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謎語 » 大舜典故

大舜典故

發布時間: 2022-12-22 13:43:10

Ⅰ 湘妃有什麼典故呢~

湘妃,即堯帝的二個女兒,後嫁舜帝為妻,姐姐叫娥皇,即湘君;妹妹叫女英,即湘夫人,「斑竹一枝千滴淚」指的就是湘妃。後世所謂的女神「湘妃」,相傳就是大舜的兩位帝後(稱娥皇為湘君,稱女英為湘妃)。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要娶杜翰林的女兒杜月芳時,杜小姐要試試文徵明的才學,便指著石旁的海棠說:「花里神仙,無意偏逢蜀客」。因為海棠叫花里神仙,又稱蜀客。文徵明看到窗外有竹子便說「林中君子,有心來覓湘妃」。竹子有君子之稱,有一種竹叫湘妃竹。回答得不但好,而且和情境相扣,因為這次的不期而遇(無意偏逢蜀客)其實是求親(有心來覓湘妃)。

應該說是歷史人物,但更是一位神話傳說人物,因為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她們被神話了。

漢劉向《烈女傳·有虞二妃》雲:「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 」。

她們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又是舜帝的愛妃,她們曾經幫助大舜機智地擺脫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後卻鼓勵舜以德報怨,寬容和善待那些死敵。她們的美德因此被記錄在冊,受到民眾的廣泛稱頌。

大舜登基之後,與兩位心愛的妃子泛舟海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晉代王嘉的《拾遺記》稱,他們的船用煙熏過的香茅為旌旗,又以散發清香的桂枝為華表,並在華表的頂端安裝了精心雕琢的玉鳩,這是記載中最古老的風向標,它可以為水手調整帆具提供依據。但這項發明卻不能預測突如其來的噩耗。

舜帝晚年時巡察南方,在一個叫做「蒼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記載說,娥皇和女英聞訊前往,一路失聲痛哭,其情形很象孟姜女和韓娥,而她們的眼淚灑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麗的斑紋,世人稱之為「班竹」。她們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陣後,居然飛身躍入湘江,為偉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狀之壯烈,真是曠世罕有,顯示她們自始至終都是忠於丈夫的模範妻子。但《水經注-湘水》對她們的死因,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它宣稱大舜出征南方,而這兩位妃子是隨軍家屬,在湘水裡淹死,或許是因游泳時發生了不幸的意外。但《水經注》的文字過於簡略,使我們完全不得要領。

娥皇與女英生前是賢妻良母,而在死後卻成了風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則統稱「湘夫人」,還有的則望文生義地弄出了一對「湘君」和「湘夫人」,並把被稱為「湘君」的娥皇誤認作男人。歷史文本在漫長的轉述過程中發生了嚴重失真。

《山海經》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們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裡興風作浪的過程。她們死於湘水,此後突然性情大變,行為方式充滿了哀怨,出入總是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彷彿要把冤死的怒氣灑向人間。她們四周還時常會出現古怪的神仙,長相很像人類,腳下手上卻纏握著毒蛇,儼然是娥皇與女英的。這使她們的氣勢變得更加囂張。這種氛圍長期纏繞著湘楚人民,令他們的生活散發出詭異動盪的氣息。

Ⅱ 『愛江山更愛美人』有何典故

『愛江山更愛美人』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引申而來
是李煜與娥皇、小周後的風流故事



其典故是:

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

由於他生於七夕,李璟特別高興,說:「今宵為七夕,吾兒恰於此日降生,但願他終生幸福,萬事如意,就為他取名「從嘉」,讓他一切從「嘉」吧!」李煜是他即帝位後改稱的名號。


從嘉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前額寬闊,兩頰豐滿,口生駢齒,一目重瞳。在歷史上,虞舜、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


保大十二年,是從嘉生活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他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首先,娥皇有著非常動人的容貌。

