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典故
Ⅰ 李淵攻取長安之戰有哪些典故
李淵在公元617年的攻取長安之戰,是隋朝末年地主階級內部進行的一場爭權奪利戰爭,也是地主階級代表人物搶奪隋末農民戰爭勝利果實,實現改朝換代的信號。
隋朝末年,由於繁重的徭役和無休止的兵役,民不聊生,紛紛起而反抗,農民起義的烽火遍布全國。在反隋斗爭中,各地起義軍逐漸匯集成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三大反隋主力轉戰中原、河北和江淮地區,極大地動搖了隋王朝的統治基礎,造成了隋王朝總體崩潰形勢。在這種形勢下,統治階級內部逐漸形成策劃起兵的新動向,分崩離析,各自尋求出路。公元613年(隋煬帝大業九年),右僕射楊素之子禮部侍郎楊玄感公開起兵反隋,揭開了統治集團公開分裂的序幕。
公元615年(隋大業十一年),隋煬帝任命唐國公李淵為河東宣慰大使,留守太原,赴山西鎮壓農民起義。李淵升任太原留守以後,一些關東世族子弟為逃避征遼東兵役,紛紛投靠李淵,河東地方官吏中一些人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也和隋朝統治者同床異夢,這些人不斷勸說李淵起兵,建立新的王朝。李淵次子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主要策劃者,晉陽縣令劉文靜向李世民分析當時的形勢說:「現在煬帝遠在江淮,李密圍攻洛陽,各地起義軍不下數萬,在這種形勢下如果有人起來倡呼,取天下易如反掌。太原有許多豪傑,可以集兵10萬,加你所帶的數萬軍隊,乘虛進入關中,號令天下,就可以成就帝業。」於是,李世民就秘密地開始了起兵的准備。李淵與突厥作戰失敗,隋煬帝准備把他召到江都(今江蘇揚州市)治罪,李世民乘機勸說李淵起兵:「現在隋煬帝荒淫無道,百姓困窮,太原城外已是四戰之地,如果你只知道效忠隋朝,那麼既有不能平定農民起義之憂,又有被隋煬帝治罪之懼,恐怕要禍及自身了。不如順民心,興義兵,就能夠轉禍為福。」裴寂、許世緒、武士磺等紛紛勸李淵起兵。在這些人的勸說下,李淵終於下定了起兵反隋的決心。
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夏,李淵命劉文靜假造隋煬帝詔書,偽稱要征發太原、西河(今山西汾陽縣)、雁門(今山西代縣北)等地20至50歲男子,集合到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東征高麗,搞得人心慌恐,更加劇了反抗隋朝的情緒。接著,李淵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1萬餘人。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准備告發,殺害李淵。李淵、李世民先發制人,偽稱王威、高君雄引突厥兵入寇,在晉陽宮殺死這二人,史稱「晉陽宮事變」。李淵集團公開起兵後,北聯突厥貴族勢力,依靠關隴、河東地主集團的力量,宣稱尊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鎮守長安的代王楊侑為帝,傳檄郡縣,起兵晉陽。西河郡隋將得知李淵起兵的消息,嬰城拒守。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並派太原令溫大雅參謀軍事。西河郡兵微將寡,郡丞高德儒閉門守城。李世民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軍隊秋毫無犯,士民非常高興。李建成僅僅用了9天時間便攻下西河,殺死高德儒。李淵命令開倉賑飢,招募士兵,把軍隊分為三軍,李淵為大將軍,李建成封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三軍,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三軍,將軍府、都督府各置官屬,成為強有力的軍事機構,力量更加壯大。
