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字
㈠ 六年級下冊 寓言二則 預習內容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注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里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㈡ 寓言二則的意思是
寓言二則這4個字的意思是:
寓言故事兩篇。(兩個寓言故事。)
㈢ 寓言二則這一課的形近字和多音字分別是什麼
拼 音 zhe zhuó zháo zhāo
部 首 目 筆 畫 11 五 行 金 繁 體 著 五 筆 UDHF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zhe ]
1.表示動作的持續:他打~紅旗在前面走。他們正談~話呢。
2.表示狀態的持續:大門敞~。茶幾上放~一瓶花。
3.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後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你聽~。步子大~點兒。快~點兒寫。手可要輕~點兒。
4.加在某些動詞後面,使變成介詞:順~。沿~。朝~。照~。為~。
[ zhuó ]
1.穿(衣):穿~。吃~不盡。
2.接觸;挨上:附~。~陸。不~邊際。
3.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著在別的物體上:~筆。~眼。~手。~色。~墨。不~痕跡。
4.著落:尋找無~。
5.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即施行。
[ zháo ]
1.接觸;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風。~涼。
3.燃燒,也指燈發光(跟「滅」相對):爐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燈都~了。
4.用在動詞後,表示已經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一上床就~了。
[ zhāo ]
1.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著:高~兒。支~兒。
2.同「招3」
4.放;擱進去:~點兒鹽。
5.用於應答,表示同意:這話~哇!。~,咱們就這么辦!
㈣ 寓言兩則三年級下冊中的形近字有哪些
《寓言二抄則》形近字如下:襲
寓( 寓言 ) 偶( 偶像 )
狼( 狼王 ) 狠( 狠毒 )
叼( 叼煙 ) 叨( 嘮叨 )
悔( 後悔 ) 誨( 教誨 )
坊( 街坊 ) 仿( 彷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