她有一雙清澈如水的丹鳳眼,皮膚白如凝脂,氣質雍容華貴,有少女成熟而動人的曲線。其次,娥皇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婚後不久,娥皇歸省雙親。此時恰逢秋雨連綿,秋風蕭瑟,佳人離去,獨守空幃,從嘉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娥皇的面容、身影不斷閃現在眼前,娥皇的芳澤不斷從錦枕上散發出來,他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小別勝新婚。娥皇歸來,才使從嘉期盼的心得到撫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覺得娥皇的可愛。一天,娥皇起床後對鏡梳妝,從鏡中發現從嘉正在痴痴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那麼深情,那麼專注,她發現後不由得一笑,高興地哼起一首歌曲。

為了烘托氣氛,從嘉讓宮女呈上美酒,夫妻對酒談情,小飲幾杯後,娥皇兩頰泛紅。"酒不醉人人自醉",斜倚綉床,脈脈含情地看著從嘉。

接著,揮動著沾有酒跡的羅袖,抽出一綉線放在嘴裡,嚼了一陣兒之後,突然將紅絨唾向從嘉,從嘉不由一驚,爾後大笑,隨即把這一幕寫成了新詞。


與從嘉結婚後不久,娥皇彈奏琵琶的高超技藝很快顯露出來。她彈奏的琵琶常使人聽得如痴醉,可與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相媲美。

一天,娥皇在從嘉書房裡查閱曲譜,偶然得到一冊曲的殘譜。她感到分外驚喜,她要看看這首舞破盛唐江山的"仙曲"的廬山真面目,美中不足的是這只是個殘譜。

她連忙奔向琴室,操起琵琶試彈。她專心致志,冥思苦想,按圖索驥,憑著她深厚的音樂功底,終於使失傳200多年的名曲復成完璧。根據自己的理解,娥皇對結尾進行了改動,原曲的結尾漸緩漸慢,搖曳而去,娥皇改成了倏然而止。

該曲在宮內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君臣上下一致贊嘆娥皇的過人才華。


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這時從嘉已做了皇帝,並更名為李煜。本來,從嘉只想做一個風流才子,瀟瀟灑灑地過一生。但上蒼卻讓他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做了太子,做太子不到一年,角色還沒演好,又做了皇帝。)

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為了增強娥皇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將自己寫的書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


就在娥皇病情日重,最需要李煜陪伴的時候,風流成性的他卻對娥皇的妹妹產生了戀情,並很快發展到頻頻幽會,這深深刺痛了娥皇的心。


娥皇病重後,她的妹妹從老家揚州前來探視。娥皇之妹因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因後來也被封為皇後,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後。小周後比娥皇小14歲,李煜與娥皇結婚時,小周後年僅5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混沌未開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歲的婀娜少女。

小周後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後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小周後酷似初入宮時的娥皇,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輕、更活潑。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小周後這次來探望姐姐,被安排住在瑤光殿的畫堂里。

這天中午,午睡之後,李煜身著便裝去看望小周後。為了給小周後一個意外的驚喜,他不讓宮女通報,徑直走向畫堂。來到畫堂門口,室內一片寂靜,原來小周後午睡未醒。他悄悄掀起竹簾向里觀看:

小周後身著睡衣躺在綉榻上,睡衣薄於蟬翼,那醉人的曲線,濃密、烏黑的秀發散鋪在錦床上,睡美人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少女特有的體香一縷縷地傳來,李煜不由得如痴如醉,更想近前看個真切,嗅個滿足,便掀簾而進,卻不料碰響了珠鎖,發出了雖然不大而在他聽來卻是震撼心魄的響聲……


小周後猛然驚醒,扭頭一看,李煜正尷尬地站在門口。這時,李煜只好硬著頭皮走向前去,說道:"寡人本想看看小妹,不料驚動了小妹的好夢,真是抱歉之至!"