李淵在太原起兵後,命其子李元吉率軍留守太原,他自己親率軍3萬,在西突厥的協助下,向長安進發。長安代王楊侑派虎牙郎將宋老生、驍衛大將軍屈突通抵禦李淵。李淵南下逼近霍邑(今山西霍縣),正趕上連雨,軍隊缺乏糧食,李淵、裴寂准備返回太原,李世民哭諫,他說:「現在正是收獲季節,田裡到處都是菽谷,何必擔心糧食不夠?如果遇到抵抗就班師撤兵,恐怕將士解體,大勢已去。」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主張,也反對退兵太原,李淵才同意與隋軍在霍邑交戰。戰斗開始之前,李淵、李建成在城東列陣,李世民在城南列陣,太原兵初戰不利,李世民從城南率騎兵直沖隋將宋老生陣,背後夾擊隋軍。李淵與李世民合擊,隋軍腹背受敵,頓遭慘敗,宋老生被殺,霍邑被攻克。隨後李淵相繼攻克臨汾郡和絳郡(今山西臨汾市和新絳縣),進逼龍門(今山西河津縣西北),關中勢力最大的一支武裝孫華和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太守蕭造投降李淵。
公元617年秋,李淵率兵圍攻河東(今山西永濟縣),隋將屈突通固守,久攻不克。裴寂認為應不惜任何代價攻下河東,然後再進入關中。李世民則認為,兵貴神速,應該直搗關中。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如果不消滅屈突通而直接入關,那麼前面有長安隋軍,後面有屈突通援兵,李淵會腹背受敵;如果老師疲兵圍攻河東,關中隋軍就有充分時間組織有效抵抗,會失去戰機。李淵權衡兩種意見,各取其長,分兵兩路,留諸將圍攻河東,牽制屈突通,自己率領李建成、李世民大軍攻取長安。李淵率軍迅速渡過黃河,派李建成扼守潼關,以阻擋關東隋軍,李世民自渭北進入三輔,關中各支武裝紛紛投降李淵,迅速穩定了關中局勢。是年冬,李淵匯合李建成、李世民、劉弘基之兵20餘萬攻打長安。他下令軍中,不許侵犯隋朝七廟和代王宗室,違令者夷其三族。遂命諸軍攻城,軍頭雷永吉率先登上城頭,京城長安被攻克。李淵在長安迎立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自任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加封唐王,與民約法12條,廢除隋朝苛政,迅速得到了關中地主階級的支持和擁護。公元618年夏,李淵廢掉楊侑,自立為帝,建立唐朝。從歷史發展總的趨勢來看,李淵攻取長安之戰,是有進步意義的。
Ⅱ 與漢字有關的典故,軼事
羅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按禮儀向孔夫子下跪,請求賜予文字。此時孔夫子正在吃飯,口無二用,無法答復,於是用筷子夾了幾莖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里。大使帶回羅馬,就成為今天流行全世界的羅馬字母。
另外傳說,西方《聖經》里諾亞方舟的故事,在漢字里早有反映,說漢字的「船」字,左邊的「舟」就是諾亞方舟,而右邊的「八」與「口」,正是諾亞的一家八口。
