言的來源基本上可以有四種類型。 (一)歷史故事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先秦君子們引經據典已屬普遍現象,他們所徵引的都是前代典籍或前賢遺言,皆有神聖話語的意味。[2]當然,引用他們言語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敘述相關故事,其故事蘊含寓意,有所寄託,就成了寓言。孟子寓言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有15篇,主要引用舜、文王、孔門人物等人的故事。此類寓言主要有《陽貨饋豚》(滕文公下)、《仲子食鵝》(滕文公下)、《西伯養老》(離婁上)、《庾公追師》(離婁下)、《繆公饋》(萬章下)等,這些都與某位歷史人物有關,在史書上或多或少地都有所記載。 來源:學理論·下

⑵ 孟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孟母三遷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曰:「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

《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

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1] 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3、斷織喻學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

⑶ 孟子寓言故事有哪些

【1】專心致志

孟子寓言故事三則

從前,有一個名叫弈秋的人,是全國最善下棋的高手。

有兩個學生,一起跟弈秋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老師教他下棋的時候,他心裡卻想著:現在天空中大概正有鴻雁飛來,我拉滿弓搭上箭把它射下來,美餐一頓多好啊……

結果,雖然這兩個學生在一起學習,又是同一個名師傳授。然而,一個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有學到什麼本事。難道是因為他們的智力不一樣嗎?不是呀!

寓意:學習必須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否則,就會浪費光陰,一事無成。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 子《孟子·告子上》

【2】小偷改錯

有一個人養成了偷偷摸摸的習慣,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隻雞。

有人規勸他說:"正正經經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壞。偷東西可不是好人的行為啊!"

這人聽了,表示要改正自己的錯誤,說:"既然如此,就讓我慢慢地改正吧。我先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隻改作每月偷一隻,到明年再停止偷吧!"

既然已經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就應該趕快改正,為什麼要等到來年呢?

寓意:發現了錯誤,要堅決地及時地改正;有錯慢慢改,實際是自我原諒。以這種態度是改正不了錯誤的。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孟 軻《孟子·滕文公下》

【3】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心裡很著急。

這天,他乾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裡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去看。田裡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誰如果違背規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孫丑上》

作者簡介:孟 子(約公元前390-前305),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是當時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為齊宣王客卿。他死後,門徒把他的著述編輯為《孟子》。《孟子》和論語一樣,是問答語錄體,但篇幅略長。書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風趣幽默,標志著中國寓言的成熟。

⑷ 出自孟子的寓言

最常聽到的

1、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很多戰爭都失敗告終,自己還老認為治國有方,但是最後國家治理的並不是很好。

隨後他去問孟子。孟子說:「大王啊!你喜歡打仗,那我就跟你說說打仗的事兒,戰鼓響起時候,雙方打成一片,當有些士兵被打掉盔甲時就往後跑,有的跑了五十步,累了,停下了,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士兵,大王你說呢?」老梁說:「這那行啊?這不都跑了嗎?不管多少步,都是逃跑!」梁惠王治國非常努力,但是方向不對,聽了孟子說後,他覺得是白費力了。孟子告訴我們,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解決問題。

2、拔苗助長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這個故事我想就不用多說了,都明白。

孟子講的是一種浩然之氣,得平時不斷底積累仁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堅持!就像禾苗,需要一點點的成長,不能急於求成,不斷集來仁義,才能培養出浩然之氣。

3、王良請辭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戰國是趙簡子讓王良陪著他的小臣奚駕車打獵,去了一天,啥也沒打著。奚回家告訴趙了,說:「這個王良,真是太笨了,最笨最笨的車夫,氣死我了!」王良聽到了這樣評價,回去找趙簡子說再去一次吧。好不容易說服了奚,人家才答應,便去了。不過一會兒,十多隻鳥收入囊中。奚回家又說了:「這個王良真是太厲害了,最厲害的車夫!」趙這下高興了,讓王良以後就專職陪奚打獵駕車,但是,被王良果斷的拒絕了。王良理由是:「我好好的按照規章制度駕車,啥也打不著;一違規駕駛就打著了,我不能違規駕駛,別讓我幹了!」

這就是著名的王良請辭。

4、子學齊語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說,楚國時期有這么一個大夫,就像讓他兒子學門外語,什麼呢?齊國話。找個外教教他,但是,身邊都是楚國的人,天天說的都是楚國話,兒子就算想學習齊語也不可能學的好。如果把兒子放到齊國去,即使天天逼著他說楚國話都不可能,因為生活不了。

孟子用此比喻來說明,在你身邊是什麼樣的人發什麼樣的聲音,對你得影響就會很大,如果身邊都是小人,你想做個好人那都是難上加難。所以,該換土壤的時候就得換換土壤,從根源出發。

5、二人學奕

出自《孟子·告子上》

戰國時,一位下棋高手,名叫奕秋。一天,兩個人同時跟他學習棋藝,其中一個人,學習專心致志,聽奕秋的話。另外一個人,學是學了,但是,不專心,一邊聽著課,一邊想著打獵。所以他的下棋水平肯定遠遠不如第一個人。

孟子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三心二意,不管做什麼,都要專心致志才能做好。

6、下車馮婦

出自《孟子·盡心下》

晉國時候,有個人名叫馮婦,這個人有個愛好,跟武松一樣,喜歡打老虎,後來,這個人成為了一個大善人,不再大虎了。可是,有一天,他在野外發現有一幫人追一個老虎,把老虎逼近山角處,卻沒有一人敢上前打。這幫人看見了馮婦,就讓他幫忙。這時候,馮婦擼起袖子,准備打。這時候,這些人很高興,可是,很多士人開始嘲笑他。

這個故事是給那些重操舊業的人講的,是貶義和諷刺那些人。

⑸ 有沒有關於孟子的一些寓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孟子·萬章上》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