小周後連忙說道:"不知陛下光臨,請恕小妹未曾迎駕之罪。"說到這里,小周後才意識到自己尚穿著睡衣,急忙施了一禮退向了屏風後面更衣。


更衣之後,小周後重新施禮坐下,便問起姐姐近日的病情。談話之中,小周後無意中向李煜看去,發現姐夫以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著自己,而且姐夫的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孔。小周後羞澀地低下頭來。

為了打破尷尬,小周後說道:"到今日才明白,陛下的一隻眼睛和大舜的一模一樣。"
"是啊,人們將他與唐堯、夏禹並稱三代,那是天下為公的時代。他不但是有名的聖君,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美滿的家庭。"

"如何幸福美滿呢?"


"他有恩愛的一後一妃,這一後一妃不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都對他一往情深。王後叫娥皇,和你姐姐同名,王妃叫女英,是娥皇的胞妹。她們姐妹倆雙雙嫁給了舜帝,舜帝南巡時病死於蒼悟山,她們姐妹倆哀毀而死。姐妹倆的眼淚灑在竹子上,後來的竹子就出現了斑點,後人叫做「湘妃竹」。

我不想做什麼聖君,只想和大舜一樣有一雙美麗多情的後、妃,此生足矣。"李煜說完,眼睛直直地注視著前方。小周後雖然年齡不大,但異常聰慧,情竇初開,聽了李煜的話,已隱約聽懂姐夫的弦外之音。但她一點思想准備都沒有,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惶恐地低頭不語。

李煜一言既出,自感過於沖動,便借故告辭。回到澄心堂,回想這次與小周後的會面,一時心潮難平,便填寫了一首詞

看完這首詞,小周後完全明白了姐夫的心意。尤其那一句"相看無限情"寫得多麼含蓄,又多麼濃烈,多麼引人遐思啊!她不禁想起姐夫說的大舜和娥皇、女英的事來,莫非姐夫就是大舜再生,姐姐和自己就是娥皇、女英?

要不,為什麼姐夫的眼睛長的和大舜一樣,姐姐恰好也叫娥皇……


而在李煜那邊,"午睡驚夢"事件之後,小周後充滿青春的面容,鶯鶯燕燕的聲音,豐滿動人的體態,隨時隨地晃動在眼前,就連睡夢中也常常與小周後相會。他的整個身心都被小周後吸引了,熱戀的火焰烤著他,他實在不能堅持下去了。

何況,以帝王之尊,小周後為什麼不能為我所有呢?只是,娥皇正在病中,不能不照顧她的情緒。於是,他寫下了約小周後夜半到移風殿幽會的密信,派宮女送給小周後。


接到密信,小周後認定自己就是女英第二,決心按期赴約。三更之後,月光朦朧,萬籟俱寂,小周後輕出畫堂,慢慢向移風殿走去,只是腳下的金縷鞋發出有規律的響聲,讓她感到驚心動魂,只好脫下金縷鞋,提在手上,前瞻後顧地向移風殿走去。


來到移風殿,推開殿門,只見李煜正站在花架前望眼欲穿地等著她的到來,她猛地撲向李煜的懷抱。由於初次與男性接觸,渾身上下猛地一陣顫抖,嬌喘吁吁地對李煜說:"奴家把一切都交給你了,任你盡情地愛吧!但願日後不要辜負奴家啊!"

李煜沒有言語,只是緊緊地把她抱在懷里,然後萬般柔情地擁著小周後走向綉榻,二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李煜回到澄心堂,激動地將昨夜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詞


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感情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在女性一邊尤其如此。開始娥皇對於李煜近幾日很少來看自己感到納悶。後來,她見到了妹妹,說是已被姐夫接來多日,幾次來看姐姐,都碰上姐姐在昏睡。聽到這里,娥皇什麼都明白了,她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沒有再與妹妹交談。


娥皇死後,回顧10年來的恩愛生活,李煜痛心疾首,內疚不已。他親臨娥皇靈前哭祭愛妻,並寫下長達2000多言的祭文。在祭文中,他橫溢的才華,真摯的感情,極力頌揚娥皇美麗的容貌、超人的才華,重溫了他們伉儷情深的恩愛生活。最後,不顧自己的身份,署名"鰥夫煜"命鐫刻在娥皇陵園的巨碑上。


(2)大舜典故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帝王:

一、周幽王姬宮湦與褒姒

周幽王對褒姒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有了兒子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後,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後,姬伯服為太子。

如此愛屋及烏,褒姒之福而國家之患也。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而周幽王丟了江山卻流傳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雖然聽之荒謬,但是這個博美人一笑的典故令天下女子動容啊!

