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有夢神女無心的典故
㈠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什麼典故
出自戰國抄時宋玉的《神女賦》:楚襄王愛慕神女,苦苦追求,而神女卻無心與他歡會。宋玉在《神女賦》中花了大量筆墨來贊頌巫山神女「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的美貌與風神。神女聖潔不可侵犯,「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襄王失戀了,故曰「襄王有夢,神女無心」。
比喻單相思,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襄王有夢,神女無心」形容男方單相思,而「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應該可以形容女方單相思。
神話傳說中的神女為「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美貌仙女,是天帝(赤帝即炎帝)之女,稱為帝女。她曾授《黃綾寶卷》助大禹劈山開峽,排積水、除惡龍,化作神女峰保行船平安。
㈡ 襄王有意 神女無心有著怎樣的典故
「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的典故:楚襄王愛慕神女,苦苦追求,而神女無心與他歡會。比喻單相思,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出處:戰國時期辭賦家宋玉創作的《神女賦》。
此賦賦序寫楚襄王夜夢神女後命作者作賦;正文則先細致描寫神女的容顏、裝飾、儀態和作者向神女求愛而遭拒絕的過程,再寫神女離去之態和楚襄王對她的思念。
全賦交錯運用了各種句式,做到整散相間而錯落有致,使語言不僅具有一種鮮明的節奏感和音樂美,而且具有一種散文體的自如流暢的氣勢。
(2)襄王有夢神女無心的典故擴展閱讀
此賦寫楚襄王與作者游雲夢之浦,楚襄王夢中遇見巫山神女,因慕其色而產生愛悅之情,但神女以禮自守,最終歡情未接,悵恨而別。全篇分為兩層,賦前之序為第一層,這一層說明寫作緣起,概述作者游雲夢而遇神女之事;正文第二層,這一層則極力鋪陳描寫神女之美。
賦序中,在開篇略作交代之後,作者便運用鋪陳排比的方法,調動各種藝術手段,描寫夢中所見的神女形象。
在這里,作者首先以一種不勝稱賞贊嘆的感情,極寫神女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的瑰姿瑋態,顯示她的美所達到的難畫難描的程度,用這種感官視覺上產生的強烈感受、印象、形象,形成一種籠罩全文的氣勢,有力地領起下文。
接著,連續運用比喻,以旭日和皓月的光華、花玉的色彩和溫潤這一系列鮮艷美好的事物描寫神女的容貌,顯示她顏色的艷麗和光彩照人。爾後,又從她的衣著、裝飾和體態,步履等方面精雕細刻,細致描摩,表明她的美不僅是外部形體方面的,而且是性格、氣質方面的。
這樣,就不僅寫出了她的外貌和形體美,而且顯示了她的氣質和豐彩神韻之美,從而多側面多角度地刻畫了這位美麗動人的神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