《韓非子》中有一則不錯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兒子哭著要跟去。其妻說:「不要跟去,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一回來,曾子就捕豬要殺。其妻說:「不要殺豬,我是哄騙孩子的。」曾子嚴肅地說:「不能對孩子說謊,孩子不懂事,會跟大人學。你騙他,是教他騙。這樣教育是不行的。」曾子就真的把豬殺了,烹給孩子吃。《呂氏春秋》中有一個三豕涉河的事故。「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巳亥也。』。」原來是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在傳抄時寫錯了。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寫出現謬誤的典故。這兩則故事提到豬,並未說豬好壞,只是頗有趣味,故不妨一提。還有因與豬某些方面相似的,也會帶上一個豬字。如入葯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豬苓,因其皮黑作塊似豬糞。又,長江中的揚子鱷,因鼻嘴特長,故俗稱豬婆龍。
Ⅲ 襄樊之戰有哪些典故
南宋末年,權臣賈似道獨擅朝綱,對蒙古推行妥協投降政策。蒙古軍圍攻鄂州的時候,他瞞著朝廷私下與忽必烈簽訂了和約,以換取蒙古軍北撤;而且隱瞞真相,謊報戰功,靠著欺騙過日子。賈似道畢竟做賊心虛,惟恐陰謀敗露,因此極力打擊作戰有功將領,以致將士離心,武備鬆弛,國力日益衰弱。
忽必烈回到北方後,打敗了和他爭奪汗位的阿里不哥(拖雷幼子),登基稱汗,把都城遷至燕京(今北京)。這時他想起了與南宋訂立的和議,遂派信使郝經到臨安,敦促南宋履行和約條款。賈似道為了不使私訂和約的事情敗露,就把郝經扣留,長期軟禁在真州(今江蘇儀征),這給了蒙古以再次大規模南侵的口實。
此後,忽必烈平定山東李壇叛亂,穩定了在中國北方的統治。接著又著手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並擴充軍隊,製造兵器,增修戰船,積極為攻取南宋創造條件。
這時,南宋潼川安撫副使劉整因受上司整治,向朝廷申訴無門,憤然以瀘州十五郡降附蒙古。劉整的叛降,使忽必烈完全了解了南宋的國情虛實,因此下定消滅南宋的決心。
忽必烈總結以往攻宋的戰略得失,認識到要打開攻宋戰爭的新戰局,必須選准用兵突破口,從戰略上改變過去的做法。為此,忽必烈多次召開軍事會議,讓眾將領充分發表意見,獻計獻策。劉整向忽必烈提出:「攻宋方略,宜先從襄陽入手,攻蜀不如攻襄,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得。如果攻下襄陽,浮漢入江,則南宋可平。」忽必烈採納了劉整的建議,制定出以主力進攻襄樊,扼制長江中游,實施中間突破,然後順江東下、直取臨安的戰略方針。
忽必烈選擇襄樊這塊戰略要地作為進攻南宋的突破口,正擊中了南宋的要害。襄樊地處南陽盆地南端,西鄰關陝,東達江淮,南通荊湖、巴蜀,北距三都,為鄂、豫、陝交通要沖。樊城居漢水北,襄陽在漢水南,兩城隔水相對,互為犄角,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扼守長江的屏障。忽必烈出兵前,按劉整的建議,用玉帶賄賂依附賈似道的鄂州帥呂文德,以置榷場互市為名,秘密在樊城外的鹿門山修築堡壘,建立了進圖襄樊的第一個據點。
蒙古至元四年(宋咸淳三年,1267年)冬,忽必烈以南宋扣留郝經為借口,命阿術為主帥,劉整為副帥,備師進攻襄樊,同時出兵川蜀、淮西,配合中路進攻。南宋派呂文德的弟弟呂文煥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以重兵防守,兩軍在襄陽城下對峙。忽必烈向阿術下達圍城阻援、先困後攻的作戰指導方針。
阿術軍在忽必烈的授意下,開始在襄陽外圍構築長圍,用壘寨連接起來,以阻止城內宋軍出擊;又派重兵於鹿門山和襄陽西邊的萬山,以斷宋軍糧道;接著在萬山、白河口(襄陽南)漢水中立柵,切斷宋軍沿漢水增援的道路,又在德安(今湖北安陸)、京山(今湖北京山東)等地集結兵力,牽制和分散宋軍增援部隊,保障對襄陽的長期圍困。