二、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

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

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唱罷,拔劍自刎。項羽悲痛萬分,最後於烏江慷慨地自刎。項羽的《垓下歌》使這位鐵血男兒多了一些柔情,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廣為傳頌,同富貴,共生死,凄美而震撼。

三、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

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18歲的劉病已先被上官太後封為陽武侯,隨後即被立為皇帝。改名劉詢。許平君出生在一個境遇凄慘的家庭里。許平君的父親名叫許廣漢,許廣漢和劉病已是忘年交。

很自然的,劉病已認識了許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讓人感傷的帝國情事。而這位許平君更是史有明載得到皇帝丈夫愛情的為數不多的後妃之一。當時劉病已的處境貧寒並沒有妨礙他和許平君之間的夫妻情誼。

許平君對丈夫體貼入微,劉詢活了十七年,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人噓寒問暖是個什麼滋味。他對不嫌棄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結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出生還不滿百日,劉病已被霍光選中,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寶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作為武帝的託孤忠臣,霍光的確是兢兢業業為漢家天下著想,劉病已感激霍光擁立之餘又有幾分忌憚。於是劉詢對霍光是禮敬有加,對霍光,劉詢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後。

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後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然而,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

這道尋故劍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講述皇帝眷戀舊情的心意。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後,許平君成為大漢皇後。這便是典故「故劍情深」的源頭。患難夫妻,糟糠之妻,劉病已對許平君的愛之深,情之切,令世人感動。許平君應該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後吧!

四、漢光武帝劉秀與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間,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劉秀沒即位前曾說:「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得陰麗華」。

當時的劉秀還沒有天下大志,覺得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當執金吾,娶陰麗華。劉秀即位後,欲封陰麗華為後,但當時的政局不穩,劉秀只能封郭氏為後。後來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後,立陰麗華為後,此時的陰麗華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這就是傳說中最浪漫的事,與你慢慢變老。

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作為皇帝劉秀算是很痴情專一的皇帝了。陰麗華一生謙德,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劉秀一生信任陰麗華,全靠她的輔佐而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這才出現了「光武中興」的時代。

然而像他這樣的帝王、像他和陰麗華這樣少年盟誓、一生相守的皇家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就這么一個吧。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馮潤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帝愛上了太後的親戚馮潤小姐,於是把她娶到宮里。

可是太後卻不喜歡馮小姐,沒隔多久,就以馮小姐得病為由,把小姐趕出宮外,並且立馮潤的妹妹為後。孝文帝斗不過太後,就忍了下來。三年之後,馮太後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馮潤小姐接進宮內。可是馮潤小姐回宮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還毒死了另一個嬪妃高美人,並把她的孩子搶來當繼子。

孝文帝太愛馮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後來,馮小姐又策劃謀殺孝文帝,未遂。孝文帝還是很愛她,又忍受了這一切,沒有殺她。

但孝文帝的心已經碎了,終於在33歲那年鬱郁而終,在臨死前下遺詔,要馮小姐隨他到天堂見面,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男人真是痴情到無可救葯,不管他所愛的人對他如何殘酷,他還是愛著她,就連死也要在一起。然而痴情總被無情負,可憐可嘆啊!

六、北齊後主高緯與馮小憐

高緯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母親為胡皇後。少年時容儀美好,為父親寵愛,拜為王世子。是北齊的最後一位皇帝,共在位12年,一生干盡荒唐之事,在歷史上也屬於惡君昏帝的「典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暴的男人,卻是一個痴情種!高緯本是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認識了馮小憐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了,就是上朝時也把她抱在懷里。馮小憐得寵,皆因她和高緯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彈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樣有著藝術天分,一樣是不可多得的實力派。

小時候的馮小憐,出身寒微,是我見猶憐;被高緯寵幸之後,是呵護備至、愛憐有加。周朝進攻齊國時,高緯竟說,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如何?

被虜後唯一個請求就是「乞還馮小憐」。高緯用情之深,馮小憐深受感動,後來雖然換了兩個丈夫,但還是想著高緯,一天彈琴時弦斷了,於是作詩一首:「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高緯為情所迷,就愛情而言,他絕對算得上痴情種。

七、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多才多藝。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了。李隆基人到中年,他的愛情竟然從博愛轉化為專一。

楊玉環和李隆基實在是千年等一回的恩愛夫妻,他們倆恩恩愛愛雙雙對對,「春從春遊夜專夜」,楊玉環的美貌也讓李隆基「盡日君王看不足」。當然,為討楊玉環的歡心,李隆基也對楊玉環的兄妹封官加爵,楊國忠從流浪漢搖身一變當了金吾兵曹參軍,楊玉環的妹妹也成了虢國夫人。

李隆基恨不得把整個天下都給了楊玉環。他們倆一個是梨園始祖,一個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對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謂流傳千古,還有很多詩詞歌賦來贊美,也許愛情就是這么美好而令人羨慕吧!

八、南唐後主李煜與娥皇

「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代表性的一位。李煜年逢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

娥皇有著動人的容貌,雍容華貴的氣質,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李煜一首《長相思》:「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兩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寫盡對娥皇的深切思念。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

李煜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並寫了《後庭花破子》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這也是世人熟知的那首亡國之作《玉樹後庭花》。

九、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後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即位後,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當時的朝政煥然一新。孝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後來人們把孝宗統治時期稱贊為「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的後宮只有皇後張氏一人,恩愛如民間夫婦。

孝宗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再者說,張皇後本人的性格也許較為活潑,對孝宗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約束力。有史料稱張後為「驕妒」,從後來她在政治斗爭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張後確實也絕非庸常之輩。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於律己。雖然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情節,但是面對無盡的誘惑,他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作為帝王,這樣的平淡就可貴了。

十、清世祖順治與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親政。順治皇帝也是歷史上罕見的痴情的皇帝。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

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傳說,幾百年下來經久不衰。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後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

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相愛,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博穆博果爾死的同年,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妃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後,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後,可由於皇太後和大臣的反對,以及政治影響,他無奈只好作罷。

可是,董鄂妃在宮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寵早已超過那個平庸的皇後。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頒布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

為了表達他的悲痛,順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陵。

並親手撰寫了飽含深情,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後行狀》來悼念愛妻,回憶了董鄂妃的種種往事,追封她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多情天子的歡喜與哀痛,也只能通過這些方式表達。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後,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最後,順治皇帝積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僅僅三個多月後,就溘然離世。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見,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而順治皇帝的痴情也是令人羨慕和惋惜。

Ⅲ 舜耕歷山的典故

舜耕歷山的典故: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歷山耕耘種植,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壽丘(今河南浚縣)製作家用器物,還到負夏(今山東兗州)做過小本生意,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

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

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3)大舜典故擴展閱讀:

舜耕歷山:

翼城因翔山如翼而得名。翼城多山,首推歷山。司馬遷《史記》有載「舜耕歷山」。乘興前往歷山訪古尋根,這便是經典行程了。

歷山主峰名曰「舜王坪」,海拔2358米,為山西省南部最高峰。坪者,山間平地也。遼闊坪地展現眼前,宛若山巔天然大牧場,一望無際遠達人煙罕至的原始森林。置身舜王坪,處處風景皆與「舜耕歷山」有關。

一道寬約五尺、深三尺的壟溝,相傳這是當年舜王駕馭大象耕作而出的犁溝。我情不自禁地想像在遠古晉南,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豐厚肥沃,大舜帶領子民辛勤勞作,吟唱《卿雲歌》:「卿去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華夏先民純朴敦厚之風,不覺撲面而來。