蒙古軍雖把襄陽圍得如鐵桶一般,阿術仍然清醒地看到,宋軍在戰略上處於劣勢,但在戰術上卻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長於扼守險隘要津和水戰,而蒙軍的弱點也恰恰在於水軍力量不足。於是,他建議忽必烈增強圍城水軍的力量。忽必烈吸取蒙哥汗兵敗釣魚城的教訓,採納了阿術的建議,增調戰船五千艘,水兵七萬人,投入襄樊戰場。蒙古軍所築壘寨得水軍之助,如虎添翼,使襄陽守軍陷入了孤城困守的境地。以後的戰斗過程表明,蒙古軍增強水軍力量並投入戰斗,是一個關系戰役全局的戰略性變化。
蒙古至元六年(1269)三月,蒙古軍又包圍樊城,宋京湖都統制張世傑率兵救援,結果在赤灘浦被阿術軍打敗。七月,宋沿江制置副使夏貴乘漢水暴漲之幾率舟師援襄,在虎尾洲遭到蒙古水軍重創。殿前副都指揮使範文虎以舟師支援,在灌子灘又為閱術軍所敗。宋軍幾次入援失敗,使得襄、樊兩城的守軍處境更加困難。蒙古派劉整在襄樊前線就地建造戰艦,操練水軍;又用張弘范議,加強襄樊外圍城柵,襄樊與外地的水陸交通全部斷絕。襄陽守將呂文煥只能以小漁船渡漢水窺伺軍情。他的哥哥呂文德沒想到自己當初因貪小利,給朝廷和自己的親屬帶來這么大的災禍,悔恨不已,背發毒疽而死。
呂文德死後,南宋另派在兩淮抗擊蒙古軍有功的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繼續督師進援襄樊。但賈似道怕李庭芝打了勝仗,再立戰功於己不利,命自己的女婿、親信範文虎從中進行牽制,不聽李庭芝的約束。範文虎以賈似道為靠山,相互勾結,整日在營中與妓妾嬉戲飲樂,根本不以襄陽告急為意。他推託未得朝廷命令,拒不出兵。
呂文煥得不到救援,只好率襄陽守軍萬餘人出擊突圍,進攻襄陽西面的萬山堡,結果被蒙古軍擊敗,被迫又退入城中。在看不到南宋援兵的艱苦情況下,襄、樊兩城軍民利用江面上的一座浮橋相互支援,共同堅守。他們拆房屋作柴燒,縫鈔幣當衣裳,絲毫沒有動搖守城的決心。
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稱帝,改國號為「大元」。在南宋朝野的一片呼籲下,範文虎不得已總統殿前司兩淮諸軍援襄。阿術率萬戶阿剌罕等與範文虎軍在湍灘交戰,大敗宋軍。六月,範文虎又率舟師十萬、戰艦一千餘艘,進至鹿門。這時漢水暴漲,阿術率諸將迎擊,分水軍為四翼,先以輕舟投入戰斗,再以大船進擊,追宋軍到水淺處,俘獲南宋戰艦百餘艘,宋軍再次大敗,範文虎乘著夜色逃走。
範文虎兩次援襄失敗後,李庭芝不得已決定組織一支敢死隊,進行一次冒死沖擊元軍防線、入援襄樊的嘗試。
襄陽西北的均州(今湖北均縣)、房州(今湖北房縣)山區人民,屢遭元軍擄掠,保衛鄉土、援救襄陽的要求十分強烈。李庭芝就在這兩處招募民兵三千人,並製造輕船,以民兵勇將張順、張貴為都統,在均州上游水峪加緊訓練,進行入援准備。
至元九年(1272)五月,三千人敢死隊在張順、張貴的率領下,趁漢水上漲之機,乘船百艘,滿載布帛、食鹽等物資溯流入援襄樊。敢死隊沿途斬斷元軍布設的鐵索、木樁,轉戰120里,沖破重重封鎖。張順在途中身中四槍六箭,不幸戰死。最後這支援軍終於在張貴的帶領下到達襄陽城下。
城中斷絕外援已久,軍民們聽說援軍到了,民心士氣為之大振。為了長久解決襄樊的物資困難,張貴建議聯絡新郢(今湖北鍾祥西南)的交通。他派了兩名擅長潛水的勇士,帶著蠟書,冒著生命危險突破封鎖,到新郢與範文虎聯系,範文虎答應約期派兵夾擊元軍。九月,張貴率民軍按期舉炮發舟出戰,但不幸的是有個敗類離軍叛逃,泄露了張貴的突圍計劃。元軍加強防備,張貴率軍奮力死戰,終於到達與範文虎約定會師的地點。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怯懦的範文虎竟然違約退兵,使元軍搶先佔據了龍尾洲,以逸待勞。張貴孤軍奮戰,所率勇士全部戰死,張貴最後也因傷重被俘壯烈犧牲。此後,襄樊同外界的一切聯系又完全斷絕了。
元軍包圍襄樊前後達五年之久,卻久攻不下,不得不調整戰略部署,改變戰法。元將阿裏海牙在分析了攻守形勢後上奏忽必烈:「襄陽之有樊城,猶齒有唇。宜先攻樊城,斷其聲援。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命阿術指揮元軍,劉整、阿裏海牙指揮漢軍,加緊進攻樊城。
元將張弘范向阿術獻計說:「若從陸路攻樊,襄陽出舟師救援,恐難以得手。只有先截斷江上浮橋,阻其援兵,再水陸夾擊,才能破樊城,那時襄陽就不攻自下了。」阿術認為有理,遂按此計行動,於至元十年(1273)正月,派水軍焚毀了襄陽通往樊城的浮橋,切斷了兩城的聯系。
接著,阿術集中水陸兵力,又調來產自西域的巨炮「回回炮」,向樊城發起總攻。樊城守軍得不到襄陽的支援,於正月十一日城池失陷。樊城守將牛富率兵與元軍展開巷戰,最後身負重傷,投入火中自焚而死。另一位宋將范天順見大勢已去,表示「生為宋臣,死為宋鬼」,在所守之地也自殺身亡。樊城失陷後,呂文煥不斷設法向臨安告急。賈似道蒙蔽宋度宗說,襄陽之圍一定能解,背後卻命令不向襄陽派一兵一卒。二月,元軍從樊城移師直攻襄陽,以「回回炮」攻城。呂文煥見待援無望,又害怕「回回炮」的威力,只好獻城投降。歷時六年的襄樊攻防戰,終於以元軍全取襄樊而告結束。
元軍攻佔襄樊,使蒙、宋三十餘年來對峙的僵局被打破,從而帶來了宋、元戰局的根本性變化。元對宋在戰略上已處於絕對優勢,攻滅南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Ⅳ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裡呢
一、六尺巷的疑惑 安徽桐城張英 :一紙書來只為牆六尺巷的故事最為流傳,甚至學生的考題中都常常引用這一段話:
史料記載:張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令人生疑的是,很多材料並沒有說是哪個史料記載?
後來看到一篇文章說,桐城六尺巷的傳說來自於桐城人姚永朴(1861一1939)的《舊聞隨筆》卷四:
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吳聞之感服亦讓三尺。其地至今名為六尺巷。」
民國二十五年《桐城志略》轉錄了這件事,後來當地人修縣志便以此為真了。
有人考據,張英存世詩集中並沒有讓牆之詩。姚氏的《舊聞隨筆》也沒有寫明出處。不過,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幾乎已經是《讓牆詩》流傳最廣背景故事了。
四、山東滋陽賈鳧西千里寄書為一牆晚清民國時期的趙元禮(1868年-1939年),在其《藏齋詩話》中,把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給了明末清初 的山東人賈鳧西:
山東滋陽賈鳧西先生名應龍,曾充交趾大使,前官郎中,時其子在家鄉與鄰家爭牆基,馳書北京,求其致函地方官,意在必爭也。乃先生覆書只二十八字曰:
千里寄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只見長城不見王。
其事遂息,至今傳為佳話。予記其詩後二句是「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未知孰是,然先生之讓德固可傳也。明亡後,先生恥事二姓,佯狂避世以終,尤非尋常人所能及也。
趙元禮,字幼梅,號藏齋,曾任直隸河北高等工業學堂監督, 天津的著名詩人與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