放眼漫山遍野形似「串串草」的野草,我認為這是古代聖賢的遺存植物,隨即請教當地老漢,得知此草名為「細心」,確為葯用植物。草名細心,令人莞爾。於是我愈發細心觀景,唯恐有所遺漏,虛了此行。

走近那座以石料砌成的屋宇,這正是「舜王廟」,因紀念舜耕歷山而建,始建於宋元,初為磚木結構,歷經多次復建,現為磚木石結構,供奉舜帝與娥皇女英,以志不忘先祖功德。

舜王廟建築,坡頂單脊,造型簡約,朴實無華,尤其體量不大,很是符合遠古生活樣貌。舜王廟拙樸地還原了「舜耕歷山」的歷史現場,令遊客們頓生人文始祖的親和感。

舜王坪的最高點為南天門,其東面和北面是五千四百餘畝的亞高山草甸,西望則是被稱為七十二混溝的原始森林,我興沖沖地登臨南天門,歷山全景盡收眼底。

立身南天門瞭望西北方,可見坡下有摞摞層石疊壘,形成小石群的規模,引人矚目。快步趨前,得知此為「天書石」,躬身仔細觀賞,這「天書石」有石而無字,坦坦盪盪天書也。

翼城有民間傳說,華夏先祖觀天象,識冷暖,辨陰晴,尋規律,摸索二十四節氣的規律。然而,舜王孜孜以求,親臨「天書石」以閱讀無字天書,最終心領神會,悟出「七十二物候」,形成適用於黃河流域的「七十二候歷」。

這為先民提供了更為精確的天文氣象規律,以事農耕。經過當代專家論證,已經確認「七十二候歷」起源於翼城歷山,翼城歷山為中國「歷法之源」。

下山途中,我再次拜謁「舜床」。這真是造物的神奇,一面淺褐色石板酷似床形,一方立石極像床頭,這既形似又神似的石床,被民間傳為遠古先賢農忙歇息的「舜床」。舉凡民間傳說,皆飽含人類思想情感。舜王愛民,百姓擁戴,這塊天然巨石便被演繹為先賢歇息之所,廣泛流傳。

Ⅳ 關於幾個典故!

【大舜捐階焚廩:見於《孟子》。捐階,去除梯子。舜上房頂後,他的弟弟把梯子拿回走,不讓舜下來。焚廩,答舜收獲了糧食。他的父親把糧倉燒毀。
【閔子冬夜蘆衣:閔子騫,孔子的弟子。二十四孝子之一。子騫少時為後母虐待,冬天,後母以蘆花衣損,以絲綿衣己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為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復查後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後母。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父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春生遭謗:應該是申生遭謗。申生是春秋時晉獻公的太子,受獻公寵愛的驪姬想改立自己的兒子奚齊,懿在獻公面前毀謗申生,申生被迫自殺。。
【伯奇負冤:傳說伯奇受後母讒言所害,被父親趕到荒郊野外,由於悲怨已極,他變成了伯勞鳥。

Ⅳ "聞過則喜"是什麼意思

聞過則喜的意思是指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節選如下:

子路,人告之以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

譯文:

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禹,聽到善言,就拜謝。偉大的舜又超過了他們,好品德願和別人共有,拋棄缺點,學人長處,樂於吸取別人的優點來修養自己的品德。舜從當農夫、陶工、漁夫,直到成為天子,沒有哪一點長處不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

(5)大舜典故擴展閱讀:

故事典故

春秋時期,有個人叫高繚,他為人謹慎,在齊國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從來沒有犯過錯,但晏子卻無緣無故把他辭退了。這是為什麼呢?

晏子說:「我是一個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頭,必須用墨斗來彈,用斧頭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如果別人不給予提示的話,自己是看不到的。

但是高繚呢,他在我身邊足足三年,看見我的過錯,卻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我把他辭退了。」可見,晏子喜歡人指出他的過失,他認為,指出上司的過失,是手下的責任,否則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是毫無用處。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